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外国文学史4
外国文学史4的思维导图,整理了现实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编辑于2023-02-27 09:28:50 宁夏回族自治区20世纪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法国: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多夫》
内容
该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既是一个超人,也是一个凡人,他有自己的情欲,有自己的过错,有内心中的矛盾、软弱与痛苦,但也有自己的追求、梦想、爱和为爱百折不挠的精神
艺术特色
对自然音响的细腻描述;整部小说以“河”这一意象贯穿始终;象征手法的运用
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
内容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事的讲述。
人物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圣地亚哥是一位“真正的硬汉”,是“生命英雄”的象征。在面对种种困难的时候,勇于向人类生命的极限挑战。他具有顽强的毅力
艺术特色
象征意义;英雄与环境;冰山原则;硬汉子形象
苏联:高尔基《母亲》
内容
①反映了沙俄时代俄国工人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②再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以及工人阶级的斗争。③反映了用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农民的过程。
人物形象
尼洛夫娜是20世纪初俄国普通工人的母亲和妻子的典型形象,也是当时俄国正在觉醒的革命群众的典型形象。起初,尼洛夫娜是一位备受折磨、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普通劳动妇女,在儿子和同志们的帮助下逐渐接受了革命真理。反映了20世纪初广大人民革命意识的普遍觉醒
艺术特色
1、展示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过程 2、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巴维尔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手法
肖霍洛夫《静静的顿河》
内容
展示了1912到1922年间,俄国社会的独特群体——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以及国内战争中的苦难历程。
人物形象
他是一位性格直爽、为人坦诚、行为粗鲁而又不乏柔情的哥萨克。格里高利两次参加红军,三次投身反革命叛乱,其徘徊动摇是非常明显的。然而,革命与反革命两军对垒,泾渭分明,中间道路是不存在的。格里高利徘徊动摇的结果,最后还是陷入反革命深渊而毁灭。
艺术特色
广阔的史诗画面;精巧的艺术结构;浓厚的民族特色;多音调合奏曲色彩的语言
现代主义文学
特征
表现为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表现人的困惑和精神危机
捷克:卡夫卡《城堡》
内容
作品讲述主人公K应聘来城堡当土地测量员,他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许多雪路后,终于在半夜抵达城堡管辖下的一个穷村落。在村落的招待所,筋疲力尽的K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城堡虽近在咫尺,但他费尽周折,却怎么也进不去。K奔波得筋疲力竭,至死也未能进入城堡。
人物形象
K的身份是孤独的,他在追求进入城堡的过程中,一直是单枪匹马,孤立无援。但是当这种努力化为泡影后,孤独本身却变成了他的追求。
寓意
从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人在荒诞世界中的生存状态;“城堡”是权力的象征,是国家统治机构的缩影,是神秘的异己力量的象征。
爱尔兰:乔伊斯《尤利西斯》
内容
该小说以时间为顺序,描述了三位普通的都柏林人在1904年6月16日从早上8点到晚上2点钟一天之内在都柏林的种种经历。
人物形象
主人公布卢姆是20世纪初西方世界悲观意识的缩影。作为一个犹太人,他时刻怀有一种强烈的异化感。斯蒂芬是异化时代青年知识分子的化身。斯蒂芬的悲观失望和不满情绪在同时代的爱尔兰青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艺术特色
“反英雄”人物作为小说主体的现代主义人物观的诞生;通过人物内心的微观世界来反映外部的宏观世界
后现代主义文学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
内容
以两个流浪汉苦等“戈多”,而“戈多”不来的情节,喻示人生是一场无尽无望的等待,表达了世界荒诞、人生痛苦的存在主义思想,也反映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普遍的空虚绝望的精神状态。
艺术特色
荒诞、抽象的主题,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非理性的夸张;表现精神危机
美国: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
内容
在该小说中,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理论,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规定又强调,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国。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而你不得违抗。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艺术特色
采用了“反小说”的叙事结构;借用“喜剧性”创作手法抨击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塑造了一些“反英雄”人物
主题意义
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战争的荒诞性以及对传统道德的背弃
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内容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
艺术特色
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神话、典故的运用;独创新颖倒叙手法
近现代亚非文学
夏目漱石《我是猫》
内容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通过一只猫的视角向读者展现了苦沙弥、迷亭、寒月等知识分子以及金田为代表的资本家的生活面貌,对阴暗腐朽的社会和庸俗无聊的小说人物进行戏谑和批判,并以独特的讽刺手法描述了一幕幕滑稽、丑陋的场面,取得了狂欢式的喜剧效果。
人物形象
以主人公苦沙弥为首的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他们正直、善良,鄙视世俗、不与败坏的社会时尚同流合污,他们不满现实,揭露时弊,挖苦世俗。然而,他们又有着种种弱点苦沙弥愚拙、软弱、无能,不谙“世道”,胸无大志、无所事事;虽然自命清高,但是过着无聊、庸俗的生活。他们为了寻求精神刺激、填补生活的空虚,卖弄知识,故作风雅,嘲笑世俗。
猫的意义
以猫为叙述者;既有猫的特性,又被赋予了人的感情;猫也有痛苦悲观的情绪
艺术特色
善于运用风趣幽默、辛辣讽刺的手法进行揭露和批判;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猫为故事的叙述者;也有结构松散、内容庞杂、议论较多,
川端康成《雪国》
内容
故事写的是东京一位名叫岛村的舞蹈艺术研究家,三次前往雪国的温泉旅馆,与当地一位名叫驹子的艺妓、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之间发生的感情纠葛。
人物形象
驹子美丽、纯洁、善良,纤毫不染人世污浊。日常生活中坚持记日记、喜欢读小说、刻苦练弦;对待爱情无偿地付出。
岛村是个虚无主义者,他没有正当的职业,靠祖辈留下的财产过着悠闲慵懒的日子,精神极度空虚,没什么追求和人生目标。
艺术特色
充满诗意的抒情性;日本传统与西方意识流的交融;刻画人物重神而轻形;一般不深入挖掘题材的社会意义
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所主张的以纯粹的个人官能感觉作为出发点,依靠直觉来把握事物的特点。
泰戈尔《戈拉》
内容
此本小说围绕主人公戈拉展开,通过描写戈拉由一个激进的爱国主义青年到发现自己不是印度种族的人而做出的自我改变,歌颂了新印度教徒反对殖民主义压迫、热爱祖国的思想,同时也批判了他们维护种姓制度、遵守印度教各种腐朽传统的错误做法在英国人统治印度的时代。
人物形象
小说主人公戈拉是一个尊崇祖国的传统,愿意为印度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并以自己的坚定信心去感染身边的知识分子,唤醒麻木中的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者。也有自我局限的特性:唯我独尊”的自傲;拒绝、回避对异性的恋情;盲目受制于传统习俗。
艺术特色
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小说具有优美的抒情格调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