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本图总结了孔子的生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孔子
身世和早期阶段
叔梁纥和一位姓颜的女子野合生下了孔子,之后叔梁纥就去世了,留下了十七岁的少女照顾孔子
叔梁纥本身的正妻生下了九个女儿,随后他娶了颜氏小女儿,两人年龄相差很大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出生在一个礼乐崩坏的时间
被告诫自己的先祖是圣人,说自己也有光明的未来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早期去担任富人家的小使,随后去齐,陈,卫等国但是遭受排挤;鲁国待他不错,就回到了鲁国
孔子和南宫敬叔前往探访周朝国都,并且和老子见到了面,回到了国家后赶上了争霸时期
目睹了周都的腐败和自己国家的水深火热,他决心要在礼乐崩坏的时代做一些什么
决定要推行属于自己的思想并且影响天下
孔子所处的时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崩坏,《诗》和《书》都已残缺。孔子追寻夏、商、周三代的礼制,叙列《书传》,向上记录到唐尧、虞舜之际,向下记录到秦穆公,按着次序编排这其间的历史事件
壮年时期
孔子三十岁时期获得了齐景公的赞赏,之后又因为鲁昭公战败所以转投齐国贵族门下,打算接近景公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
景公死后回到了鲁国并且开始钻研治国之道,自修诗书礼乐;同时期,开始收入许多弟子
五十岁一年开始受到重任,由中都长官升任司空,又由司空升任大司寇,全国都在以他的方法治国
“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讨回鲁国土地
孔子颁布了诸多法律,为鲁国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在五十六岁时候任代理丞相,已经将鲁国塑造成一个强国形象
齐国看着逐渐发展的鲁国非常难受,于是齐国大夫建议用美女和马车当作礼物毁掉鲁国国君,并且奏效。
孔子在弟子子路的建议下放弃了鲁国的职务,开始了周游列国,这也成为了人生转折点
周游列国
第一站是卫国,但是受人监视,于是离开。遇到人刺杀,但是因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掌握礼乐制度的,于是安然无恙
第二站是陈国,带了三年,因为晋楚争霸而返程
受到蒲人挑衅,“要盟也,神不听”,同时学习乐器演奏,被人称赞。卫灵公对政事不上心,于是离开
鲁国新上任的丞相尝试来请回孔子,但是被拒绝,第二年孔子到了蔡国,帮助当地执政者出谋划策
楚昭王要去请孔子,但是陈蔡两国十分惶恐,于是困住了孔子,孔子的弟子也有些许不满,但是楚国最终出兵营救
之后孔子从楚国去到了卫国,卫鲁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在经过了几年后鲁国再次差人来请,于是便回到了鲁国
周游列国时期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和挑战,也在多国不同的政治环境下尝试有所改变,但是都没能成功,也一定程度导致了孔子不想当官
在这个时间段也是金句频出的时间,在不同的环境里孔子有很多教导性话语
晚年时期
在十四年后回到了鲁国,但是不再想当官,而是专心开始整理礼乐书籍
孔子整理史实并且编纂史诗,同时还教鲁国乐师演奏的规矩,希望重塑礼乐
从古代三千多首诗中整理出不重复的且具有礼仪教化意义的诗词
孔子教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孔子从四个方面教导弟子:文采辞令、社会实践、忠恕之道及遵守信用。令弟子断绝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抉择、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孔子不谈论和怪异、暴力、悖乱、鬼神有关的话题,孔子教导天知天性,教授文辞,灌输礼乐思想
在狩猎时抓到了麒麟,他认为自己的学说已经山穷水尽,只有上天才能理解
编纂《春秋》,认为这是自己呕心沥血的绝唱
孔子染病去世,享年73岁
最后这段时期是孔子回归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并且沉淀了自己多年来的所见所闻,开始最后的绝唱
后世评价
哀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慭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茕茕余在疚。呜呼哀哉!尼父,毋自律!”
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他的思想以及儒家学派的学说也为后世的历朝历代提供了执政思想,不愧为圣人
宋代理学家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