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英语教学知识之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英语教学知识之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思维导图分享!下图对英语语言知识教学、外语教学基本理论、英语语言技能教学三大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本图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0-02-18 06:16:10英语教学知识
外语教学基本理论
语言观和语言学习观
语言观:语言被语言学家定义为“人类用以交际的具有任意性的语音符号系统(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
结构主义语言观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该流派将语言看作由结构上相互联系的各成分组成、用来传递意义的系统 ( a system of structurally related element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meaning )
听说法 (the audio lingual method) 、全身反应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沉默法 (the silent way)
功能主义语言观 The fun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该流派将语言看作表达功能意义的载体( a vehicle for the expression of functional meaning ),强调语言的语义和交际层面(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dimension )
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自然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
交互语言观 The interactional view of language
语言被认为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进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的工具。因此学习者不仅需要了解语法、词汇的内容,还要知道它们在交际语境( communicative context )中的使用规则。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语言学习观
基本概念及意义
基本概念:人们对语言学习理论、目的、模式、规律、方法和策略的认识、看法和观点
意义
语言学习理论: 主要研究语言学习的本质、要素、过程、方法等方面的问题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Behaviorist theory
观点:学习过程是刺激 —— 反应 —— 强化( stimulus-response-reinforcement )的过程
代表人物:斯金纳( skinner )
代表方法:机械练习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Cognitive theory
概念:认为学习者依赖自身的内部状态,通过对外界情况进行知觉、记忆、思维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来进行学习,强调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重新组织认知结构的过程。观察 — 发现模式。
代表人物:乔姆斯基 Chomsky
代表方法:认知教学法 cognitive approach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onstructive theory
概念: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与人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协作、绘会话、意义构建
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语法翻译法 grammar-translation method
概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强调阅读原著和名著,不注重口语
特点
教学内容。以系统的语法知识为外语教学的基础
教学手段。母语、外语翻译
教学方法。用母语进行教学
评价
优点:核心理论是利用母语,把翻译作为讲解和巩固外语的手段
缺点
直接法 direct method
概念:通过外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基本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注重形式
特点: 2 、不用或少用母语,尽量避免母语的干扰 4 、不注重语法学习 5 、只背诵现成的句子,不要求分析词句的关系 6 、强调语音和口语教学
评价
优点:重视语音、语调和口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重视使用直观教具,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外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外语和客观试误的直接联系
缺点
听说法 audio-lingual method
概念:强调口语的第一性,强调口头能力的培养
特点: 1 、听说领先 2 、以句型为中心,反复操练 3 、限制母语和翻译的使用 4 、通过语言结构的对比分析,确定教学难点,安排教学顺序
评价
情境法 the situational approach
概念:视听法( audio-visual method )。以情景为中心,以整体为基础,充分利用视听手段,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听说先于读写,先口语教学,,后书面教学。
特点
评价
认知法 cognitive approach
概念:其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认知法主张发挥学生的智力作用,使学生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理解、掌握语言规则并能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特点: 1 、以学生为中心 2 、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评价
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概念: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在特点的社会语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体系
理论基础
教学原则
特点
评价
自然教学法 the natural approach
是一种在单词和短语同事物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教学方法,旨在把抽象的意义还原为具体形象的现实。其重点在于创造一个与儿童学习母语相近的环境,使学生能够自然“习得”,提高英语的流利程度和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力。
全身反应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概念: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
特点:以“听 - 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对学生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评价
任务型教学法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概念:“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用语言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语言
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不同
任务的设计
任务的特点
任务的类型 列举型任务( listing );排序和分类型任务( ordering and sorting );比较型任务( comparing );解决问题型任务( problem solving );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 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 );项目型任务( projects/creative tasks )
任务型课堂教学的步骤:任务前( pre-task );任务环( task-cycle );语言聚焦( language focus )
评价
多元智能教学法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pproach
概念: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种智能,但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却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接受恰当的教育,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或优势组合,同时带动其他智能同步发展。
八种智能:言语 - 语言智能( verbal-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逻辑 - 数学智能( logical-mathematical ~);视觉 - 空间智能( visual-spatial ~);音乐 - 节奏智能 musical-rhythmic ~ );身体 - 运动智能( bodily-kinesthetic ~);人际 - 交往智能( interpersonal-introspective ~);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自然认知智能( naturalist ~)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本)》(节选)
英语语言知识教学
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内容
语音层次的语音教学
音标教学:采用”听 - 看 - 模仿 - 正音 - 辨音 - 品读“的步骤和方法教音标
读音规则教学:包括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和单词的重读规则等
语流层次的语音教学(语流教学)
句子重音( stresses of sentences )
节奏( rhythms )
意群和停顿( sense group and pause )
连续和失去爆破( liaison and loss of plosion )
语调( intonations )
语音教学原则
准确性原则( accuracy );长期性~( long-term development );综合性~( comprehensiveness );针对性~( pertinence );趣味性~( interest );交际性~( communication );真实性~( authenticity )
语音训练方法
发音练习
认知练习
产出练习
重音和语调练习
语音教学策略
采用多样化手段;提供多样化材料;让学生接触不同口音;在情境中进行
词汇教学
教学内容
词汇意义 word meaning
外延意义( denotative meaning ):词的字面意义,词典中的定义
内涵意义( connotative meaning ):反映了人们对于某个词汇的情感联系
词汇信息 word information
词性( part of speech )、词缀(( affixes )、词的拼写( spelling )、发音( pronunciation )
词汇用法 word usage
词汇的搭配( collocations )、短语( phrases )、习语( idioms )、风格( style )、语域( register )
词汇策略 word strategy
调控策略【( controlling ~)属于元认知策略 metacognitive ~】;资源策略 resource ~;认知策略 cognitive ~;记忆策略 memory ~;活动~ strategy for organizing activity
原则
词汇选择原则:所选词汇经常出现;能用于其他活动;有代表性
系统性原则
文化性~
呈现~
运用~
教学模式
PPT 模式: presentation 呈现; practice 练习; test 测试
TBLT 模式(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呈现、任务、展示作品、评价与练习
教学方法
词汇呈现方法:意义的呈现;结构和用法的呈现;策略的呈现
词汇巩固方法: 贴标签( labeling );找不同( spot the difference );描述并画图( describe and draw );记忆游戏( memory game );单词串烧( use word series );单词宾果游戏( word bingo );词语联想( word association );找同义词和反义词( find synonyms and antonyms );词语搭配( word collocation );归类( categories )
词汇记忆策略:语境记忆;联想~;词典辅助~
语法教学
内容: 1 、语言的形式、结构( language form/structure ),包括词法( morphology )、句法 syntax 2 、语意 language meaning 3 、语用 language use
原则:系统性~;交际性~;综合性~;激励性~;变化性~
方法
演绎法 the deductive method ;归纳法 the inductive method ;直到发现法 the guided discovery method
语法练习形式
机械性练习 mechanical practice
1 、强调语法的准确性 2 、替换操练 substitution drills ;转换操练 transformation drills ;并句操练
意义性练习 meaningful practice
1 、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操练能在一定情境中用英语表意 2 、看图片编对话、根据提示翻译句子
交际性练习 communicative practice
1 、强调以交际为目的的意义输出或理解 2 、讲故事、情景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语法学习策略
语篇教学
语篇及语篇教学的概念
语篇:从功能上来说,它相当于一种交际行为。语篇由一个以上的句子或语段组成,各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
语篇教学: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浏览和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 印象然后提取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
分类:会话语篇;段落语篇
语篇教学的功能及特点
整体性效能:将对语篇的整体把握放在教学任务的首要位置
预测性特点
图式( schemata )化构建:图式是一种心理认知结构
语篇教学方法
整体教学法:教师利用小标题、主题句等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从整体上纵观全文结构和内容
线索教学法:六要素 5W+1H ,以时间顺序( chronological order )展开阅读
背景知识介绍法
段落提问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
英语语言技能教学
听力教学
原则
分析性的听与综合性的听相结合
听力教学与其他技能教学相结合
确定听力的适当难度
注重过程与注重意义相结合
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
Anderson 和 lynch 提出影响听力理解的三要素: 听力材料、听力任务、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的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知识技能因素、方法与策略因素
常见听力教学模式
自下而上的听力教学模式 bottom-up model
主张在听力理解之前,安排适当的听力技能训练和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
自上而下~ top-down model
激活背景知识、组织学生对所要听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
交互式~ interactive model
任务型~
PWP 教学模式: 听前阶段 pre-listening ; 听中阶段 while-listening (泛听 extensive listening ;精听 intensive listening ); 听后阶段 post-listening
听力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
辨音能力 discrimination 交际信息辨别能力 recognizing communicating signals 大意理解能力 listening for gist 细节理解能力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词义猜测能力 word-guessing 推理判断和预测能力 inferring and predicting 记笔记的能力 note-taking
听力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语音感觉 语意感觉 对语言感情色彩的感觉
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轻松的英语氛围 英语授课 良好的听力习惯
因材施教
口语教学
原则
平衡准确性和流利性原则 以语言意义为中心的活动原则 情境化原则 激励性原则 信息沟原则 发展口语策略原则
模式
3P 模式:呈现 presentation ;练习 practice ;产出 production
TBLT 模式: 任务前,任务的呈现和准备 任务中,完成任务的过程 任务后,任务的反思与评估
教学策略
听说结合,以听带说 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 有效使用交际策略
教学活动
控制性或机械性活动 controlled or mechanical activities 半控制或半机械活动 semi-controlled or semi-mechanical activities 开放性或创造性活动 open or creative activities
阅读教学
原则
读写结合,以读带写原则 泛读和精读结合~ 分层阅读~ 不同文体,不同教学方法~ 真实阅读,流畅阅读~
模式
自上而下~ top-down model
主张在阅读教学中重视背景知识的导入,同时帮助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对文章进行预测
自 下而上 的听力教学模式 bottom-up model
强调来自读物的信息,认为阅读过程是一种通过解码、编码和转换等手段,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读者从字母到单词,到句子,逐个进行解码从而理解全文
交互补偿模式 interactive-compensatory model
阅读教学过程
读前阶段 pre-reading 读中阶段 while-reading ,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 读后阶段 post-reading
阅读基本技能及教学活动
略读 skimming 寻读 scanning 猜测词义 word-guessing 预测 predicting 推理 inferring 识别指代关系 recognizing the reference
写作教学
原则
模仿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原则 重过程与重结果相结合~ 写作与听说、阅读有机结合~ 学习性写作和交际性写作相结合~
教学模式
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模式 product -oriented approach 重过程~ process- ~ 重内容~ content- ~
写作教学过程
激发学生写作动机 creating a motivation to write 头脑风暴 brainstorming 思路图 mapping 写提纲 outlining 写初稿 drafting 修改:自改与互改 editing : self-editing and Peer-editing 修订 revising
写作教学策略
加强英语语言输入 加强基础写作训练 强化英语语言思维
写作练习形式
控制性写作 controlled writing: 在语言上进行控制,其答案是唯一的
抄写 copying 填空 filling-in 完成句子 completions 句型转换 transformations
指导性写作 guided writing
段落写作 摘要性写作 基于调查问卷的写作 应用性写作
交流性写作 expressive writing
随意性的写作 叙述和描述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