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言语理解与表达
超级全的言语理解学习笔记,带很多例题,帮助大家理解学习,通过思维导图帮你提高效率,赶紧来试一试吧~
编辑于2023-02-17 23:01:49 上海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旨概括
提问方式
主旨(核心、中心、中心议题)是:
主要讲述(说明、强调、谈论、介绍等)是:
概括(归纳、复述、总结)最准确的是:
解题思路
1. 看设问
2. 寻找主旨句(能承载文段核心内容的语句)
1. 怎么找主旨句
微观上寻找关联词
宏观分析行文脉络
2. 有主旨:同义替换
考虑意思最接近
3. 无主旨:概括归纳
4. 关键词好找,先找关键词,顺带纵观全局,找出行文脉络
3. 微观上寻找关联词
转折关系
重点:转折之后是重点
格式:虽然...但是...
例题
递进关系
格式:不但......而且.....
重点:递进之后是重点
例题
因果关系
格式
理论要点
1. 正常因果
因为我沉迷工作,所以我胖
A:果-我胖这件事
B:果的因-我胖的原因
C:具体因导致具体果-详细说清因和果
这三个都是对的,因为他们都说明了因。 如果只说因,肯定是不对的
2. 倒装因果
之所以我胖,是因为我沉迷工作
B:果的因
C: 具体因导致具体果
重点:果是重点
例题
条件关系
格式
只有....才.....
理论要点
1. 必要条件是重点
如:只有坚持锻炼,才会有好的身体。只有后面的-锻炼,是重点
2. 省略“只有”找“才”的前面内容
如:坚持锻炼才会有好身体,此处就是省略了只有,找“才”前面的就行
替代格式
只有A才B=要B必须A。不A就不B。A是B的前提、必要条件等。B是A的前提
上述格式其实和论证推理差不多,重要的是找到哪个条件更重要,哪个重要哪个就是A,即A推B
对策引导词
必须、需要、应该、应当、无比等
例题
并列关系
格式
同时、此外、另外
既...又... 、一方面...另一方面、第一第二第三、有的..有的
不是...而是...、是...不是...
理论要点
1. 对照并列
肯定一个,否定一个,有主次之分,强调肯定部分的内容
2. 平行并列
全面概况归纳,不可偏颇
出题方式
常见正确形式
概括(并列加和)、归纳(提取共性信息)、折中(程度)
常见错误形式
片面
例题
4. 宏观分析行文脉络
I. 有总有分
总的是观点句,观点最重要
分的是辅助观点
II. 提出对策
对策最重要
即对付的方法或策略
什么时候要对策:解决问题 or 实现目的
怎么提:正向直陈 or 反向推理
III. 并列结构
无主旨句
IV. 例题
5. 遵循话题一致原则
1. 主体一致
2. 讲述内容一致
涉及的方法,技法链接
举例论证
1. 标志
显性:比如、例如、以...为例
隐性:年份、人命、地名、数字、事件
2. 作用
证明核心观点,正面直接举例回答,重要性
3. 理论要点
1||| 例子本身一般不是主旨句
2||| 例子之前还是之后出现主旨句,可以根据例子的位置判断主旨句的位置
3||| 主旨句易懂时,例子可略读。难懂时,可以通过例子去理解主旨句
4||| 围绕例子的选项一般不能选
反面论证
1. 标识
否则、不然、一旦、如果不(没有)...那么...
2. 作用
从反面论证观点;以反面表达的方式阐明观点
3. 理论要点
1||| 正面观点+反面论证
重点为正面观点,此时反面论证不重要,可略读,之前是重点
2||| 无正仅反
通过反推得到正面观点
围绕反面论证所产生的负面结果,设置的选项不选
4. 例子
我应该努力学习,不然,就考不上六级
我应该努力学习,如果我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六级
原因解释
1. 标志
由于、因为、无明显关键词
2. 作用:解释核心观点
3. 理论要点
1||| 原因分析和解释说明本身,通常不是主旨句
2||| 围绕原因分析和解释说明的选项不能选
3||| “因为”“由于”有时会省略
4. 例题
背景铺垫
1. 标志
随着....的变化、提高、下降、紧缺、发展等
2. 作用:引出话题
3. 理论要点
背景铺垫的位置一般在段首
背景铺垫句子长度不定,可长可短
背景铺垫之后,会出现重点内容,围绕背景铺垫的选项一般不选
4. 例题
观点援引
标志
名人名言、有人说、有观点认为、大多数人认为
作用:引出或论证观点
理论要点
正向援引:作者与援引观点基本一致,引用的观点可前可后
反向援引:作者观点与援引观点相悖,引用的观点基本在前面,要表达的基本在后。 如:大多数人认为....但实际上(我认为)....
例题
意图判断
含义
意图即真正要表达,想说明的意思
主旨概括是意图题的前提
提问方式
标志词
想、意、其实、寓意、道理
给我们的启示是?
意在告诉什么?
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意在说明?
出题类型
故事类
思路:找结果--析原因--悟道理
关键在于找到故事的结果之后,对比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结果,从这个结果里面去悟道理
例题
一般类
解题思路
例题
细节理解
细节判断
提问方式
说法正确的是? 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与这段文字意思相符的是?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根据文意可以得出?
解题思路
通读原文--对比选项--排除干扰
选项短可以先读选项,带着选项去读题目 选项长先读题目
常见错误选项设置方式
偷换要素
1. 偷换概念
偷换主体、客体、动作
2. 偷换数量
较多量、中间量、较少量、完全量
少数情况下,较多较少可以向中间量替换
3. 偷换逻辑
因果倒置
必要和充分对调
混淆并列为条件或因果
4. 偷换时态
过去将来现在
5. 偷换语气
无中生有
未提及
强拉关系
曲解文意
例题
细节查找
提问方式
...的特点、目的是?
解题思路
查找关键词,问啥找啥
例题
标题选择
解题思路
参考文体+把握主旨
新闻、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记叙文、游记
例题
态度理解
解题技巧
有观点
标志词:我认为、我觉得、我希望、认为等
表达倾向性:积极词、褒义词-表达肯定支持、贬义词-表达否定反对
无明显观点引导词:文段主旨即观点
无观点
特点:客观评述、没有主观意见
一般涉及文体:说明文、新闻简讯
例题
词语指代
提问方式
对文中划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上文“他”指谁...
解题技巧
1. 看位置,解疑问
2. 标点符号(: --)
3. 关联词语(转折、并列)
4. 关键引导词(意思是说)
5. 代词指代(就近原则、符合逻辑)
例题
逻辑填空
解题思路
语境分析+词语解析(语义轻重,感情色彩、词语搭配)
语境分析
从文段出发
1. 对应词句
分析前后的语句,得到要填空的语境,分析选项得出最优解
2. 关联词语
如前面主旨的关联词,递进、转折、因果、并列等
3. 标点符号
分号、逗号、句号表示并列
冒号和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双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称谓、讽刺、强调
词语辨析
从选项出发
1. 语意轻重
2. 感情色彩
褒贬或态度差异、积极消极中性
3. 词语搭配
主谓搭配、动宾搭配、修饰词和中心词的搭配
4. 语素差异
语素指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如原型和原形,去除相同“原”,只剩最小语素,进行比较即可。
语句填空
类似逻辑填空,分析--寻找--看选项
例题
下文推断
解题方式
话题一致---行文脉络
注意:如果前文抛出一个问题,问你下面要说什么, 按照行文脉络,下面应该是分析问题,然后才是对策。 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题
语句排序
解题思路
观察选项---定位首句---(观察选项差异)寻找原文信息---进行关联验证
解题技巧
1. 首句特征
a. 适合做首句
背景描述、定义描述、观点援引
b. 不适合做首句
反面论证、无指代内容代词(这、他、它)、补充性质描述、结论性表述、对策
2. 原文信息
关联词、时间词、空间词、代词、重复词
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