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1905年,中国同盟会(后来变成国民党)在日本东京成立
纲领:驱除鞑虏(满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民族(剪辫子),民权(核心),民生(社会革命)
起义:1911.4,广州黄花岗起义,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群众基础差)
抓捕革命党人→武昌起义爆发,熊秉坤、金兆龙带领起义,占领楚望台机械库,武汉三镇光复,黎元洪任总督→流血少,立宪派,封建官僚,投机革命→帝国主义严守中立,支持袁世凯,镇压➕议和→民国元年,1912.1.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为总理→承认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一切不平等条约(有产阶级软弱妥协性)
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定《清帝逊位诏书》,清王朝结束
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责任内阁制(总理可驳回总统事项,总统命令必须由总理才能生效,总理>总统)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否定君主专制),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