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023粉笔公基-管理
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成立主体: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科教文卫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性质)
编辑于2023-05-29 11:23:07 内蒙古自治区2023粉笔公基-管理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2014.7
概述
事业单位含义: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成立主体: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科教文卫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性质)
人事管理概述
原则: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方针:公平、民主、竞争、择优
管理方式:分级分类管理
管理权限:
人事综合管理: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党—组织部
政府—人社局
具体人事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管理制度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听取意见
岗位设置及招聘
常设岗:管理岗-1-10级,10级办事员,9级科员 专业技术岗-1-13级,高级1-7级,中级8-10级,初级11-13级 工勤技能岗-技术工1-5级,普通工不分级,后勤服务社会化 特设岗(很少)
因事设岗: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报人事管理部门备案
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
设岗
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家政策性安置,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除外
聘用合同
订立: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合同3年以上的12个月 “双十协定”:连续工作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解除:即时解除-连续旷工超过15工作日或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工作日 预告解除-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连续2年年度考核不合格,提前30日书面通知 开除处分 自愿离职-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核与培训
考核
全面考核:德、能、勤(重点)、绩、廉
种类
平时考核
年度考核:年初或年末;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聘用考核:聘期将满;合格、不合格
专项考核:2023.1.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疫情、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培训
方式:分级分类培训
>=90学时/12天每年度
类别
岗前、在岗、转岗、专项培训
奖励与处分
奖励原则
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坚持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以定期奖励为主
奖励分类: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发放一次性奖金
处分分类: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24个月)、开除
处分确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处分解除:由处分决定单位书面通知本人
工资与社保
工资制度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基本工资(薪级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工资分配应当结合行业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会保险:14年前是双轨制,后为并轨制,个人缴纳一部分,单位补一部分
人事争议处理与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人事争议
人事处理相关争议(内部): 对考核、处分结果不服,不可以诉讼 复核(原单位)-申诉(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再申诉
聘用制相关劳动争议(外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回避
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情形(兜底)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
2020年1月1日
岗位回避、履职回避
行政管理
概述
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构为了公共利益,以公权力和法律为基础 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公共物品:
与公共服务通用;社会成员共同享用;有实物也有无形的服务形态
特征:“双非”
非竞争性:不减少
非排他性或排除的成本很高:
分类
纯公共用品
Eg:“外国法宝”国防、法律秩序、外交、环保
准公共用品
超出临界点会产生拥挤
Eg:图书馆、公交车
行政职能
主体:政府
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
专政
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阶级专政职能
保卫公民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社会治安
惩治各种违法犯罪分子
社会治安职能
加强国家军事管理
防御外敌侵略和颠覆
军事保卫职能
加强外交及对外事务管理
承担应有国际义务
国际交往职能
民主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民主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社会经济职能
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产业和重大投资政策
计划指导职能
实施有效税收政策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动态平衡
宏观调控职能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市场
加强市场监管
培育、完善市场机制职能
国有资产管理
管理国有资产(国资委)
拟定相应法律法规制度
服务职能(国企、事业单位)
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检查
检查监督职能
文化职能
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及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管理
社会职能
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生态方面、人口控制、城市规划)
行政组织
含义
中央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办事机构
≠事业单位 (社会服务组织);红十字会、共青团(社会团体)
结构设计
管理幅度(控制幅度):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数量及范围
管理层次(层级):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我国政府的管理层级是5
关系
一般而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二者成反比
组织规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
高耸型结构(金字塔型/锥型/尖型):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结构稳定,分工清晰,层层负责;沟通效率低,管理成本高,权力过分集中,挫伤下属积极性
扁平化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沟通效率高,信息准确度高,有效发挥下属积极性,管理成本低;管理难度大,权力过分分散
类型
领导机关:国务院及各级政府
职能机关:各部委、各厅、各局
辅助机关:办公厅
参谋咨询机关:无实权 Eg:XX政策研究中心、XX顾问委员会
临时机关:领导小组
派出机关:
政府直接派出Eg:街道办事处、区公所、行政公署(省派出)
派出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派出
特例:开发区管委会、驻外办
信息机关:统计局、档案室
监督机关(审计机关)
行政领导
领导者技能
美•罗伯特•卡茨
高层:18:35:47
中层:27:42:31
低层:47:35:18
技术、人际、概念
技术: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对于基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概念:信息收集并进行抽象化处理的精神能力
领导方式
领导作风;专断式、民主式、放任式
工作重心:重人式、重事式、人事并重
作用于下属: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示范式
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美•马斯洛
生理、安全(对现在/对未来=安稳的工作)、社交、尊重(自尊/他尊)、自我实现
主导需求最具激励作用
双因素理论:美•赫茨伯格
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不会带来满意感
基本工资、五险、基本工作环境、劳动保护
激励因素:带来满意感
奖金、晋升、福利、精神层面
X -Y理论:道格拉斯•麦克里戈
X:工作动机建立在为获得经济报酬的“实利人”假设基础上,人性好逸恶劳,主张采取命令、强制管理方式
Y:人是“自动人”,一般人不厌恶工作,渴望发挥才能
行政决策
含义: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类型
决策的风险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决策目标、决策实施的结果)
决策的不同作用:战略决策、战术决策
决策问题类型(性质):程序性决策(常规和重复的问题)、非程序性决策(新的、首次、特别复杂的)
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经验决策(个人思想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经验)、科学决策(科学思考、预测、计算)
公共危机管理
突发事件、社会混乱公众恐慌
特点: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
分级:四级;红橙黄蓝;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处理原则:
时间性原则:最基本/首要/第一原则
效率性原则
协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行政执行
含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贯彻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
执行手段
法律手段: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普遍性
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行为Eg;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税收等;利益性、间接性、非强制性、有偿性、平等性
行政手段:最直接、最快速;强制性、层次性、直接性、具体性、时效性
思想教育手段:启发性、间接性、经济性(省钱)、艺术性、长期性
行政监督
含义: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是否合法合理有效进行监督
行政监督体系
内部监督
一般监督(层级监督);上下级机关之间、同级机关之间、机关对自身
专门监督:审计机关
外部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监察监督
附录
著名管理学家
美•泰勒:“科学管理学之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成为一门学科;中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用时间管理,以直观数值展示效率
法•法约尔: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第一个将管理从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德 •马克思•韦伯:现代组织理论之父;科层管理理论(官僚制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
美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社会人假设;霍桑试验
彼得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目标管理理论
管理学原理及效应
权变原理:“情景理论”,管理方式随不同的情景而变化
能级原理:每个层级的人能力不同,应处于合宜的位置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抓关键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以偏概全
马太效应:两极分化,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
羊群效应:“从众效应”
手表定律:组织中有多条管理标准,造成组织混乱
破窗理论:系统防止打破下限,要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彼得原理:每个人都想升级,总有一天会德不配位
帕金森定律:不称职的领导会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墨菲定律: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即使几率再小,也会发生
行政管理
概述
行政管理:国家行政机构为了公共利益,以公权力和法律为基础 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自身内部事务进行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公共物品:
特征:“双非”
非竞争性:不减少
非排他性或排除的成本很高:
分类
纯公共用品
Eg:“外国法宝”国防、法律秩序、外交、环保
准公共用品
超出临界点会产生拥挤
Eg:图书馆、公交车
行政职能
主体:政府
基本职能
政治职能
专政
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
阶级专政职能
保卫公民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社会治安
惩治各种违法犯罪分子
社会治安职能
加强国家军事管理
防御外敌侵略和颠覆
军事保卫职能
加强外交及对外事务管理
承担应有国际义务
国际交往职能
民主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拓宽民主渠道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民主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社会经济职能
对社会经济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
制定产业和重大投资政策
计划指导职能
实施有效税收政策
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动态平衡
宏观调控职能
建立健全全国统一市场
加强市场监管
培育、完善市场机制职能
国有资产管理
管理国有资产(国资委)
拟定相应法律法规制度
服务职能(国企、事业单位)
对国有资产进行监督检查
检查监督职能
文化职能
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思想道德建设及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管理
社会职能
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搞好社会保障(生态方面、人口控制、城市规划)
行政组织
含义
中央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办事机构
≠事业单位 (社会服务组织);红十字会、共青团(社会团体)
结构设计
管理幅度(控制幅度):一名主管人员所能够直接领导、指挥和监督的下级人员或下级部门数量及范围
管理层次(层级):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我国政府的管理层级是5
关系
一般而言,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二者成反比
组织规模=管理幅度✖️管理层次
高耸型结构(金字塔型/锥型/尖型):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小;结构稳定,分工清晰,层层负责; 沟通效率低,管理成本高,权力过分集中,挫伤下属积极性
扁平化结构: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大;沟通效率高,信息准确度高,有效发挥下属积极性, 管理成本低;管理难度大,权力过分分散
类型
领导机关:国务院及各级政府
职能机关:各部委、各厅、各局
辅助机关:办公厅
参谋咨询机关:无实权 Eg:XX政策研究中心、XX顾问委员会
临时机关:领导小组
派出机关:
政府直接派出Eg:街道办事处、区公所、行政公署(省派出)
派出机构:政府职能部门派出
特例:开发区管委会、驻外办
信息机关:统计局、档案室
监督机关(审计机关)
行政领导
领导者技能
领导方式
激励理论
行政决策
含义
类型
公共危机管理
行政执行
含义
执行手段
行政监督
含义
行政监督体系
附录
行政管理
行政领导
领导者技能
美•罗伯特•卡茨
高层:18:35:47
中层:27:42:31
低层:47:35:18
技术、人际、概念
技术:专业技术、专业知识;对于基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概念:信息收集并进行抽象化处理的精神能力
领导方式
领导作风;专断式、民主式、放任式
工作重心:重人式、重事式、人事并重
作用于下属:强制式、说服式、激励式、示范式
激励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美•马斯洛
生理、安全(对现在/对未来=安稳的工作)、社交、尊重(自尊/他尊)、自我实现
主导需求最具激励作用
双因素理论:美•赫茨伯格
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不满,不会带来满意感
基本工资、五险、基本工作环境、劳动保护
激励因素:带来满意感
奖金、晋升、福利、精神层面
X -Y理论:道格拉斯•麦克里戈
X:工作动机建立在“实利人”假设基础上,人性好逸恶劳,主张采取命令、强制管理方式
Y:人是“自动人”,一般人不厌恶工作,渴望发挥才能
行政决策
含义:行政机关和行政领导者在处理政务时,从公共利益和公平公正原则出发,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的行政行为;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处于核心地位“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类型
决策的风险程度: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决策目标、决策实施的结果)
决策的不同作用:战略决策、战术决策
决策问题类型(性质):程序性决策(常规和重复的问题)、非程序性决策(新的、首次、特别复杂的)
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经验决策(个人思想水平、工作能力、知识经验)、科学决策(科学思考、预测、计算)
公共危机管理
突发事件、社会混乱公众恐慌
特点:公共性、突发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
分级:四级;红橙黄蓝;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
处理原则:
时间性原则:最基本/首要/第一原则
效率性原则
协同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行政执行
含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贯彻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和整个过程
执行手段
法律手段: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强制性、普遍性
经济手段: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行为Eg;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税收等; 利益性、间接性、非强制性、有偿性、平等性
行政手段:最直接、最快速;强制性、层次性、直接性、具体性、时效性
思想教育手段:启发性、间接性、经济性(省钱)、艺术性、长期性
行政监督
含义: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是否合法合理有效进行监督
行政监督体系
内部监督
一般监督(层级监督);上下级机关之间、同级机关之间、机关对自身
专门监督:审计机关
外部监督:立法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社会监督、监察监督
附录
著名管理学家
美•泰勒:“科学管理学之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成为一门学科; 中心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用时间管理,以直观数值展示效率
法•法约尔: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第一个将管理从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德 •马克思•韦伯:现代组织理论之父;科层管理理论(官僚制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基础上
美 •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社会人假设;霍桑试验
彼得 •德鲁克:现代管理学之父;目标管理理论
管理学原理及效应
权变原理:“情景理论”,管理方式随不同的情景而变化
能级原理:每个层级的人能力不同,应处于合宜的位置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抓关键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以偏概全
马太效应:两极分化,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
羊群效应:“从众效应”
手表定律:组织中有多条管理标准,造成组织混乱
破窗理论:系统防止打破下限,要在源头上解决问题
彼得原理:每个人都想升级,总有一天会德不配位
帕金森定律:不称职的领导会导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
墨菲定律:事情有变坏的可能,即使几率再小,也会发生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2014.7
概述
事业单位含义: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 成立主体: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 从事科教文卫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性质)
人事管理概述
原则: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方针:公平、民主、竞争、择优
管理方式:分级分类管理
管理权限:
人事综合管理: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党—组织部
政府—人社局
具体人事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
管理制度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听取意见
岗位设置及招聘
常设岗:管理岗-1-10级,10级办事员,9级科员 专业技术岗-1-13级,高级1-7级,中级8-10级,初级11-13级 工勤技能岗-技术工1-5级,普通工不分级,后勤服务社会化 特设岗(很少)
因事设岗:根据职责任务和工作需要,报人事管理部门备案
明确的名称、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
设岗
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国家政策性安置,由上级任命,涉密岗位除外
聘用合同
订立: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初次就业合同3年以上的12个月 “双十协定”:连续工作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订立聘用至退休的合同
解除:即时解除-连续旷工超过15工作日或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30工作日 预告解除-年度考核不合格且不同意调整岗位或连续2年年度考核不合格,提前30日书面通知 开除处分 自愿离职-提前30日书面通知,另有规定的除外
考核与培训
考核
全面考核:德、能、勤(重点)、绩、廉
种类
平时考核
年度考核:年初或年末;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聘用考核:聘期将满;合格、不合格
专项考核:2023.1.1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疫情、火灾等急难险重任务
培训
方式:分级分类培训
>=90学时/12天每年度
类别
岗前、在岗、转岗、专项培训
奖励与处分
奖励原则
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坚持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以定期奖励为主
奖励分类: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荣誉称号;发放一次性奖金
处分分类: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降低岗位等级或撤职(24个月)、开除
处分确立: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
处分解除:由处分决定单位书面通知本人
工资与社保
工资制度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
工资分配应当结合行业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
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社会保险:14年前是双轨制,后为并轨制,个人缴纳一部分,单位补一部分
人事争议处理与回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人事争议
人事处理相关争议(内部): 对考核、处分结果不服,不可以诉讼 复核(原单位)-申诉(主管部门或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再申诉
聘用制相关劳动争议(外部):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回避
与本人有利害关系的
与本人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履职的情形(兜底)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
2020年1月1日
岗位回避、履职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