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区工作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社区工作方法的思维导图,包括:第一节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和第二节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编辑于2023-02-12 17:39:48 安徽第六章 社区工作方法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
一、社区与社区工作
(一)社区的含义
社区是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特征
(1)社区是一个社会群体,他们住在相互邻近或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
(2)具有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彼此需要支援
(3)具有许多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商店等
(4)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5)有多种共同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等
(二)社区的功能
1、经济的功能
社区必须能够满足其成员对生活必需品和服务的需求
2、社会化的功能
社会化是个人习得其所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3、社会参与的功能
一方面,社区为其成员提供了表大自身利益与需求的渠道
另一方面,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有助于培养社区成员健康公民意识和公益精神,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良好的社区氛围
4、社会控制的功能
社区通过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章、公约和习俗,确保其成员遵守社会规范,承担社会色,从而维护已有的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5、互助的功能
二、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和目标
(一)社区工作的含义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人手法。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二)社区工作的特点
1、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
2、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
3、具有一定的政治性
4、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三)社区工作的目标
1、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
(1)任务目标
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包括完成一项具体的工作,满足社区需要,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等,如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解决社区环境污染问题等
(2)过程目标
是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如加强社区居民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增强居民解决社区问题的能力、信心和技巧,发现和培育社区居民骨干参与社区事务,建立社区内不同群体的合作关系等
2、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1)推动社区居民参与
(2)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
(3)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4)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一、地区发展模式
(一)地区发展模式的含义
地区发展模式强调社区成员通过参与和合作,以集体的形式来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满足社区需求,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
(二)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1、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
2、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
3、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
两个目标
一是任务目标,即完成实际的工作或解决一些特定的社区问题。如提供某些服务,通过争取一些支持来改善社区生活质量
二是过程目标,是指希望通过社会工作过程达到的目标
4、地区发展模式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三)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1、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
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
2、团结邻里
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
3、社区教育
主要解决的是居民对社区资源不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的问题
4、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
主要针对的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
5、社区参与
主要是处理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如环境和设施问题等
(四)地区发展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使能者
协助居民表达对社区问题的不满,鼓励和协助居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人际关系,促进共同目标的产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促成共同目标的实现
2、教育者
社会工作者要通过培训和其他方式,促进居民的社区认同,帮助居民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和组织技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和自助互助的精神
3、中介者
社会工作者要调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帮助实现资源链接,将其有效地投入地区发展中,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4、协调者
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还应协调各方面的组织机构、社区团体以及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了解、减少分歧,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合作,甚至联合
二、社会策划模式
(一)社会策划模式的含义
是在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前所进行的计划工作是把目前的情况和将来的理想进行联结的工作。策划涉及一系列行动的决定,包括人力、物力投人,工作方法和组织结构的选择等
(二)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
1、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
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以解决实质社会问题为主要工作方向
2、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
3、体现的是一种由上而下的改变
4、控制和指导着社区未来
(三)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1、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
2、分析环境和形势
3、自我评估
4、界定和分析问题
5、确定社区需要
6、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
7、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
8、测试方案
9、执行方案
10、评估结果
(四)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技术专家
2、方案实施者
第六章 社区工作方法
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含义、特点与目标
第二节 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三、社区照顾模式
(一)社区照顾模式的含义
社区照顾是社会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援网络,联合正式服务机构提供支援服务与设施,让需要照顾的人士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生活的活动
(二)社区照顾模式的特点
1、协助服务对象融入社区
社区照顾的任务目标是为社会上有需要的人群提供照顾和支援,协助他们在社区中过正常生活
2、强调社区责任
3、非正式照顾是重要因素
4、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三)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
1、在社区照顾
“在社区照顾”是指将一些服务对象留在社区内并向其提供服务。“在社区照顾”的核心是强调服务的“非机构化”,即将机构集中照顾的服务对象放回社区内进行照顾,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生活,协助他们融入社区生活
2、由社区照顾
“由社区照顾”是指由家庭、亲友、邻里、志愿者等所提供的照顾和服务
建立支持网络
(1)提供直接服务的网络
(2)服务对象自身的互助网络
(3)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3、对社区照顾
单靠社区及家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充足的支援性社区服务辅助,才能使社区照顾持续下去
“对社区照顾”更加明确地指出了正式照顾和非正式照顾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四)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模式中的角色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对象
一是传统的服务对象,如老人、残疾儿童、精神病人等
二是服务对象家庭中的照顾者,例如不能自理的高龄老人的子女、智障儿童的家长等
1、治疗者
2、辅导者和教育者
3、经纪人
4、倡议者
5、顾问
第三节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一、进入社区
(一)进入社区之前的准备
1、了解自己所任职的机构
2、了解机构分工和自己的工作内容
3、认识同事
(二)进入社区的方式
1、积极参与社区重要活动
2、主办社区活动
3、积极介入社区事务
4、经常出现在社区居民之中
5、报道社区活动
二、认识社区
(一)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1、社区的地理环境
2、社区内的人口状况
3、社区内的资源
4、社区内的权力结构
5、社区的文化特色
(二)社区问题分析
1、描述问题
2、界定问题
3、明确问题的范围
4、问题的起源和动力
(三)社区需要分析
1、规范型需要
这种需要是专业人员、行政人员或专家学者依据专业知识和现有规定或规范,所指出的特定需要标准
2、感觉型需要
当个人被问及是否需要某一特定服务并作出回应时,其反应就是感觉型需要
3、表达型需要
当个人把自身的感觉型需要通过行动来表达和展现时,即成为表达型需要
4、比较型需要
三、建立和发展社区组织
(一)建立社区组织
1、招收成员
2、订立组织规则
3、推选领导者
4、建立工作小组
5、筹措经费
(二)管理社区组织
管理社区组织主要应关注
(1)服务规划
包括长期的组织策略规划和短期的服务方案设计
(2)行销管理
包括服务产品行销、社会行销、观念行销和组织行销
(3)财务管理
包括经费筹措、制定预算、总务与会计
(4)人力资源管理
包括专职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招募、聘用、工作分配、培训、报酬、激励和奖惩
四、制订社区工作计划
(一)明确目标
1、目标的构成
2、制定目标的原则
(二)制定策略
1、提出策略
采取“头脑风暴”方法让规划小组成员提出各种策略
2、评估策略
运用符合性、可接受性、可行性三个指标去评估上一阶段提出的每个策略
3、筛选策略
运用SWOT 分析法逐一分析实践该策略的可能性,选出一个或几个策略
优势 (Strength)
不足(Weak)
机会 (Opportumity)
威胁 (Threat)
(三)设计方案
通常一份方案计划书应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人员、服务对象、工作方法、预算、预案等
五、实施社区工作计划
(一)管理社区资源
1、资源分析
2、资源开发
3、资源链接
4、资源维系
社会工作者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以社区需要为前提对社区资源的使用进行规划,不要浪费或闲置资源
(2)应多方寻求资源,不要只依靠少数的个人或机构提供资源,以免造成其负担过重
(3)对资源的使用做到公开透明,协助赞助者或捐赠者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与资源提供者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关系,经常与他们联系,定期向他们报告资源使用情况以及所带来的效果
(5)加强对资源的统筹协调,减少重复使用,发挥资源的整合性效果
(二)执行工作方案
1、筹备阶段
2、开展阶段
3、结束阶段
六、社区工作评估
(一)评估的分类
1、过程评估
是对工作过程质与量的评估,重点在于对有关的工作过程进行描述,包括投入的资源和人员配置、一系列工作的优先次序、各个程序的进展状况等
2、成果评估
主要是考察工作成果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定的目标
3、效益评估
效益评估注重服务的成本收益分析,关注的是所取得的工作成果与所付出的代价孰大孰小的问题
(二)评估的步骤
1、明确评估目标
(1)评估的目标应该与工作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相联系
(2)必须清楚地界定目标的对象
(3)对目标的表述必须清晰具体
(4)各方应在评估目标上达成共识
2、建立测评标准
明确评估的目标之后,应该考虑如何对目标进行测评,将目标转换为可以观察和测量的指标
3、设计评估研究方案
(1)测评的要素
(2)对照组的设置
(3)测评的时机
(4)测评的次数
4、收集与分析资料
5、使用评估结果
一方面是对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的一个交代
另一方面也是对过去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为改进工作和确定未来的工作方向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