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不再讨好》读书笔记:做安稳强大的自己
武志红诚挚推荐,这本书从讨好者的5组情感和5组逻辑反应入手,分析了讨好型人格的关系模式,从而看清自己,破除讨好,为自己而活。
《史记》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笔记根据岳麓书社《史记》评注本、中华书局三全本《史记》、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史记上下两册,以及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史记精注全译》、商务印书馆《史记文白对照本》等五本书的阅读笔记整理而成。
这是一篇关于《抑郁的力量》这本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认识、了解、理解、接纳和治疗抑郁症,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他作为心理医生所积累的抗抑郁的关键所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二十大报告知识地图(完整版)
小学语数外教学设计(含模板)
中国通史第一集
中国通史第2集
中国通史第3集
中国通史第4集
中国通史第5集
中国通史第6集
中国通史第7集
中国通史第8集
绘图:花漾春天 软件:MindMaster 书籍:《不再讨好》,黄玉玲,人民邮电出版社
三、关系中的5组逻辑
迎合与顺从:我害怕你
如果能让你高兴,我就是可爱的,我会安全。
人的本能是害怕,让别人高兴了,自己就安全了吗?
很多人都不愿意真正思考这个问题,这意味着要面对自己,还有那些面对带来的疼痛感、羞耻感。
进入与逃离:我不能靠近你
如果我靠近你,你就会讨厌我;如果你远离我,我就很没有价值感。
讨好者与被讨好者的关系是失衡的,直面痛苦、幻想,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
讨好者在关系模式中的成长经历,多数来自苛责型家庭
付出与补偿:我伤害了你
如果我对你付出,你就会给我爱;如果我补偿你,你就会喜欢我。
过度付出太常见了,很多人在过度付出时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过度付出是以透支自己未来的生命活力为代价的
失去与获得:我不能拒绝
如果我拒绝了你,我就会被抛弃。
事实是,不是你不拒绝,对方就会永远和你在一起。
有自己的想法、思考、决定,敢于说“不”,这些都关乎一个人的心理边界。
存在与消失:我不能没有你
如果我们不分开,我就永远不会孤独。
它对应的是讨好者内心强烈的空虚感与孤独感。
讨好者将自己战胜孤独、空虚的渴望完全寄托在和另一个人的关系里。
忽略型家庭比较容易培养出低自尊的讨好型孩子
在忽略型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很多事情都不在乎
在忽略型家庭里,成员之间的连接都非常弱
在忽略型家庭中,亲子关系则是抽离的
四、发展稳定自我的7个核心
决定的力量:为了自己,选择改变
你不必为了别人而改变自己,人们不一定非要改变,除非自己愿意。
方法的力量:4步培养“均匀悬浮注意”
第一步:观察
观察发生了什么。事实、想法、情绪和感受。
第二步:反思
不断地问“为什么”,并以此进行深入的思考。
第三步:体会
把捕捉到的感受和想法,放在心里,让它们沉淀。
第四步:理解
不仅聚焦自己,也聚焦他人、事物。
界限的力量
确立人我边界
我有我的部分,你有你的部分。我们相互尊重,有时候会有相交的情况,但不等于我的就是你的
建立时间与空间边界
维持一个人的空间边界,意味着要有强烈的意识,知道自己是这里的主人。
还要关注时间边界,但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时间边界。
爱与支持的力量:停止受害者的自我催眠
爱自己,就请停止对自己的苛责
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事
穿越过痛苦,就会走到光明之处
陪伴的力量:让自己与世界建立更多连接
哀悼的力量:走向光明未来
哀悼四阶段
否认
愤怒
哀伤
接受
6个关键点
允许自己难过
尊重已经发生的事实
我是有力量的
我是安全的
我有能力告别
我可以继续往前走
扎根的力量:让自己盛情绽放
五个方式
让自己变得重要
让自己变得灵活
让自己变得坚定
让自己变得深刻
让自己重新生长
一、真正的优秀,是为自己而活
5组情绪,疗愈关系中的负面情绪,看见与接纳。
5组逻辑,讨好型人格的关系模式,思考与觉察。
由内而外,建立有界限的稳定自我。
学会正确的爱,爱所爱的人,而不是讨好。
优秀的种子,自会生长
自我的贬低,也是父母教会的
哪个孩子不需要得到父母的赞赏与认可呢?
如果父母只看结果,看不到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就一味责骂,无疑是在毁掉孩子。
勇敢地为自己而活
如果父母觉醒、成长,那么他们会收获和谐的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一直没有什么改变,希望你能够有勇气认清现实,勇敢地为自己而活。
不排斥优秀
如果你非常享受优秀,并从中获得了很多乐趣,甚至越来越有创造力,那么请你好好享受它。
追求优秀的过程中,常掉入的思维陷阱
陷阱一
只要我足够优秀,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
陷阱二
只有优秀,我才配活着
陷阱三
只要我足够优秀,父母就会爱我。
真正的优秀,从不拧巴
在优秀中感到舒服自在
讨好,会压抑一个孩子的生命活力
不再讨好,为你自己而活,忠于自己的内心,活出自己的优秀。
二、深入内心的5组情绪
恐惧与焦虑:被放大的死亡威胁
习惯讨好的人,时时刻刻处在焦虑中
对死的恐惧及对生的渴望,会令人变得敏感!
讨好行为换来的恐惧的削减,只是暂时的。
羞耻与委屈:求求你看看我,我很好
如果你还没有看到自己的羞耻和委屈,那么不要责怪自己
一个人若没完成亲密关系的功课,他会在其他亲密关系里寻找新改变机会
不要活在自我编织的幻想中,要勇敢地凝视现实
仅仅重复苦难,是没有得救的机会的
生活不会辜负善于思考和觉察的勇者
愤怒与内疚:我做了这么多,你得满足我
讨好者对愤怒的感受,一般不会在一开始时就出现
讨好者的亲密关系中,也包含深深的内疚
第一类:讨好者让别人内疚
第二类:讨好者让自己内疚
悲伤与无力:不必苦求丢失的爱
讨好者就是用幻想的方式来抵抗内心的无力感
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需要爱的呵护与滋养
无力感强的人,最乐于为他人牺牲
一个人给自己的最大礼物是爱自己、尊重自己
孤独与空虚:用牺牲换取虚假的温暖
讨好者的孤独与空虚是非常隐性的
最深的孤独,是和自己的内在世界失去了连接
在脆弱的时候,共生会带给人力量感、希望感
《不再讨好》思维导图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