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下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从隋的统一、开通大运河、开创科举取士制度、隋的灭亡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适合考试复习。
美洲位于西半球,自然地理分为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南纬60°~北纬80°,西经30°~西经160°,面积达4206.8万平方公里。本图介绍了美洲的地理知识。
关于非洲的知识点梳理。包括了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2.纬度位置:主要位于热带——“热带大陆”等等。喜欢的朋友看看哦。建议收藏细看。
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其覆盖地球总面积的8.7%。欧洲位于东半球的西北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滨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的统一
时间: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都城:长安
经过: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意义: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全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影响: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开通大运河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个关键地点
以洛阳为中心
北抵涿郡
南至余杭
四段主体工程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时间
始凿于公元605年
长度
约2700米
影响
积极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
带动沿岸城市的发展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并加强中央政权
消极
过度消耗民力,加速隋朝灭亡
地位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选官制度
官吏的选拔由上层权贵垄断,看重门第而疏忽才能
科举制度
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
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此后历朝沿用了1300年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隋的灭亡
主要原因
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享乐,不恤民力,统治残暴
农民起义爆发
首先爆发在今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全国,瓦解了隋朝统治
隋朝的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