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庄严解剖学---11.3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庄严解剖学---11.3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内容:该导图根据庄严老师解剖学课程整理,适用于日常考试、执业医师考试等相关医学考试,更新完毕有总的思维导图呈现,更划算哦。 主页介绍:主页有全套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课程,各种值班知识、肿瘤CSCO指南等等,不定时更新,需要的自行下载。 内容预告:解剖学完成后,将定时更新2023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课程思维导图。 知识点、教材存在更新,应用于临床、考试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吼。如有存在争议、错误处,请老师同学们指出,一起学习
编辑于2023-03-20 14:03:55 陕西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解剖学笔记分享。涵盖了解剖学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肌学、关节学、骨学等的知识点。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关注我,可持续获得优质且含金量高的思维导图哦~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方剂学笔记分享。该思维导图合集系统梳理了中医的方剂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方剂分类、组成原则、煎药方法、功效应用等多个方面。
中药学笔记分享。该合集系统整理了中医的中药学的核心知识点,从药材分类到功效应用,再到配伍禁忌,一应俱全。
解剖学笔记分享。涵盖了解剖学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受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肌学、关节学、骨学等的知识点。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关注我,可持续获得优质且含金量高的思维导图哦~
该系列学习笔记来源于近期指南,知识梳理清楚,非常实用,值得收藏。适用于各科临床应用,不定时更新中。
在世界万物中,精神现象最为复杂。精神病学不仅与各医学学科关系密切,还涉及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相关问题。精神病学的诊断主要是症状学诊断。所以在各医学学科诊疗过程中,有必要将精神病学运用其中,该系列导图根据《精神病学Psychiatry》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
11.3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
●高频考点
●1.躯干四肢本体感觉三级传导及损伤。
●2.躯干四肢浅感觉三级传导及损伤。
●3.皮质脊髓束的起止、作用及损伤。
●4.锥体外系及损伤后的表现。
传导通路概论
传导通路可分为
上行的感觉传导通路和下行的运动传导通路。
1.感觉传导通路
(1)深感觉
本体感觉
(位置觉、运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动觉、震动觉)。
(2)浅感觉
痛温觉;压触觉
(粗触觉和精细触觉)。
2.运动传导通路
(1)锥体系
支配全身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2)椎体外系
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运动,维持姿势和习惯性动作。
一、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含精细触觉)
二、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路
四、锥体系
1.皮质脊髓束
2.皮质核束
大脑皮质运动中枢发出的纤维,陆续终止于脑神经运动核,
支配头面部骨骼肌的运动。
五、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
六、椎体外系
考点
1.概念
指锥体系以外的所有躯体运动的传导通路,
在种系发生上比较古老,结构远较锥体系复杂,
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
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
2.主要功能
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的运动,维持体态姿势
和习惯性动作(如走路时双臂自然协调地摆动)等。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
●高频考点
●硬脑膜,蛛网膜及其形成的结构。
●大脑动脉血管分支分布。
●脑脊液产生及其循环。
一、脊髓的被膜
脑和脊髓的表面有外向内有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一)硬脊膜
1.位置
上端附着于枕骨大孔边缘下端包绕终丝止于尾骨。
2.硬膜外隙(腔)
指硬脊膜与椎管内面骨膜之间的空间,
内有脊神经根等结构,呈负压。
为硬膜外麻醉的注药处。
(二)蛛网膜
位于硬膜与软膜之间
蛛网膜向软膜上发出许多结递组织小梁似蜘蛛网样。
1.蛛网膜下腔(隙)
在脑和脊髓周围,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
充满脑脊液,向上与脑蛛网膜下敞相通。
2.终池
蛛网膜下腔至第2骶椎水平扩大为终池,
内有马尾
所以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腰椎穿刺。
(三)软脊膜
紧贴于脑和脊髓表面并深入其沟裂中
形成终丝、齿状韧带等。
二、脑的被膜
(一)硬脑膜
1.外层(骨内膜)
结合松,硬膜外血肿
2.内层(硬膜层)
结合紧,脑脊液鼻漏
3.硬脑膜窦
窦内含静脉血,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
故损伤时不易止血,而容易形成颅内血肿。
硬脑膜窦血流
小结:
上矢下矢直窦汇,横窦乙窦接颈内,
眼归海窦注横乙,上矢导颈可来回。
(二)脑蛛网膜
贴于硬脑膜内面,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膜下隙;
与软膜之间有蛛网膜下腔,向下与脊髓蛛网膜下隙相通。
(三)软脑膜
薄而富有血管,覆盖于脑的表面并深入沟裂内。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
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位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形成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三、脑的血管
大脑的血供非常重要
如缺血3秒会发生休克,缺血5分则发生不可逆损伤。
大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
1.颈内动脉
经颈动脉管入颅
主要分支有
眼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后交通动脉。
供应大脑前2/3、间脑、内囊前部的血液
占大脑血供的80%,动脉硬化的好发处。
大脑中动脉
途经前穿支时,发出一些细小的中央支
又称豆纹动脉
垂直向上进入脑实质
供应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的前部。
豆纹动脉行程呈“S”形弯曲
因血流动力学关系,在高血压动脉硬化时容易破裂
(故又名出血动脉)而导致脑出血。
2.椎动脉
经枕骨大孔入颅
主要分支有
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迷路动脉。
供应
大脑后1/3、间脑、小脑和脊髓血液。
(1)起始
起自锁骨下动脉,在脑桥基底部,左右合并成基底动脉,
将这两段动脉合称为椎-基底动脉。
(2)分支:
小脑下后动脉
起自椎动脉,分布小脑下面,延髓。
小脑下前动脉
起自基底动脉,分布小脑下面前部。
迷路动脉
起自基底动脉,分布于内耳迷路。
脑桥动脉
细小的动脉分支,分布脑桥基底部。
小脑上动脉
分布于小脑上面。
大脑后动脉
终支达顶枕沟,分布颞叶底面、枕叶内面。
3.大脑动脉环
由前交通动脉、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
和大脑后动脉围绕视交叉等结构吻合而成的动脉环。
四、脊髓的动脉
脊髓的血供有两个来源即椎动脉和节段性动脉。
1.椎动脉
脊髓前动脉、后动脉。
2.节段性动脉
颈升动脉、腰动脉发出的若干脊髓支。
五、脑脊液产生及其循环
1.脑脊液的产生
各脑室的脉络丛。
2.功能
①淋巴作用②缓冲震荡③调节颅内压。
3.脑脊液的循环途径:
左右侧脑室→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粒→上矢状窦→颈内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