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汇总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汇总,小升初的宝子们可以拿去用~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编辑于2023-05-27 10:20:53六下语文第一单元知识汇总
语文要素
分清内容的主次, 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1.北京的春节
写法: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
文章内容
详写部分:
腊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二十三
祭灶王,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灯火通宵,祭祖,守岁,吃团年饭
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孩子们逛庙会
元宵节
看花灯,小孩子放花炮,吃元宵
2.腊八粥
写法:详略得当;心理描写,突出人物的内心
作者:沈从文
文章内容
介绍腊八粥(1)
受人喜爱、材料丰富、甜香味美
等粥(2~17)
盼粥(2~8)
八儿急切、好奇、期待、兴奋的心情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分粥(9~12)
天真、可爱、狡黠的八儿
猜粥(13)
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八儿
看粥(14~17)
八儿很惊异(描写生动)
吃粥(18~19)
主题归纳
本文主要围绕八儿等待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情景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八儿和妈妈的对话描写,充分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渴盼,以及喝粥后的满足。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家庭生活的甜蜜温馨、其乐融融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3.古诗三首
寒食
【唐】韩翃
讽刺诗,讽刺王公贵族享有特权
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宫廷寒食节的情景,描绘了一幅春意浓浓、宫廷闲暇、权贵蒙恩的承平景象
诗歌大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色降临,宫中忙着传赐新火,袅袅的轻烟飘散到权贵豪门的家中
迢迢牵牛星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
这首诗巧借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相见的神话传说,表现了夫妇之间的离别情意,抒发了人间相思之苦
全诗有六句以叠词起头,这样写首先让诗句具有很强的节奏美和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其次,在内容上能更好地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细腻地表达出深婉的情思
诗歌大意:牵牛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有相望。(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出花纹,只有眼泪如同雨一般落下。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他俩相隔没有了多远。虽然只相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俩只能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全名: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安静、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了诗人中秋望月而思念亲人的情感
诗歌大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高悬,人们都在抬头望着,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会落到谁家去呢?
4.藏戏
作者:马晨明
文章内容
概括介绍藏戏特点(1~3)
戴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
详细介绍藏戏来源及特点(4~17)
组建戏班子募捐建桥
面具夸张,舞台简朴
总结全文,点明藏戏的传承方式(18)
师传身授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要点
1.提前(迅速)打个腹稿,根据场合、对象等,想想要讲哪几点,先讲什么,后讲什么,重点讲什么
2.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逐条讲清
3.语气自然,态度大方
习作:家乡的风俗
习作要点
写叙事文
介绍风俗的来历、特点,和自己对节日/风俗的亲身体验
注意详略得当
写作时,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或表达的主题选择材料,最能直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要详写,详写时可以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描绘,避免空洞、言之无物。结构布局也要更好地突出中心或主题
参考框架
开头:开门见山,直抒胸臆,介绍来历
中间:列举民风民俗(可分三点,一略二详)
结尾: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看法,或感叹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详细写出一两个风俗,突出其特点
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词句段运用
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 好处:语言生动丰富,避免单调、呆板
长歌行
【汉乐府】
哲理诗
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此生发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慨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易逝的时间,奋发努力,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