导图社区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这些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三大文教政策、人性与教育作用、道德教育等方面。
关于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等内容,有需要的可以看一下哟。
教育史秦汉时期的教育思维导图分享。主要是从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和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欢迎大家深入的学习,可以下载做复习备考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思想
德乃立政之本
核心:”三纲五常
王道三纲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教育作用
促进个体的完善和发展,能够培养统治人才
社会教化对于社会统治具有直接的重要的意义
人性论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无其质,则王教不能化;无其王教,则质朴不能善。”“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 注释:所谓“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生来就“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
圣人之性
中民之性
斗筲之性
人性有仁气、贪气,仁气不等于善,性待教而后美
教育内容和方法
教学内容
“《诗》道志,故长于质;《礼》 制节,放长于文;《乐》 咏德,故长于风;《书》 著功,故长于事;《易》本天地,故长于数;《春秋》正是非,故长于治人。”
六艺,尤重春秋
不提倡学习关于鸟兽草木等自然知识。
教学方法
强勉努力
专心致志
精思要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