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王阳明年谱
王阳明年谱,分享了王阳明1472宪宗成化八年壬辰夏历九月三十日亥时~1584万历十二年甲申,先生从祀于孔庙,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立德、立功、立言”先生乃“真三不朽”。
编辑于2023-03-30 16:19:35 上海王阳明
1472
宪宗成化八年壬辰夏历九月三十日亥时
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龙泉山附近瑞云楼
先生母亲怀胎14个月,在祖母岑氏“神仙驾祥云送子”的梦中,先生诞生。祖父竹轩翁给先生取名“雲”。
1474
成化十年甲午
三岁
余姚
仍未开口说话。有神僧过而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竹轩翁为先生更名“守仁”,即能说话,且能背诵竹轩翁所读之书。
1478
成化十四年戊戌
七岁
余姚
沉迷于中国象棋。母亲反对,在一次震怒后把象棋扔进河中,先生写《哭象棋》诗。
1481
成化十七年辛丑
十岁
余姚
父龙山公王华中状元,入京师。
1482
成化十八年壬寅
十一岁
入京师
竹轩翁因龙山公迎养,携先生入京师。途经金山寺,先生赋诗《过金山寺》和《蔽月山房》。
1483
成化十九年癸卯
十二岁
京师
请教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师说:读书登第,汝父也。先生说:恐未是,当读书做圣贤耳。
1484
成化二十年甲辰
十三岁
京师
生母郑氏去世,先生为母守孝三年。先生叹生命有限,为先生后来修道家神仙养生术埋下伏笔。守仁“被窝藏鸟”智斗继母,迫使继母态度大改善。
1486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
十五岁
京师
先生出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境内),逐胡儿骑射,凭吊古战场,缅怀先辈于谦,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经月始返,夜梦拜谒伏波将军马援庙。
1487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
十六岁
京师
先生感慨时事,屡次欲上书皇帝,被父龙山公止之。
1488
孝宗弘治元年戊申
十七岁
洪都
七月,与诸氏完婚于江西洪都(今南昌)。诸氏名“芸”,浙江余姚人,父诸养和时任江西布政使参议。新婚日,偶入铁柱宫,与道士相对而坐忘归。新婚期间,潜心书法,书艺大进。
1489
弘治二年已酉
十八岁
寓江西
先生始慕圣学。十二月,携夫人归余姚,乘船路经广信(今江西上饶),识理学大儒娄谅(号一斋),信“圣人必可学而至”。一改活泼性格,严肃求成圣人。
1490
弘治三年庚戌
十九岁
余姚
受一斋先生所授“格物致知”之学,遍读朱熹著作,思宋儒“物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格竹七日,无果,患咳嗽病。是年,竹轩翁在京仙逝,王华扶竹轩翁灵柩归余姚,丁忧三年。龙山公嘱咐弟王冕等人为守仁讲经析义,先生学业大有长进。
1491
弘治四年辛亥
二十岁
余姚
王家搬迁至山阴(今浙江绍兴越城区王衙弄19号),余姚老宅由钱氏居住。
1492
弘治五年壬子
二十一岁
越城
杭州秋闱,中举浙江乡试。孙燧和胡世宁同举,后宁王造反,“三人好做事”。父王华丁忧期满,回京复命。
1493
弘治六年癸丑
二十二岁
京师春闱,会试不第,首辅李东阳戏曰:待汝做来科状元,试作《来科状元赋》。先生拈笔而就。有忌者曰:此子若取第,目中无我辈矣。归余姚,结诗社于龙泉山寺,对弈联诗。
1494
弘治七年甲寅
二十三岁
龙泉诗社,吐故纳新,吸收了很多当地知识分子。
1496
弘治九年丙辰
二十五岁
京师
春闱,竟为忌者所抑,会试再不第。先生曰: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是年,钱德洪(1496—1574)出生于余姚瑞云楼,后撰《瑞云楼记》。
1497
弘治十年丁已
二十六岁
寓京师
时边关甚急。苦学诸家兵法,以果核列阵为戏,想借雄成圣,但被人讥笑为赵括“纸上谈兵”,且无施展舞台。
1498
弘治十一年戊午
二十七岁
京师
接受现实,立下探究理学之志,苦读朱熹《四书集注》,循序致精,居敬持志,然物理吾心终若判而为二。偶闻道士谈养生,产生遗世入山的念头。
1499
弘治十二年己未
二十八岁
京师
春闱会试第二名,殿试赐进士出身,二甲第七(全国第十名),观政工部,全国第217名是伍文定。结交李梦阳等前七子。秋,钦差督造威宁伯王越墓,竣工,出威宁伯宝剑赠先生,与梦相符,欣然接受。是年,因“会试泄题案”,唐伯虎落第,不得为官。
1500
弘治十三年庚申
二十九岁
京师
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上书《陈言边务疏》。
1501
弘治十四年辛酉
三十岁
京师
奉命到直隶、淮安审决积案重囚,平反多件冤案。游九华山,出入佛寺道观,做《九华山赋》。
1502
弘治十五年壬戌
三十一岁
五月复命,八月告病归越城,筑室会稽山阳明洞天,静坐行导引术,能先知,后因其簸弄精神,不能成圣,摒去。自号“阳明子”,人称“阳明先生”。是年,先生渐悟二氏之非。
1503
年弘治十六年癸亥
三十二岁
来杭州西湖疗养,劝归虎跑寺已闭关三年的得道高僧回乡孝母。
1504
弘治十七年甲子
三十三岁
京师
秋季,主考山东乡式,撰写《山东乡试录》,拜谒孔庙,登泰山。九月改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六品)。是年,穆孔晖(1479~1539,今山东聊城人)中解元。
1505
弘治十八年乙丑
三十四岁
京师
开门授徒。与湛若水(1466~1560,号甘泉,广州府增城人)定交,共倡圣学。后,若水为阳明撰写墓志铭。
1506
武宗正德元年丙寅
三十五岁
京师
徐爱拜师,未收。刘瑾擅权,二月,先生为南京言官戴铣上疏,下诏狱,廷杖四十,贬谪贵州修文龙场驿驿丞。父王华明升暗降调任南京吏部尚书。家庭变故致夫人流产,后终身未再孕。
1507
正德二年丁卯
三十六岁
南下赴谪,刘瑾派刺客追杀,至钱塘江,假言投江脱之,过武夷山,去南京看望时任南京吏部尚书的父亲。十二月回越城,正式收徐爱为首席大弟子。
1508
正德三年戊辰
三十七岁
春,至贵州修文县龙场,途中收多名弟子,包括冀元亨(1482-1521)。大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龙场作《瘗旅文》和《象祠记》收录于《古文观止》。
1509
正德四年己巳
三十八岁
贵阳
受提学副使席书聘请主讲文明书院,始揭“知行合一”之旨。
1510
正德五年庚午
三十九岁。
刘瑾伏诛,三月,任江西庐陵知县,路过辰州、常州时教人静坐工夫。十一月入京,住大兴隆寺,和若水、黄绾(1477-1551,字宗贤、号久庵,浙江省黄岩县洞黄人,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订终日共学。十二月升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
1511
正德六年辛未
四十岁
京师
正月调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二月为会试同考官。十月升文选清吏司员外郎。
1512
正德七年壬申
四十一岁
京师
三月升考功清吏司郎中,穆孔晖、黄绾、徐爱等几十人同受业,讲学内容由徐爱记录整理,名《传习录》。十二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赴任南京便道归省,徐爱升南京工部员外郎,与先生同舟回越城。
1513
正德八年癸酉
四十二岁
二月回越城。十月至滁州,督马政。地僻官闲,日与门人游琅铘山水间。新旧学生大集滁州,教人静坐入道。
1514
正德九年甲戌
四十三岁
四月,升南京鸿胪寺卿,五月至南京,在南京教人“存天理、去私欲”。
1515
正德十年乙亥
四十四岁
京师
上疏请归,不允。八月写《谏迎佛疏》,用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衬托出了佛家思想的各种不足,未上。立正宪为嗣子,时年八岁。
1516
正德十一年丙子
四十五岁
南京
九月,经兵部尚书王琼特荐,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十月,回越城看望祖母和父亲,祖母岑氏九十七高龄。
1517
正德十二年丁丑
四十六岁
正月至赣,二月先平漳寇,四月班师驻军上杭,五月奏设福建平和县,六月上疏请疏通盐法,九月改授提督南赣汀漳等处军务,得旗牌,可便宜行事。十月平横水、桶岗等地,行十家牌法,自此,伍文定并肩作战。十二月班师,闰十二月奏设江西崇义县。
1518
正德十三年戊寅
四十七岁
正月,征三浰,三月上疏乞致仕,不允,平大帽山、浰头,四月班师,立社学教化沿途当地百姓。五月奏设广东和平县。历经一年又三月,危害多年的四省流民暴乱被阳明先生平定。六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世袭百户,辞免,不允。七月,刻古本《大学》、《朱子晚年定论》。八月,门人薛侃在赣州刻《传习录》。九月,修濂溪书院,四方学者云集于此。徐爱卒,先生为之恸哭。十一月,再请疏通盐法。
1519
正德十四年已卯
四十八岁
江西
六月,奉命勘处福建叛军,至丰城,闻宁王朱宸濠反,遂返吉安,起义兵,平宁王之乱。仅43日,宁王之乱宣告失败,先生安葬娄妃(娄素珍,宁王妃,一斋先生小女儿,始终劝说宁王勿反)。八月,武宗南下,与前来抢功悦君的宦官张忠、许泰群小周旋。祖母岑氏仙逝,乞便道省葬,不允。
1520
正德十五年庚辰
四十九岁
江西
王艮投门下,艮后创泰州学派。阳明自言在应付宦官刁难时全靠良知指引。十二月,武宗回驾入宫。
1521
正德十六年辛已
五十岁
江西
正月,居南昌,始揭“致良知”之教。三月,正德崩。世宗嘉靖上台,冀元亨先前被群小折磨,出狱几日卒。五月,集门人于白鹿洞。六月升南京兵部尚书。八月回越城,九月归余姚省祖茔,访瑞云楼,钱德洪等拜入门下。十二月,归越城为父王华祝寿,封“新建伯”,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两京兵部尚书。
1522
世宗嘉靖元年壬午
五十一岁
山阴
正月,疏辞封爵,二月,父王华仙逝,享年七十七,丁忧。首辅杨廷和旨意倡议禁遏王学。
1523
嘉靖二年癸未
五十二岁
山阴
来从学者日众。南京刑部主事桂萼大礼议得宠。九月,改葬龙山公于天柱峰,郑太夫人于徐山。
1524
嘉靖三年甲申
五十三岁
山阴
正月,门人日进,南大吉拜入门下。四月,服阕,朝中屡有荐者,有人以大礼见问,不答。八月中秋,宴门人于天泉桥,盛况空前。十月,南大吉续刻《传习录》,增五卷。
1525
嘉靖四年乙酉
五十四岁
山阴
正月夫人诸芸卒,四月祔葬于徐山。应门人绍兴知府南大吉邀请为嶯山书院书院撰写《尊经阁记》,收录于《古文观止》。六月,礼部尚书席书力荐先生入阁,未果。九月,归余姚省祖茔,会门人于龙泉山中天阁,决定每月四次在中天阁授课。十月,建阳明书院于越城。
1526
嘉靖五年丙戌
五十五岁
在绍兴系统讲授心学理论。十一月,继室张氏生子正聪,七年后,黄绾为保护孤幼收为婿,改名正亿。十二月为“惜阴会”作《惜阴说》。
1527
嘉靖六年丁亥
五十六岁
山阴
五月命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征广西思恩、田州。九月,出征广西思恩、田州。出发前夜,天泉桥上证道,与钱德洪、王畿立善恶四句教法,谓“天泉证道”。十二月,抵达广西梧州,开府议事。十二月命兼任两广巡抚。
1528
嘉靖七年戊子
五十七岁
梧州
二月平定思田之乱,然后兴学校,抚新民。七月破八寨、断藤峡之乱。九月,冯恩奉钦赐至广州,赏思田之功。十月,病重,上疏请告,被桂萼压住。期间,拜谒伏波庙,祀增城先祖庙。十一月,启程返家,二十九日辰时(公元1529年1月9日8时)许,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铺码头舟上,年五十七岁,门人周积等人陪伴,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临终遗言。
1530
嘉靖九年庚寅
十一月魂归浙江绍兴洪溪(今兰亭),苍天为之哭泣。洪溪离越城三十里,为先生亲自选择。
1567
隆庆元年丁卯
五月,下诏赠先生为新建候,谥文成,永为一代之宗臣,实耀千年之史册。
1584
万历十二年甲申
先生从祀于孔庙,奉祀孔庙东庑第五十八位。“立德、立功、立言”,先生乃“真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