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输管理》 第三章 物流运输决策
大学专业课知识总结,包括物流运输路线的确定、物流运输优化等内容,运输优化,使指按商品自然流向,组织商品合理运输的活动。
编辑于2023-09-08 14:15:14 山东省第三章 物流运输决策
第一节 物流运输路线的确定
运输方式的选择
不可变因素
运输物品的种类
运输量
运输距离
可变量因素
运输时间
运输成本
相互独立,密切相连,互为决定
(1)车辆类型的选择
(2)车辆载重量选择
影响因素:货物的类型、特性与批量、装卸工作方法、道路与气候条件、货物运送速度、运输工作的劳动、动力及材料的消耗量等
一、确定运输路线的原则
(一)确定目标
1.以效益最高为目标——计算时以利润最大化
2.以成本最低为目标——以效益为目标
3.以路程最短为目标——若成本与路程相关性较强,而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较小时,可以选它作为目标
4.以吨公里数最小为目标——在“节约里程法” 的计算中采用
5.以准确性最高为目标——运输管理中重要的服务指标
(二)确定运输路线的约束条件
1.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2.满足收货人对货物送达时间范围的要求。
3.在允许通行的时间段内进行运送。
4.各运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量的限制。
5.在承运单位现有运力允许的范围内。
二、制定车辆运行路线
1.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对分离的、单个始发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路线选择,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计算方法:第N次迭代目标;第N次迭代的输入值;第N次最近节点的候选点;第N个最近的节点计算
2.多起讫点问题:要选择供地,同时要找到供货地、目的地之间的最佳路径。该问题发生在多个供应商、工厂或仓库服务于多个客户的情况下。运用一类特殊的线性规划算法,即运输方法求解
3.起讫点重合的问题:常在运输工具是私人所有的情况下发生,即始发点可能就是终点的路线选择。目标是寻求访问各点的次序,以求运行时间或距离最小化,采用经验探试法。
三、安排车辆运输路线和时间
1.车辆运行路线和时间安排受到的约束条件
个停留点规定的提货数量和送货数量
使用的多种类型车辆的载重量和载货容积各不相同
车辆在路线上休息前允许的最大的行使时间
停留点规定的在一天内可以进行的提货的时间
可能只允许送货后再提货的时间
司机可能只能在一天的特定时间进行短时间的休息或进餐
2.满意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安排原则
将相互接近的停留点的货物装在一辆车上运送。
将集聚在一起的停留点的货物安排同一天送货。
运行路线从离仓库最远的停留点开始。
一辆运货车顺次途径各停留点的路线要成水滴状。
最好是使用一辆载重量大到能将路线所有停留点上货物都装下的送货车。
提货应混在送货过程中进行,而不要在运行路线结束后再进行。
对偏离集聚停留点路线远的单独的停留点可应用另一个送货方案。
应当避免停留点工作时间太短的约束。
3.用扫描法制定车辆运输路线
(1)扫描法的组成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停留点的货运量分配给送货车。第二阶段是安排停留点在路线上的顺序。由于扫描法是分阶段操作的,因此有些时间上的问题,如路线上的总的时间和停留点工作时间的约束等,难以妥善处理。
(2)扫描法的进行步骤
4.安排车辆运输时间
上述的车辆运行路线的设计是假定一辆送货车服务一条路线,如果路线短,就会发生送货车辆在剩余时间里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实际上如果第二条路线能在第一条路线任务完成后开始,则完成第一条路线的送货车辆可用于第二条路线的送货。因此送货车的需求量取决于路线之间的衔接,应使车辆的空闲时间最短。
四、运输路线的优化方法
(一)直送式配送运输路线优化
是指由一个供应点对一个客户的专门送货。主要是寻找最短路线。 直送情况下,货物的配送追求的是多装快跑,选择最短配送线路,以节约时间、费用、提高配送效率。
(二)分送式配送运输路线优化
是由一个供应点对多个客户的共同送货。 基本条件是所有客户的需求量总和不大于一辆车的额定载重量。
第二节 物流运输优化
一、物流优化的含义
运输优化,使指按商品自然流向,组织商品合理运输的活动。
它直接决定着商品物流的效率与结果,合理的、优化的商品运输不仅能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商品运动的速度,而且还由于它能有效的连接生产和消费,从而既有利于物流服务和商品价值的实现,又能有效的促进生产商的按需生产,真正使供应链物流的管理建立在实际需要的经营基础上。
二、运输优化的作用
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
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
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
三、车辆运行组织的优化
(一)多班运输
1.含义:在一昼夜内,车辆工作超过一个工作班以上的货运形式。可停人不停车或少停车,增加了车辆工作时间,提高了车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率
2.多班运输组织形式
一车两人,日夜双班
一车三人,日夜双班、两工一休
一车三人,日夜三班,分段交接
3.组织多班运输必须具备的条件
(1)货源固定、大宗,有夜间作业条件
(2)运输线路和现场条件也适合多班运输的开展
(3)能按开展多班运输的要求安排好各环节的人员力量
(4)保修技术力量能适应多班运输快速保修的需要
(5)有能保证多班运输的装卸力量
4.组织多班运输时注意事项
合理选定交接班的地点
配运时,要将难运的货物安排在日班,好运的安排在夜班
运行管理工作应适应多班运输的情况,协调好人员、货物发送、交付及装卸等环节
(二)四定运输
定车、定人、定任务、定时间 在送货量大且稳定的情况下,使用“四定运输”, 能取得较好的运输效果
定时间运输的工作
查定车辆在不同线路上空驶或重驶的时间定额
查定车辆在装载不同种类货物时的装卸车作业时间定额
确定驾驶员在生活上和交接班等所需要的时间
四、车辆调度
(一)车辆调度工作的作用
保证运输任务按期完成
能及时了解运输任务的执行情况
促进运输及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
实现最小的运力投入
(二)车辆调度工作的特点
计划性 坚持合同运输及临时运输相结合,以完成运输任务为出发点,认真编制、执行及检查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预防性 在车辆运行组织中,经常进行一系列预防性检查,发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中断运输
机动性 加强信息沟通,机动灵活地处理有关部门的问题,准确及时地发布调度命令,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三)车辆调度的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和指挥、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坚持从全局出发,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坚持以均衡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任务为出发点的原则
最低资源(运力)投入和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
(四)车辆调度方法
1.经验派车法
2.车辆运输定额比法
3.定额比优化派车法
第三章 物流运输决策
第一节 物流运输路线的确定
运输方式的选择
不可变因素
运输物品的种类
运输量
运输距离
可变量因素
运输时间
运输成本
相互独立,密切相连,互为决定
(1)车辆类型的选择
(2)车辆载重量选择
影响因素:货物的类型、特性与批量、装卸工作方法、道路与气候条件、货物运送速度、运输工作的劳动、动力及材料的消耗量等
一、确定运输路线的原则
(一)确定目标
1.以效益最高为目标——计算时以利润最大化
2.以成本最低为目标——以效益为目标
3.以路程最短为目标——若成本与路程相关性较强,而和其他因素的相关性较小时,可以选它作为目标
4.以吨公里数最小为目标——在“节约里程法” 的计算中采用
5.以准确性最高为目标——运输管理中重要的服务指标
(二)确定运输路线的约束条件
1.满足所有收货人对货物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2.满足收货人对货物送达时间范围的要求。
3.在允许通行的时间段内进行运送。
4.各运送路线的货物量不得超过车辆容积和载重量的限制。
5.在承运单位现有运力允许的范围内。
二、制定车辆运行路线
1.起讫点不同的单一问题:对分离的、单个始发点和终点的网络运输路线选择,最简单、直观的方法是最短路线法(迪杰斯特拉算法Dijkstra)。计算方法:第N次迭代目标;第N次迭代的输入值;第N次最近节点的候选点;第N个最近的节点计算
2.多起讫点问题:要选择供地,同时要找到供货地、目的地之间的最佳路径。该问题发生在多个供应商、工厂或仓库服务于多个客户的情况下。运用一类特殊的线性规划算法,即运输方法求解
3.起讫点重合的问题:常在运输工具是私人所有的情况下发生,即始发点可能就是终点的路线选择。目标是寻求访问各点的次序,以求运行时间或距离最小化,采用经验探试法。
三、安排车辆运输路线和时间
1.车辆运行路线和时间安排受到的约束条件
个停留点规定的提货数量和送货数量
使用的多种类型车辆的载重量和载货容积各不相同
车辆在路线上休息前允许的最大的行使时间
停留点规定的在一天内可以进行的提货的时间
可能只允许送货后再提货的时间
司机可能只能在一天的特定时间进行短时间的休息或进餐
2.满意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安排原则
将相互接近的停留点的货物装在一辆车上运送。
将集聚在一起的停留点的货物安排同一天送货。
运行路线从离仓库最远的停留点开始。
一辆运货车顺次途径各停留点的路线要成水滴状。
最好是使用一辆载重量大到能将路线所有停留点上货物都装下的送货车。
提货应混在送货过程中进行,而不要在运行路线结束后再进行。
对偏离集聚停留点路线远的单独的停留点可应用另一个送货方案。
应当避免停留点工作时间太短的约束。
3.用扫描法制定车辆运输路线
(1)扫描法的组成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将停留点的货运量分配给送货车。第二阶段是安排停留点在路线上的顺序。由于扫描法是分阶段操作的,因此有些时间上的问题,如路线上的总的时间和停留点工作时间的约束等,难以妥善处理。
(2)扫描法的进行步骤
4.安排车辆运输时间
上述的车辆运行路线的设计是假定一辆送货车服务一条路线,如果路线短,就会发生送货车辆在剩余时间里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实际上如果第二条路线能在第一条路线任务完成后开始,则完成第一条路线的送货车辆可用于第二条路线的送货。因此送货车的需求量取决于路线之间的衔接,应使车辆的空闲时间最短。
四、运输路线的优化方法
(一)直送式配送运输路线优化
是指由一个供应点对一个客户的专门送货。主要是寻找最短路线。 直送情况下,货物的配送追求的是多装快跑,选择最短配送线路,以节约时间、费用、提高配送效率。
(二)分送式配送运输路线优化
是由一个供应点对多个客户的共同送货。 基本条件是所有客户的需求量总和不大于一辆车的额定载重量。
第二节 物流运输优化
一、物流优化的含义
运输优化,使指按商品自然流向,组织商品合理运输的活动。
它直接决定着商品物流的效率与结果,合理的、优化的商品运输不仅能节约物流成本,提高商品运动的速度,而且还由于它能有效的连接生产和消费,从而既有利于物流服务和商品价值的实现,又能有效的促进生产商的按需生产,真正使供应链物流的管理建立在实际需要的经营基础上。
二、运输优化的作用
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的进程,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协调的发展。
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物流成本。
缩短了运输时间,加快了物流速度。
节约运力,缓解运力紧张的状况,还能节约能源。
三、车辆运行组织的优化
(一)多班运输
1.含义:在一昼夜内,车辆工作超过一个工作班以上的货运形式。可停人不停车或少停车,增加了车辆工作时间,提高了车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率
2.多班运输组织形式
一车两人,日夜双班
一车三人,日夜双班、两工一休
一车三人,日夜三班,分段交接
3.组织多班运输必须具备的条件
(1)货源固定、大宗,有夜间作业条件
(2)运输线路和现场条件也适合多班运输的开展
(3)能按开展多班运输的要求安排好各环节的人员力量
(4)保修技术力量能适应多班运输快速保修的需要
(5)有能保证多班运输的装卸力量
4.组织多班运输时注意事项
合理选定交接班的地点
配运时,要将难运的货物安排在日班,好运的安排在夜班
运行管理工作应适应多班运输的情况,协调好人员、货物发送、交付及装卸等环节
(二)四定运输
定车、定人、定任务、定时间 在送货量大且稳定的情况下,使用“四定运输”, 能取得较好的运输效果
定时间运输的工作
查定车辆在不同线路上空驶或重驶的时间定额
查定车辆在装载不同种类货物时的装卸车作业时间定额
确定驾驶员在生活上和交接班等所需要的时间
四、车辆调度
(一)车辆调度工作的作用
保证运输任务按期完成
能及时了解运输任务的执行情况
促进运输及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
实现最小的运力投入
(二)车辆调度工作的特点
计划性 坚持合同运输及临时运输相结合,以完成运输任务为出发点,认真编制、执行及检查车辆运行作业计划
预防性 在车辆运行组织中,经常进行一系列预防性检查,发现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中断运输
机动性 加强信息沟通,机动灵活地处理有关部门的问题,准确及时地发布调度命令,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三)车辆调度的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领导和指挥、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
坚持从全局出发,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
坚持以均衡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任务为出发点的原则
最低资源(运力)投入和获得最大效益的原则
(四)车辆调度方法
1.经验派车法
2.车辆运输定额比法
3.定额比优化派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