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13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
第13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本图分享了戊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的内容,快来看看吧!
高考历史--第23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2)的思维导图,不想花时间听课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精华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高考历史--第23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1)的思维导图,不想花时间听课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精华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高考历史--第23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的思维导图,不想花时间听课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精华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13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
戊戌维新变法(资产阶级)
时间:1898
含义:技术➕制度
思想
维新思想(早期)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外国进行商战
政治:君主立宪,君民共主
文化:兴办学校
康梁思想
学堂:万木草堂
著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打着孔子旗号宣传)
报刊:《时务报》《中外纪闻》《国闻报》
团体:强学会,保国会
派别
革命派:推翻君主,民主共和
维新派(改良派):君主专制,改良立宪,君主立宪
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民族危亡意识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戊戌政变,打压戊戌变法)产生矛盾
民族资产阶级上台,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提供条件,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放宽设厂,重农抑商改变
过程
公车上书应召统筹全局(外国人支持)
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政治: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经济:保护农工商业,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设邮局
军事:改习洋操,征兵制
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临朝训政
除京师大学堂(北大)得以保留外,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均被废除(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评价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无涉及维新派原先提出的设立议院,君主立宪行为比宣言退步了)
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爱国救主的政治运动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实际上脱离群众
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
时间:1898-1901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西方势力引发冲突,反洋教斗争兴起
义和团在山东,直隶等地兴起,口号为“扶清灭洋”
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措施→转移到直隶→进攻西什库教堂,东交民巷(外国使命馆住的地方)
1900,八国镇压义和团
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