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学、中庸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中庸知识整理,包括:中庸的三纲领、八个步骤或条目、中庸的含义等内容。
关于颜之推的教育思想的思维导图,包含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教育的重要性、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等内容,有需要的可以看一下哟。
董仲舒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这些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三大文教政策、人性与教育作用、道德教育等方面。
教育史秦汉时期的教育思维导图分享。主要是从秦汉时期的文教政策和汉代学校教育的发展,欢迎大家深入的学习,可以下载做复习备考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大学
三纲领
明明德
亲民
止于至善
八个步骤或条目
格物、致知
学习儒家经典、书籍
通达事物之间的关系
诚意、正心、修身
以修身为核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诚意:诚于中,不自欺
正心: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
修身:“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是“由内及外、由己及人,由‘明明德’到‘亲民’的转折点。
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
特点: 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 较强的逻辑性,环环相扣,极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中庸
含义
折中、调和、中和、平庸、保守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准则与方法。 遵循万物之道,其价值毋庸置疑。其保守性亦饱受诟病。
何为教育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学习过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