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B-判断推理
根据粉笔980自制的判断推理笔记(方法精讲阶段),看大家需求,再考虑发布强化阶段的个人笔记~祝大家早日上岸!
编辑于2023-04-01 16:03:58 北京市B-判断推理
图形推理
【简介】
给出一堆图,要求找规律
出题形式
1. 一组图
从左往右找规律
2. 两组图
左侧一组图找规律,右侧一组图应用规律
3. 九宫格
先【按行找规律】,后【按列找规律】
【按行找规律】
第一行找规律
第二行验证规律
第三行应用规律
【按列找规律】
第一列找规律
第二列验证规律
第三列应用规律
其他:0型、S型考察较少
4. 分组分类
将6幅图分为两组(3幅图一组)
5. 空间重构
运用方法、技巧
6. 空间类
截面图、立体拼合、三视图
“学霸养成课”补充
【做题步骤】
识别题型(图形特征:图形+数量=元素组成)
定位考点
运用方法,选答案
PS
A. 多个元素分开看
B. 还剩2~3个选项,对比选项找差异 △
C. 多练习,通过练习记住【图形特征】!!!
【考点】
1. 位置规律
图形特征
(1)元素组成相同
(2)元素组成基本相同(个别图少1个元素)
方法
(1)平移
看方向
直线
上下、左右、斜对角线
绕圈
顺时针、逆时针
看步数
恒定
等差
等差递增、等差递减(少考)
PS
A. 宫格型
16宫格 + 圈中间4格+圈里元素数量相同
先看【内圈】,后看【外圈】 (快速技巧:找俩元素起点,速度恒定,距离越来越大)
【内圈】
看周期性
【外圈】
双胞胎 ,不好区分 → 先标号,后就近假设
B. 个别元素可重合
C. 空白也能作为平移的元素 △
D. 多个相同平移元素(双胞胎),就近假设
E. 谁明显就先观察谁
(2)旋转、翻转
旋转
看方向
顺时针、逆时针
看角度:30、45、60、90等
翻转
左右翻转:竖轴对称
上下翻转:横轴对称
PS
A. 两组图/九宫格
只看对称
B. 能用手就不用想象
2. 样式规律
图形特征
元素组成相似
方法
(1)加减同异
【特征】
相同线条重复出现
【方法】
相加
相减
求同(保留相同)
求异(保留不同) 【常考】
PS
A. 每幅图均有外框 → 外框不需要看,只要看内部即可
B. 线条特别多 → 无需看所有线条,只要看1~2根线即可
C. 结合【位置规律】
先【位置】还是先【运算】?
前两幅图是否有明显相同线条?
有 → 优先考虑【运算】
无 → 优先考虑【位置】
【位置】动谁?
与图3比较,谁不一样,就先动谁
(2)黑白运算
【特征】
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内部颜色不同
【方法】
相同位置做运算
A. 运算规则具体题目具体找
B. 不一定是黑白做运算,也可能是灰白做运算
PS
A. 大块面积一起看(随缘,因有的题没有出现“大块面积”)
B. 结合【位置规律】
数量?
黑块数量相同:优先【位置】-平移
黑块数量不同:优先【运算】
3. 属性规律
图形特征
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
方法
(1)对称性
区分对称类型
轴对称
有“等腰”元素
中心对称
平行四边形;N、Z、S变形;相同图形反向
轴对称+中心对称
存在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画轴
轴的数量、方向
轴与线、点、面的关系(考虑顺序:线-点-面)
2~3个面挨在一起,分开看对称轴关系
(2)曲直性
全直线
全曲线
曲+直
(3)开闭性
全封闭
全开放
半开半闭
不要忘记我哦!
4. 特殊规律
(1)图形间关系
【图形特征】
多个封闭图形连在一起(一般2~3个,很少4个)
【考点】
相离
相交
相交于点
【常考】一线牵!
相交于边
看数量
有几条
看样式
长/短
整体/部分
曲/直
PS
2~3个面挨在一起 → 优先看【对称】,再看【公共边】
相交于面
看面的形状、属性
形状:几边形
属性:对称性、曲直性(× 开闭性)
看相交面与图形的关系
(2)功能元素
【图形特征】
出现黑点、白点或箭头等小元素
【考点】
点
A. 曲直交点
B. 直直交点
C. 曲曲交点
线
A. 最长线/最短线
B. 直线/曲线
角
A. 直角/锐角/钝角
B. 最大角/最小角
面
A. 单独面/相交面
B. 最大面/最小面
C. 形状、属性
形状:几边形
属性:对称性、曲直性(×开闭性)
5. 数量规律
图形特征
(1)元素组成不同,且属性没规律
(2)数量特征特别明显
考点(点、线、角、面、素)
(1)面数量
什么是面?
白色的封闭区域(黑色的不是面!)
啥时数面?
A. 图形被分割
B. 封闭面明显
C. 生活化图形
D. 粗线条图形
细化考点
所有:面的形状(三角形、四边形)
e.g
相同:相同面的数量(双胞胎、多胞胎)
e.g
最大/最小:最大面/最小面的形状、属性、与外框的关系
形状:几边形
属性:对称性、曲直性(× 开闭性)
与外框的关系:e.g 最大面与外框的形状相似 (一般图形是由2~3个面挨在一起时才会考虑,超过3,则先考虑面数量)
e.g
(2)线数量
什么是线?
直线
曲线
啥时数线?
直线特征图
多边形
单一直线
【单一】自己待着,不与别人挨着
×单一
曲线特征图
圆
弧
单一曲线
【单一】自己待着,不与别人挨着
×单一
特殊考点:笔画数
【常见特征图】
五角星
1笔画
”日“字变形图
1笔画
一边出头
两边出头
“田”字变形图
2笔画
圆相切/相交,及其边形图
……
多端点(重点)
【一笔画】在不能重复时,能一笔画成的图形
线条之间连通(接触)
奇点数量为0或2
【奇点】想象:人(点)-几条路
【多笔画】
奇点数一定是偶数!!!
奇点数>2,笔画数=奇点数/2
PS
A. 图形是否连通(接触)?
连通
奇点数/2
不连通
奇点数/2+外图笔画数
B. 切记线条末点!!!
C. 1个外框的内部有一些图形,且内部图形是一笔画:加框后仍是一笔画!
(3)点数量
什么是点?
线与线的交点
√ 切点
× 端点
啥时数点?
线条交叉明显(大树杈)
相切较多
细化考点
优先考虑【笔画数】
笔画数无规律,考虑【数交点】
数交点无规律,考虑【切点】
【切点】出现较多相切时考虑
切点无规律,考虑【曲直相交】
【曲直交叉】曲直交叉明显
(4)角数量
什么是角?
0<角<180
考点
所有角数量
只数直角数/锐角数
【直角特征图】十字交叉、T字形、直角三角形、改造图(让人强迫症发作的图)
【锐角特征图】折线、扇形、改造图(让人强迫症发作的图)
PS
只数部分,不数整体(大角)
(5)素数量
什么是素?
多个独立小图形
考点
元素种类和个数
选不出答案,考虑找相同的元素
颜色不同,一般为2种
大小不同,一般为1种
特殊考点:部分数
什么是部分数?
只要连在一起就是一部分!
两部分
一部分
四部分
啥时部分数?
生活化图形
粗线条图形
【生活化、粗线条图形】常考点
(1)属性(对称性、开闭性)
(2)部分数
(3)面
【总结】
6. 空间重构
记住
此处所有的技巧都是排除错误选项的!
方法:给每个面标号
(1)相对面
判断相对面
A. 同行或同列相隔一个面
B. Z字形两端(紧邻中线的面)
排除选项:一组相对面同时出现的选项排除!
(2)相邻面:三个面是否挨在一起?
是 → 【公共边】
确定公共边
A. 平面图中构成直角的两个边是公共边
B. 一行/列4个面,两头的两条边是公共边【常考】
找指向明显的图形,e.g 箭头、三角形的尖……
找该图形的相对位置,即拥有公共边的邻面
相邻面在折叠后相邻关系不变
否 → 【公共点】
确定公共点
三个面相交的点
找点的相对位置
(3)相邻面-画边法
结合选项,找一个特殊面的唯一点/唯一边
【唯一点】1个面的4个顶点中与其他点长得不一样的点
顺时针方向描边标号(描同一个面)
题干与选项对应面不一致的,排除
类比推理
【简介】
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选项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切/相似的词
记住
(1)不要靠感觉,要靠考点
(2)学会对比择优,找相对严谨的答案
出题形式
(1)两词型
A:B
(2)三词型
A:B:C
(3)填空型
A对于()相当于|()对B
【考点】
1. 语义关系
(1)近义关系、反义关系
日常注意积累易错成语!
优先看简单、熟悉的
不熟悉的通过“字面意思”猜
e.g 轻车熟路:人生地疏 → 熟VS疏
遇到困难,只看一个词想它的近义词/反义词
e.g 安分守己:好高骛远 → 好高骛远:(近义词)脚踏实地
一二级辨析:一级(近反义词)选不出唯一答案,要进行二级辨析(感情色彩)
褒义词
将词用到自己身上感觉很开心
贬义词
将词用到自己身上感觉不开心
中性词
PS:一二级辨析不可顺序颠倒!
PS
VS言语理解
判断推理:只要两个词意思相近,就可认为是近义词,不深究
言语理解:要细分、辨析
e.g 缘木求鱼、饮鸩止渴 → 【判断推理】近义词;【言语理解】要辨析
(2)比喻象征义
日常注意积累常识!
2. 逻辑关系
注意积累!
划分角度
e.g 原材料、形状、词性等
考点
(1)全同关系
(2)并列关系
【矛盾关系】:除了A就是B,没有第三种情况
【反对关系】:除了AB,还有第三种情况
区分:是否有第三种情况?
PS
A. 常考
· 地点+地点 → 一般是组成关系
· 动物+纲/科/目 → 优先考虑种属关系
(3)包容关系
【种属关系】A就是一种B
【组成关系】A是B的一个组成部分
e.g 轮胎:汽车
区分:能单独用“是”造句子的是种属关系
(4)交叉关系 【常考】
【判定】造句子
有的A是B, 有的A不是B; 有的B是A,有的B不是A。
(5)对应关系
原材料和工艺
e.g 葡萄酒:酿造:葡萄酒
二级辨析
涉及物理变化的工艺:印刷、捆扎、打磨、雕琢、剪裁、织造等
涉及化学变化的工艺:燃烧、氧化、发酵、酿造、冶炼等
区分:有无新物质生成?
功能(一般为n+v)
e.g 灯:照明:装饰
二级辨析
主要功能 or 次要功能
【主要功能】看到某事物的第一想法
属性(一般为n+adj)
e.g 盐:咸 花:红
二级辨析
必然 or 或然
时间顺序(一般为v+v)
e.g 恋爱:结婚:生子 违章:罚款
二级辨析
主体能否一致?
因果关系
e.g 炎热:中暑 努力:成功
二级辨析
自然原因 or 人为原因
结果积极 or 结果消极
因果关系 VS 先后顺序
【造句法】遇到几个v.(动词)时,在中间加个“导致”,看造句是否通顺
通顺:因果关系(必然又先后)
不通顺:先后顺序(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 VS 方式目的
题目:前后两词为动词/动宾
【造句法】用“为了”造句为方式目的,用“导致”造句为因果
【方式目的】
【二级辨析】
方式对错?
目的是否达到?
【因果关系】
一二级辨析
一级辨析选不出唯一答案,要进行二级辨析
先后顺序
考点二级辨析
PS
A. 填空题,要注意顺序
B. “交叉关系”题目特征:从不同角度描述同一类事物
3. 语法关系
(1)主谓关系
e.g 我:喜欢
(2)动宾关系
e.g 喜欢:你
(3)主宾关系
e.g 我:你
PS
动词 VS 动宾:这个词语能否拿出一个n. (名词)?
能 → 动宾 e.g 唱歌、提问
否 → 动词 e.g 歌唱、演唱
【拆分思维】
(1)成语被拆分
e.g 南征:北战
(2)语词间无明显逻辑关系
e.g 成败:呼吸
(3)相同单字反复出现
e.g 寒:寒冷:寒舍
【常见考法】
PS
注意二级辨析!!!
定义判断
【简介】
目标:10道题作对8道题,做题时间1~1.5min/道
出题形式:题目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做题步骤】
看提问:属于/不属于、符合/不符合
看题干:找准关键词、关键句
看选项:纠结时选项对比择优——学会接受不完美!
【方法】
1. 读得快
(1)优先看到概念所在的那句话
(2)多定义时,问啥看啥,纠结时再看其他定义
2. 读得准
(1)关键词:主体、客体
主客体不符合的选项一定不符合定义!
不是每道题都一定要有主体和客体,但出现了要重点注意!
出现范围越小越明确的主客体,尤其重要(出现修饰语)!
出现多个主客体,要重点关注“数量”!
【常考主客体】
(2)句式:引导的内容!
【引导的内容】
原因-结果
好/积极的结果
坏/消极的结果
(3)解释说明:后面的内容!
【解释说明提示词】
即、包括、也就是说、以下情形……
3. 小技巧
最后迫不得已才使用!
(1)拆词
定义词汇本身就是关键词
定义词汇本身通俗易懂时,优先关注!
(2)同构
意思相似、结构相似的选项
同构选项出现,直接排除!
PS
A. 看能看懂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不用关注
B. 注意主体客体的“数量”
相同:至少有2个
不同:至少有2个
差异、差别、分别:至少有2个
……
C. 注意联结词
e.g 出现“或”,满足一个就可以
D. 注意前提条件
……前/后
在……时
……
E. 原理效应类题目
不需要关注怎么来的,重点关注实际应用
逻辑判断
【简介】
考察形式
国考的逻辑判断考查10道题;地市级为5道单一题+一拖五(一组材料和5道小题),副省级为10道单一题(论证题考查最多),行政执法参考地市级备考,公安联考、京考参照副省级备考
题型
(1)翻译推理
(2)排列组合
(3)逻辑论证
△
(4)日常结论
(5)原因解释
(6)真假推理(少考)
《学霸养成课》补充
【考点】
1. 翻译推理
【题目特征】
(1)题干和选项中存在明显的逻辑关联词
△选项也要翻译!!!
(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注意挖坑:除了……
PS
A. VS【言语理解】:【翻译推理】考的不是理解,而是规则
B. 翻译推理要根据逻辑做题,不要以来生活习惯!
记住规则,按规则做题!
C. 无法翻译的句子,排除!
D. 无中生有的句子,排除!
【做题步骤】
背诵逻辑规则
先翻译
汉字简写
e.g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简写】雨→ 湿
再推理
【方法】
(1)翻译规则
【前推后】
典型关联词
如果……,那么……
等价关联词
……是……的充分条件(少考):A是B的充分条件,A → B
【记忆】如果、就、都、一定
翻译
如果A,那么B:A→ B
如果天下雨,那么地会湿。
雨→ 湿
【后推前】
典型关联词
只有……才……
等价关联词
变形关联词
除非A否则不B:B→ A 除非A否则B:-B→ A
基础/前提/关键:不可缺少/必不可少;必要条件
【谁必不可少,谁在→ 后】
e.g 食物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生存→ 食物
e.g 建大厦的基础是修好地基:大厦→ 地基
翻译
只有A,才B:B→ A
只有刷够5000题,才能考到80分。
80分→ 5000题
(2)推理规则
【逆否等价】
符号表示
A→ B=-B→ -A
文字表示
适用
无论是【前推后】,还是【后推前】,只要能翻译成A→ B,【逆否等价】都统一适用
重难点:递推关系
A→ B,B→ C,A→ B→ C
A→ B,C→ -B,A→ B→ -C
A→ B,-A→ C,-C→ A→ B
A→ B,A→ C,×
【记忆】 · → 前后相同,可以穿串 · → 同侧,符号相反,将其中一句话逆否等价就可以穿串 · → 同侧,符号相同,不能穿串
(3)且、或
且
A且B:二者同时成立
e.g 你很好但是我们不合适。
等价关联词
和、既……又……、不仅……而且、……但是……
或
A或B:二者至少成立一个
等价关联词
或者、或者……或者……、至少一个
翻译
否1→ 1
e.g 我想带你去东京或巴黎。(我不带你去东京→ 我带你去巴黎)
【技巧】或前后都有不→ 一个打×,另一个照抄
e.g 我不带你去东京或不带你去巴黎。(×不带去东京【带去东京】→ 不带你去巴黎)
(4)摩根定律
-(A且B)=-A或-B
-(A或B)=-A且-B
【记忆】-进去,“且”“或”互变
PS
甲→ 乙和丙
-乙→ 乙和丙不成立
【“且”关系一否全否】
不知道丙的情况
PS
穿串
【关键】找到谁是A,谁是E
找出现1次的词(出现2次的词不太重要)→ AE大概就在其中,得出选项
为了防止有坑,找到后推算一遍
e.g
2. 排列组合
【题目特征】
(1)两组及以上对象
(2)对象之间的关系
【做题步骤】
整理材料
题干信息较多,列表/排序
运用方法,选择答案
PS
技巧
【极值排除】题干出现极值,找“谁达不到极值”进行排除
【性别排除】题干涉及性别,找“谁不是男/女”进行排除
【3→ 1→ 2 顺序】遇到“3+2+1”题型,解题顺序是先看3个人满足的条件,再看1个人满足的条件,最后看2个人满足的条件
考查
常结合【翻译推理】来考!!!
【方法】
(1)排除法【快速确定“谁不是“】
适用
A. 单纯的信息匹配题
B. 题干条件确定→ 优先排除法
操作
读一句,排一句(读一句题干信息,排一句错误选项)
e.g
(2)代入法
适用
A. 题干条件不确定→ 尝试代入法
【题干条件是否确定】是否有对错?
有对错→ 不确定→ 代入法
e.g
无对错→ 确定→ 排除法
e.g
B. 补充/添加以下哪项可以推出
C. 可能、不可能 △
操作【从谁开始代入】
A. 遇到“一个全对,一个全错,一个对一个错(√√,××,√×)”,找3句话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从该词开始代入,其大概率就是正确答案
B. 有间隔信息,从间隔选项开始代入
e.g
C. 有翻译句子,从翻译句子开始,代入肯前、否后选项
(3)推理起点
适用
×排除法、代入法
可以推出:×代入法 √ 推理起点
操作【以谁为推理起点】
A. 确定信息
e.g
B. 最大信息:题干条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
(4)假设法
适用
A. 二选一
B. 无确定信息和最大信息
操作【从谁开始假设】
即使根据最大信息无法直接得到某结论,也建议从【最大信息】开始假设
【特殊题型-材料题】
综合运用前面的4种方法解题
3. 逻辑论证
【简介】
考查
国考中行政执法和副省级会考查5道题,地市级会考查10道题,其他省考或公安联考,一般都会占一半左右的题量
题型:看提问方式
加强题型:赞同(顶你)
e.g 最能支持上述专家质疑的是
削弱题型:反对(怼你)
e.g 以下哪项选项可以挑战上述观点
基础知识
【论点】结果/结论,最重要!
【论据】支撑结果/结论的依据
【论证】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即“桥”,论据与论点间的逻辑关系(隐含其中)
PS:任何题都一定有论点;但不是所有题目都有论据,论据是可有可无的;论证不会出现在题干中,其是隐含其中的,需要自己去分析!!!
【做题步骤】
看提问方式:问啥找啥
识别题型
【加强类】
(1)补充论据
(2)搭桥
(3)必要条件
【削弱类】
(1)否定论点(优先考虑)
(2)拆桥
(3)否定论据
(4)因果类
找论点、论据
找论点
论点提示词
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据此认为
找论据
论据提示词
由于、因为、鉴于、根据
论据常见形式
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
无奈之举:首尾句原则
首句:论据/背景引入
尾句:论点
PS
A. 任何题都一定有论点,但不是所有题目都有论据,论据是可有可无的
B. 论点以外的不一定都是论据
C. 下定义、提问题、说现象、转折之前(“但”之前)都可略读或不读
预设答案
预设加强/削弱选项
根据预设匹配选项,对比择优
PS
A. 选项
不选
无关选项
不明确的选项:不知道
类比的选项(典型特征:两者类似)
对策类选项
警惕
副作用的选项 e.g 污染
选项中的限定词 e.g 今年or历年(不包括今年)?
易错
与病有关的易错项:其他病、副作用、防与治混淆
纠结
纠结选项时要注意比较
正确
【加强题】正确答案会同时包含论点关键词或同义替换
C. 常考题型
【加强类】
【加强类】+【翻译推理】→ 考查搭桥方向(论据→ 论点)
先不关注选项,将“论据→ 论点”写在草稿纸上
翻译需要翻译的题干或选项(运用翻译知识)
哪个选项的翻译与之相同就选哪个选项
注意搭桥方向
论点为“方式+目的”(通过……取得……效果等)→ 考查“方式可行/目的能实现”
【削弱类】
【否论点】
【因果类】
D. 其他
a. 保证逻辑对即可,不要抠字眼
e.g 最能削弱反对者→ 找到反对者说的话才是论点
b. 论点、论据很长时,先概括
c. 时间限定词,要注意!
e.g 历年、今年……
【考点】
【题型】
【加强类】题量相对较多,【削弱类】难度相对较大 【加强类】不考查加强论点,【削弱类】考察削弱论点
【加强类】
×不考加强论点
【常见提问方式】
A.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加强/支持/赞同/证明上述论断的是?
B. 以下哪项为真,是上述论断成立的前提/假设/必要条件?
C.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加强(≠削弱,=无关项/削弱项)上述论断的是?
不能支持=削弱/无关
e.g (论点)今天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的。
A. 今天天气很好,让人很舒适。(加强项)
B. 今天天气很糟糕,狂风暴雨。(削弱项)
C. 今天午饭不错,适合出去吃。(无关项)
D. 不知道(不明确选项)
(1)补充论据
常考!
适用
A. 只有论点
B. 论据与论点话题一致
方法
A. 解释原因: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
B. 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
(2)搭桥(力度最强)
适用
A. 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论证,优先考虑搭桥
B. 论据与论点话题一致
答案二选一/选不出唯一答案→ 考虑搭桥方向
搭桥
说出论据与论点间的关系(论据可以推出论点的过程)
方法
找论点、论据
去同存异:相同的关键词(论点、论据均提及的关键词)去掉,不同的关键词留下
选择答案
PS
A. 论点、论据很长时,先总结!
B. 搭桥必须涉及论点、论据两者 → 排除选项
C. 【加强类】+【翻译推理】→ 考查搭桥方向(论据→ 论点)
先不关注选项,将“论据→ 论点”写在草稿纸上
翻译需要翻译的题干或选项(运用翻译知识)
哪个选项的翻译与之相同就选哪个选项
注意搭桥方向
(3)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
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
e.g
适用
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且无搭桥选项(只有论点→ 考虑必要条件)
【 力度比较】
整体>部分
普遍性>特殊性
绝对(必然)>可能,越绝对力度越强
越接近论点越好,与论点话题、主体都越接近越好
搭桥=必要条件>原因解释>举例支持
PS
A. 加强题不需要纠结其它选项是无关还是削弱
B. 专家说不一定对(“实验证明”有解释力度,不等于专家),小报新闻不一定错
【削弱类】
【常见提问方式】
A.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质疑/反驳/削弱/反对/挑战上述论断的是?
B.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不能质疑上述论断的是?
C. 最不能质疑(=无关项/加强项)
(1)否论点
常考!
选项特征
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
e.g1 粉笔的老师都爱发红包。
→ 粉笔老师不爱发红包。(√整体否定)
→ 粉笔徐来不爱发红包。(√部分否定)
e.g2 A是神经病。
→ 你才是神经病。(×并未否定论点)
→ A不是神经病。(√否定论点)
适用
A. 只有论点,无论据
B. 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
操作
找论点
预设答案
对比选项
(2)拆桥
拆桥
≠不明确选项(不知道)→ VS否论点
说论点与论据之间没有必然联系(A≠B)
e.g 永乐身材好→ 永乐特别帅。(身材好≠特别帅,两者无必然联系)
VS【搭桥】
【搭桥】方向是:论据→ 论点
【拆桥】没有方向要求
表达形式:多样,只要表述“论据≠论点”即可
e.g 论点:我很幸福 论据:我很有钱
否论点:我不幸福
否论据:我没有钱
【否论点】【否论据】只提及一方
拆桥:钱≠幸福
A. 有没有钱和幸不幸福没有必然联系
B. 有钱的人也会不幸福
C. 有钱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指标
【拆桥】论点、论据都提及
适用
A. 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
PS:分不清论点与论据话题是否一直,可以优先考虑【否论点】,若无否论点,再考虑【拆桥】
e.g
B. 提问方式为“削弱论证”时,优先考虑拆桥
C. 没有【否论点】
(3)否论据
否论据
e.g (论据)小明长得像吴彦祖。→ (论点)小名一定很帅。
A. 小明不帅(否论点)
B. 长得像吴彦祖跟帅不帅没有关系(拆桥)
C. 小明长得不像吴彦祖(否论据)
适用
A. 题干中有“双方互怼”,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
“双方互怼”:一个人说”好/行/A“,另一个人说”不好/不行/不是A“→ 此时否论点无意义,故要否论据
B. 题干中有论据且找不到【否论点】和【拆桥】
(4)因果类
常考!针对特殊题型,非所有题都要用!
适用
论点包含因果关系
提示词
考点
【因果倒置】
原因和结果说反了
判断
因果同时出现,且时间先后顺序颠倒(论点:A在前、B在后→ 因果倒置:B在前、A在后)
【他因削弱】
他因削弱
干扰因素:(论点)A导致B→ (他因削弱)除了A以外,还有C也可以影响B
e.g 我做了个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节食使我受了下来。→ 他因削弱:除了节食,你还每天去健身房做减肥操。
本质:削弱论点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唯一因素(他因削弱<因果导致)
判断
A. 看选项能否干扰题干论点
B. 看是否同一主体在同一时间有2个原因
e.g
【 力度比较】
整体>部分
普遍性>特殊性
绝对(必然)>可能,越绝对力度越强
越接近论点越好,与论点话题、主体都越接近越好
否定论点>拆桥
因果颠倒>他因削弱
PS
A. 只要否定一部分,就算否定论点
B. “应当……”为对策、建议,因为对策、建议不一定被采纳→ 一般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