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对应的相关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辑于2023-06-14 10:18:29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总论
形成发展
萌芽时期(1921—1927)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充分肯定了农民在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分析,找盟友—农民
形成时期(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星星和红旗是标配,星星指的是农村,星星谐音形成
回答了“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疑问;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标志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就是反对教条。教条不对那什么是对的?实事求是是对的。那怎么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去调查才行。
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章;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
口诀:井冈山的星星,本本是红色
成熟时期(1935—1945)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全面抗战时期
《矛盾论》《实践论》
为实事求是提供哲学基础
《论持久战》
持久驳斥的是速胜;持久有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最终的胜利是要靠兵民
驳斥了中国必亡论和速胜论;“兵民乃胜利之本”;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共产党人>发刊词》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共产党领导的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新民主主义论》
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改造我们的学习》
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解释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论联合政府》
提出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继续发展(1945—1956)
著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述国家性质/国体
《论十大关系》
标志着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所谓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提出过程和科学内涵
提出过程
提出概念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王稼祥。
系统阐述
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科学评价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活的灵魂
口诀:是群主
实事求是
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本 解释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学习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为啥革命?
近代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分界岭——五四运动;区分标志——革命领导权
怎么革命?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中心内容)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具有双重性质的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的)
文化纲领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工农找土地,武装找武装,割据找革命。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革命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大法宝
口诀:三大法宝:统武党
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时间:1924—192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时间:1927—1937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1937—1945年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时间:1945—1949年
武装斗争
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建设人民军队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宗旨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
伟大工程
思想上建党
是毛泽东党建的首位思想
现在的首位思想是政治思想
组织上建党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作风上建党
党的三大作风
三大作风:批理密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批评与自我批评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为啥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怎么改造?
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
一体对应一化
两翼对应三改,将农业和手工业变为一翼,资本主义工商业为另外一翼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改造意义
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1956年9月中共八大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建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采取“古为今用”
对待外国文化采取“洋为中用”
恢复高考: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外交建设
毛泽东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萌芽:分析 形成:星星 成熟: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总论
形成发展
萌芽时期(1921—1927) 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大革命失败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标志毛泽东思想萌芽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充分肯定了农民在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分析,找盟友—农民
形成时期(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期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星星和红旗是标配,星星指的是农村,星星谐音形成
回答了“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疑问;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标志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
《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就是反对教条。教条不对那什么是对的?实事求是是对的。那怎么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去调查才行。
是党内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章;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论断
口诀:井冈山的星星,本本是红色
成熟时期(1935—1945)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全面抗战时期
《矛盾论》《实践论》
为实事求是提供哲学基础
《论持久战》
持久驳斥的是速胜;持久有三个阶段—防御相持反攻;最终的胜利是要靠兵民
驳斥了中国必亡论和速胜论;“兵民乃胜利之本”;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
《<共产党人>发刊词》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共产党领导的
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新民主主义论》
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标志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改造我们的学习》
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始;解释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论联合政府》
提出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继续发展(1945—1956)
著作
《论人民民主专政》
论述国家性质/国体
《论十大关系》
标志着开始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调动一切积极因所谓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提出过程和科学内涵
提出过程
提出概念
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王稼祥。
系统阐述
1945年中共七大刘少奇系统全面的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
科学评价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科学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科学内涵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活的灵魂
口诀:是群主
实事求是
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本 解释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学习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党的思想路线
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独立自主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为啥革命?
近代国情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近代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分界岭——五四运动;区分标志——革命领导权
怎么革命?
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 人民大众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革命性、妥协性】)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基本纲领
政治纲领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经济纲领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中心内容)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具有双重性质的活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的)
文化纲领
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工农找土地,武装找武装,割据找革命。
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革命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大法宝
口诀:三大法宝:统武党
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时间:1924—1927年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时间:1927—1937年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间:1937—1945年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时间:1945—1949年
武装斗争
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建设人民军队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宗旨
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
党的建设
伟大工程
思想上建党
是毛泽东党建的首位思想
现在的首位思想是政治思想
组织上建党
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作风上建党
党的三大作风
三大作风:批理密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批评与自我批评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为啥改造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怎么改造?
总路线
一化三改
一体两翼
一体对应一化
两翼对应三改,将农业和手工业变为一翼,资本主义工商业为另外一翼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改造意义
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的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被消灭;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方针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1956年9月中共八大提出)
经济体制改革
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政治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实现民族平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文化建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待历史和传统文化采取“古为今用”
对待外国文化采取“洋为中用”
恢复高考: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
外交建设
毛泽东的三大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萌芽:分析 形成:星星 成熟:新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