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物流基础 第六章 仓储及库存控制
物流管理专业—现代物流基础第六章 仓储及库存控制 思维导图,系列共14章,请有需要的朋友前往主页自取,感谢!
编辑于2023-05-05 00:31:42 河南第六章 仓储与库存控制
6.1 仓储概述
概念
“仓”也称为仓库,是存放、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
“储”表示储存对象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入库)、保护、管理、贮藏物品(在库)、交付使用(出库)的意思,也称为储存
仓储=仓+储: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及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
仓储定义:指利用仓库及相关设施设备进行物品的入库、存贮、出库的活动
储存定义:指保护、管理、贮藏物品
仓库的种类
按保管形态分
普通仓库
冷藏仓库
恒温仓库
露天仓库
储藏仓库
危险品仓库
水上仓库
简易仓库
按功能分
贮藏仓库
流通仓库
专用仓库
保税仓库
其他仓库
按建筑形式分
平房仓库
多层仓库
地下仓库
立体仓库
罐式仓库
按库内形态分
一般平地面仓库
货架仓库
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
按建筑结构分
库房
料棚
料场
仓储在物流中的作用
正作用
仓储式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仓储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仓储可节约流通费用
仓储可保证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
负作用
引起固定费用支出
机会损失
货物陈旧损失
保险费支出
进货、验收、保管、发货等费用支出
企业经营风险增加
仓储在物流中的功能
1、堆存
2、拼装
3、分类和交叉
4、加工/延期
6.2 仓储管理
仓储管理的含义
仓储管理是指对库存物品、仓库设施及其布局等进行规划、控制的活动,衔接供应与需求
仓储管理的对象
仓储管理研究的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物料储存环节的经营管理。即研究商品流通过程中物料储存环节的经营活动,及为提高经营效益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活动
物流业和制造业物料仓储管理的区别
课本88页
仓储管理的内容
库存管理、仓库选址、设备选型、配送管理、仓储成本、货物入库、货物保养……
仓储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准确及时地为生产和销售提供物料供给,确保生产和销售的正常进行
(2)有利于保证物料质量,减少损耗,降低产品成本
(3)有利于合理储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4)有利于确保物料储存安全,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成果
(5)清晰、准确的报表等信息为企业物流的综合管理提供便利可靠的信息
仓储管理作业的基本流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收货、储存和发货
仓储管理作业的基本流程
(1)仓库规划和设置
(2)验收入库与上架作业
(3)物料库内保管养护
(4)物料分拣发放与配送
(5)物料实时盘点
(6)呆废料的处理
(7)库存控制与物料定额管理
(8)仓储绩效考核管理
(9)配送与配送中心设计和运作管理
(10)信息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6.3 仓储合理化
仓储合理化的标志
质量、数量、时间、结构、分布、费用
仓储合理化的途径
1、实行ABC分类法(80/20分析法)
2、适度集中库存
3、加速总周转
4、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5、提高仓容利用率(积层式货架、高垛、流力架、四号定位)
6、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7、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下列不属于仓库功能的是调查供需
仓库的功能
1、储存和保管
2、产品增值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
4、流通加工的功能
5、信息传递的功能
6.4 仓储设备
物料储存设备
(1)货架:又称料架,是仓库库房内主要的物料储存设备。用于存放小批量,多样品种的物料,包括困扎成件的物料
(2)储罐:是储存液体石油,酸类及其他液态化工原料的容器。
(3)料槽:又称料斗,料仓,用于储存块状和粉末状物料,常用的如水泥料槽等
仓库货架
(一)托盘式货架
(二)窄巷造型货架
(三)驶入式货架
(四)驶出式货架
(五)流动式货架
(六)移动式货架
(七)后推式货架
(八)旋转式货架
(九)悬臂式货架
(十)阁楼式货架
作业器具
指用于仓库物料的起重运输、储存、检验、拆装包和劳动保护用的器具,多数不属仓库的固定资产,而属于低值易耗品,有的是仓库设备的附属物件
1、起重运输用的器具
2、物料苫垫器具
3、验尺工具
4、储放容器
5、拆装包装用的器具
6.5 库存控制
库存定义
指储存作为今后按预定目的使用而处于闲置或非生产状态的物品
库存的种类
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
半成品库存及在制品
成品库存
备品、备件、工具、工艺装备库存
在途库存
库存控制
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及操作过程的总称,它是对企业的库存量(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及产品等 )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的工作
库存过程
订货过程
即商流过程,目的是补充库存
进货
属于物流过程,使库存量增加
保管
属物流过程,库存不变
出库
库存减少,货物送到下一节点
库存控制相关概念
1、平均库存量:库存的平均数
2、安全库存量:仓库用于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如发生需求变化,货订不到,运输中断等情况下的库存。又称缓冲性库存量
3、订货点:当库存量降低到某一水平时,就要启动订货程序来进行库存补充,达到这个临界状态时的库存量就是所谓的再订货点
4、订货批量:每次订货的数量
5、订货提前期:一旦库存量降至订货点并安排了订货,等待物品到货以补充库存,这种等待时间称为订货提前期,或简称为提前期或交货期
6、订货费用:订货费用是指取得物品而订货时所需要的费用。每订货一次就会发生一次费用,如订购的追踪、收货、验收、进库等费用
是一种以用户和供应商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的,在一个共同给的协议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不断监督协议执行情况和修正给协议内容,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改进的合作性策略
7、储存费用:是指物资库存期间所需要的费用,如仓储费用,物资积压所发生的利息损失,物资因陈旧、变质、损耗所发生的损失等费用
库存控制的目标有两个:一是降低库存成本,二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库存过程
订货—进货—保管—出库
库存控制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第95页的表上)
定量库存控制
也称订购点控制,是指库存量下降到一定水平时,按固定的订购数量进行订购的方式(便于按照经济订购批量来控制)
定期库存控制
按预先确定的订货时间间隔按期进行订货,以补充库存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
经济订购批量模型
基本思想
确定特定的一个点R,当库存水平到达这一点时,就应当进行定购且该订单的数量为Q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实施要点
1、供应商完全拥有和管理仓库,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的义务
2、信息共享,即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能够更准确的确定客货批量,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同时更快的响应用户需求
联合库存管理(JMI)
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力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实施要点
1、建立共需协调的管理机制
2、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的系统
3、把库存管理的部分功能代理给第三方物流系统管理,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保税仓库是经过海关批准,外国货物可以免关税的场所
仓储管理的目标是使仓库空间利用与库存货品的处置成本之间实现平衡
库存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库存控制,库存管理的宗旨或目标是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