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
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编辑于2023-04-06 18:03:05 山东省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号 所得税
概述
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核算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某项资产的一定期间内,该项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计税基础代表的是在这一期间内,就该项资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取得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所得税准则不涉及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但因政府补助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应当按照所得税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固定资产
初始计量
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后续计量
会计准则
账面价值=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
计税基础=成本-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差异主要产生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无形资产
初始计量
准则
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有关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区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税法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后续计量
准则
根据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情况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但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
税法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即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
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准则
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该时点的公允价值
税法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间产生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
准则
按准则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税法
税法中对于投资资产的处理,要求按规定确定其成本后,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其成本准予扣除,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并没有权益法的概念
差异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权益法核算的长投,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时
投资损益的确认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的变化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暂时性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号 所得税
概述
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核算基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考虑,资产的账面价值代表的是企业在持续持有及最终处置某项资产的一定期间内,该项资产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
计税基础代表的是在这一期间内,就该项资产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一般应于每一资产负债表日进行所得税的核算。发生特殊交易或事项时,如企业合并,在确认因交易或事项取得的资产、负债时即应确认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所得税准则不涉及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但因政府补助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应当按照所得税准则进行确认和计量。
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
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固定资产
初始计量
初始确认时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基本上是被税法认可,取得时其账面价值一般等于计税基础
后续计量
会计准则
账面价值=成本-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税法
计税基础=成本-按照税法规定已在以前期间税前扣除的折旧额
差异主要产生于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的不同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无形资产
初始计量
准则
对于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规定有关内部研究开发活动区分两个阶段,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费用化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以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发生的支出应当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
税法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
如该无形资产的确认不是产生于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计准则的规定,不确认有关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后续计量
准则
根据无形资产使用寿命情况区分为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要求摊销,但持有期间每年应进行减值测试
税法
企业取得的无形资产成本应在一定期限内摊销。即税法中没有界定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除外购商誉外所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均应在一定期间内摊销
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准则
某一会计期末的账面价值为该时点的公允价值
税法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
在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下,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间产生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
准则
按准则要求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
税法
税法中对于投资资产的处理,要求按规定确定其成本后,在转让或处置投资资产时,其成本准予扣除,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并没有权益法的概念
差异
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权益法核算的长投,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时
投资损益的确认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其他权益的变化
使用权资产
未完待续
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