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内容有小学班级建设阶段、阶段任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班主任在各阶段的角色,一起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小学班级组织建设
小学班级建设阶段
初步建立班级组识阶段
1、松散状态:有生疏感,班级成员之间还没有形成正式人际关系,没有共同的愿景,没有互相认同的行为方式。
2、“生长”阶段:一个小学班级组织“幼芽”的“生长”开始了,走进了形成并初步建立班级姐织阶段。
继续建设班级组织阶段
1、初步形成:低年段的小学生是稚嫩的,初步形成的小学班级组织也是稚嫩的。
2、继续建设阶段:小学生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水平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班级管理者从主导者转变为合作者。
班级组织成为班集体的阶段
1、班集体:这个概念反应的是班级组织发展的高阶段。班级组织建设可以说是班集体建设的过程,建成班集体是班级组织建设的结果。
2、班级组织的基本要素:班级的组织机构、班级成员角色认识和实践等。
3、参照群体:集体中的个体非常希望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
4、发展水平较高的班集体:班级中的个体真正成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高年段是小学班级建成班集体的关键阶段。
阶段任务
小学低年段班级组织的初步建立
(一)初步建立班级组织结构关系
(二)帮助低年段小学生初步学习班级组织中的角色
1、小学新生需要经过班级组织角色学习的过程。
2、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小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
(1)全面认识小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
(2)角色活动即学习和成长
(3)心理需要的满足是角色学习的动力
(三)帮助低年段小学生学会在班级里按角 色规范生活
(四)启发集体意识,萌发班级文化
小学中年段班级组织的继续建设
(一)建设学生初步自主的班级组织结构关系
1、班级组织结构关系的变化
2、初步自主的班级组织结构关系特点
(1)民主性
(2)包容性
(3)和谐性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班级角色,角色自主管
(三)指导学生学习自我规范
(四)引导指向集体的班级文化
小学高年段班级组织建成班集体
(一)引导班级成员将集体对个体的外在要求转变为自觉意识
(二)构建全面的班级体关系
(三)创造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全面班级集体关系的机会
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小学低年段学生发展特点
1、小学生在入学前,家庭教育占主导,即便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家庭教育的影响巨大。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长是孩子的首任老师。
2、家庭世界与班级教育世界交往世界(专门化) 的很大不同是成人世界的代表发生了变化(家长→老师) 成人与儿童:家长→学校教师社会角色转换 儿童交往过程:同伴地位上升
3、语言能力不强,口语发展水平低。
4、自我意识发展:行动自觉性不高,依赖指令。
小学中年段学生发展特点
1、经过了小学第一段的班级组织生活以后,班级中的小学生们的智力、情感、交往关系都获得了新的发展。
2、识字水平提高→阅读与口语交流能力提高。
3、自我意识:关于自我的认识、人的行为、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依赖成人,重视教师的评价从成人代表班主任转向自己的同伴
4、脱离成人世界,倾向于团体
小学高年段学生发展特点
1、进入少年期(发身期)
2、社会性发展水平提高:基本掌握了运用汉语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
3、“自我发现”:产生了了解自己的需要、产生了对自己的兴趣、关于自己的思考
4、他们的独立人格在形成,是成长的表现,独立人格会成为他们成长的障碍。
班主任在各阶段的角色
小学低年级段班级组织的初步建立
1、班主任是小学低年段学生角色转换的重要引导者
一个班级组织要建立起来,很重要的方面是班级组织成员各安其分,即担当起组织中的角色。而小学生(新生)心理上对成人的依赖,决定了他们的角色学习要依赖班主任。
2、班主任是小学新生班级中角色学习的关键因素
在小学低年段,小学生还在一定程度上延续着学龄前阶段与父母的那种关系,他们对于成人的依赖,决定了班主任在低年段小学生角色转换中起着关键作用。
3、帮助低年段小学生初步学习班级组织中的角色
小学新生需要经过班级组织角色学习的过程,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小学生在班级中的角色。
小学中年段:班级组织的继续建设
1、新手班主任继续建设班级组织
作为一位新手班主任需要做好各种班级组织建设的准备,如:管理思想准备、管理对象准备,深入了解班级组织现状,分析所获得的班级学生发展状况的各种信息,研究新的班级组织建设阶段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2、班主任是建设学生初步自主的班级组织结构关系
在小学低年段,班级组织结构由班主任主导建立起来,这一阶段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都还比较弱,到了中年段小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始增强。进入小学中年段后,班主任与班级成员的关系不再只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其中有了伙伴关系的成分。
3、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班级角色、角色自主管理
在自主性发展的班级组织结构关系中,班级成员的角色行为是在班去任的要求下系取的,即完全是被动学习的。
4、指导学生学习自我规范
5、引导指向集体的班级文化
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注意引导班级成员班级集体意识的发展,也要处理好这个班级组织中的各种人际关系。
小学高年段:班级组织建成班集体
1、引导班级成员将集体对个体的外在要求转变为自觉意识
小学生的自我首先受到班级社会关系的影响,是班级社会关系中的自我。
2、构建全面的班集体关系
小学高年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包括他们作为集体成员的意识,只能在这个班级的社会关系中发生。班主任不能只重视班级管理中教育教学任务的某个方面,还应全面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3、创造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全面班集体关系的机会
班集体是班级全体成员自觉意识中的集体。班级全体成员在班级全面的集体关系中获得积极的自我。班主任不仅要全面建设班级集体关系,而且要为班级全体学生提供积极参与班级各种社会关系活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