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框架梳理--适合中文系专业学生期末复习 教师编学习,分享了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清文学的知识。
编辑于2023-06-19 10:22:15 广东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文学
上古歌谣
原始歌谣是中国文学古老的源头。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是出现的最早的文学样式
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上古神话
《山海经》
地位
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最具有神话价值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西王母的传说
我国第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志
《淮南子》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诗经》
《诗经》简介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是笙诗
《诗经》六义
音乐曲调
风
社会风貌160篇
雅
朝廷正月,反映贵族生活105篇
颂
周王庭和贵族宗教祭祀的乐歌40篇
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艺术表现手法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
比
以彼物彼此物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名篇
《国风》
《关雎》《蒹葭》《七月》《君子于役》《硕鼠》《桃夭》《氓》
《小雅》
《采薇》《鹿鸣》
《大雅》
《文王》《民劳》
《颂》
《清庙》《维天之命》《噫嘻》
句式特征
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期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
《楚辞》
《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录而成,共17篇 《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的源头
代表作品
屈原《离骚》《天问》《九歌》
宋玉《风赋》
屈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开辟“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司马迁认为“离骚”是遭受忧患的意思
主旨
忠君与爱国
美政理想
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意象
香草美人
《国风》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为风骚
先秦散文
史传散文
《尚书》
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最早名为《书》,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春秋》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
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
《左传》
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转》
中国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叙事性作品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国语》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也被称为《春秋外传》
以记言为主
《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诸子散文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
地位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之为“至圣”
思想核心
仁和礼
孟子
地位
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之为“亚圣”
思想核心
仁政,主张“政在得民”,民本思想,反对苛政;主张性善论
荀子
地位
继承并发展早期儒学的“礼乐”,并吸纳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思想核心
主张礼法并重;主张性恶论
《论语》《孟子》的说理性
《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以“论”立名的说理性散文著作
思想
重在说理,表述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记录孔子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记言多用口语,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的语言风格
《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著作的语录体散文
特征
“说理性”,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
将譬喻和说理以各种形式相结合
成语
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曝十寒
墨家
墨家与儒家并成为显学,墨子提出“兼爱 非攻”,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道家
老子
太上老君
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法家
《韩非子》是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村55篇,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
善于利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秦汉文学
秦代文学
《吕氏春秋》
吕不韦
《刻舟求剑》《引婴投江》
《谏逐客书》
李斯
是一篇优秀的古代公文
汉代文学
汉代散文
《过秦论》
贾谊
指出秦的过失
《论贵粟疏》
晁错
重视粮食的重要性
《淮南子》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史记》
司马迁
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十表八书
地位
24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目的
究人之天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论衡》
王充
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天平,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汉书》
班固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赋
《吊屈原赋》
贾谊
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
是汉人最早的调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思屈原的先例
《七发》
枚乘
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主旨
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
地位
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
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的正式形成
《子虚赋》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门赋》
鲁迅评价
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的作品进一步确定了汉大赋的传统和体制,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汉赋四大家
西汉
司马相如
扬雄
《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东汉
班固
《两都赋》
张衡
《二京赋》
《归田赋》
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诗歌
汉乐府
汉乐府简介
机构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汉乐府常识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汉乐府名篇
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十五从军征 东门行
汉乐府地位
梁汉乐府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古诗19首
古诗十九首简介
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编入《文选》而成
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标志,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被钟嵘称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名篇
《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大致反映了汉末下层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一类是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一类是描写追求功名富贵的强烈愿望与仕途失意的苦闷哀愁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诗歌
建安文学
三曹
曹操
其诗古直悲凉
《观沧海》这是我国现存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龟虽寿》《短歌行》
曹丕
擅长五言诗,其诗便娟婉约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曹植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
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王粲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代表作有《七哀诗》《登楼赋》
蔡琰
代表作
《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正始之音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阮籍
《咏怀诗》把82首五言诗连在一起,组成一部庞大的组诗,开后代左思《咏史八首》组诗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组诗的先河
嵇康
字 叔夜
作品风格清峻 峻切
代表作
《幽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
两晋诗坛
左思
《咏史诗》八首,《三都赋》——洛阳纸贵
陶渊明
简介
字元亮,私谥“靖节”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代表作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酒和菊是其象征
南北朝诗歌
谢灵运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其诗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
谢灵运与谢眺并称为“二谢”
谢眺
永明体 新体诗
开唐代律绝之先河
庾信
字子山,世称“庾开府”
代表作
《哀江南赋》
南北朝民歌的风格
南朝
南朝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类
诗歌格调鲜丽明快,如《西洲曲》
北朝
反映北国风光,爱情婚姻及乱离之苦的尚武精神
格调苍劲豪迈,如《木兰诗》《敕勒川》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散文
范晔《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陈寿《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创作的
郦道元《水经注》
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之作。《三峡》
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
记载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笔记小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干宝《搜神记》
志怪小说
记录了神话传说和奇闻异事,笔记体志怪小说
文学批评
曹丕《典论论文》,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具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隋唐五代文学
唐代诗歌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文学主张刚健骨气
王勃
字子安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主要成就:骈文《滕王阁序》
陈子昂
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代表作品
《感遇》三十八首 《登幽州台歌》
风骨 兴寄
张若虚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学士
《春江花月夜》长篇歌行体 孤篇压倒全唐
盛唐
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诗派)
王维
字摩诘,诗佛
艺术特色
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幽邃空灵的艺术境界中,包含着浓厚的禅意禅趣
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结合
孟浩然
字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
多写山水田园的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边塞诗派(高岑诗派)
主要特点
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高适
字达夫,与岑参并称为“高岑”,与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边塞诗特点
雄浑悲壮 基调慷慨昂扬
岑参
“岑嘉州”
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深切的感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江宁”“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王之涣
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擅长五言诗,是浪漫主义诗
《登颧雀楼》《凉州词》
崔颢
“唐人七律压卷之作”《黄鹤楼》
王翰
《凉州词》
李颀
《古从军行》
李白
简介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艺术个性
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想象变幻莫测
清新明丽的意向
杜甫
简介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老杜”“诗圣”
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三别
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 消散自然
中唐
韩孟诗派
韩愈
孟郊
诗囚
李贺
诗鬼
“刘柳”
刘禹锡
诗豪
柳宗元
“元白”
新乐府运动
元稹
白居易
诗魔 诗王
晚唐
杜牧
李商隐
贾岛
诗奴
温庭筠
花间词派之鼻祖
南唐诗歌
李煜
唐代散文
古文
骈文
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
提倡古文反对骈文 文以明道
唐传奇
元稹《莺莺传》 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
宋代文学
北宋诗文
柳永
柳三变
婉约词派 慢词
范仲淹
字希文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词“自是一家” 以诗为词
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有“一祖三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创造方法: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秦观
字少游,号邗沟居士
以婉约词闻名于世
周邦彦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南宋诗文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
提出词别是一家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爱国诗人,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剑南诗稿》《剑南文集》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 尤袤 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诚斋体
范成大
字至能,晚号石湖居士
田园诗成就最高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诗人,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发扬了苏轼词的豪放清雄,又继承了传统词的婉约含蓄,所以形成了他的刚柔相济的词
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婉约派词人
文天祥
字宋瑞,号浮休道人,爱国诗人
宋代史传
《资治通鉴》
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鉴于往事,以资于道
宋代话本
送画本一般为短篇故事,以爱情和公案题材为主
《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
元代文学
杂剧
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曲圣”
《窦娥冤》(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大旱三年),《拜月亭》
郑光祖
《倩女离魂》
白朴
《梧桐雨》《墙头马上》
马致远
《汉宫秋》
王实甫
文采派杰出代表
《西厢记》被誉为“诗剧”,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
其他杂剧作品
纪君祥《赵氏孤儿》,高明《琵琶记》(南戏开山之祖)
散曲
张养浩简介
称齐东野人,被视为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散曲的成就
明清文学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
《西游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金瓶梅》
第一奇书,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红楼梦》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
《儒林外史》
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三言二拍”
冯梦龙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凌蒙初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戏曲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紫钗记 南柯记 邯郸记
洪昇
《长生殿》
孔尚任
《桃花扇》
明清诗文
唐宋派
主张“文道合一”
公安派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受到李贽童心说影响,提出性灵说
竟陵派
钟惺 谭元春
桐城派
散文流派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龚自珍
三百年来第一流
中国古代文学史
先秦文学
上古歌谣
原始歌谣是中国文学古老的源头。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是出现的最早的文学样式
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
上古神话
《山海经》
地位
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最具有神话价值
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西王母的传说
我国第一部富有神话色彩的地理志
《淮南子》
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
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诗经》
《诗经》简介
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是笙诗
《诗经》六义
音乐曲调
风
社会风貌160篇
雅
朝廷正月,反映贵族生活105篇
颂
周王庭和贵族宗教祭祀的乐歌40篇
分为《周颂》《鲁颂》《商颂》
艺术表现手法
赋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
比
以彼物彼此物
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名篇
《国风》
《关雎》《蒹葭》《七月》《君子于役》《硕鼠》《桃夭》《氓》
《小雅》
《采薇》《鹿鸣》
《大雅》
《文王》《民劳》
《颂》
《清庙》《维天之命》《噫嘻》
句式特征
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期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
结构特点
重章叠句
《楚辞》
《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在前人的基础上辑录而成,共17篇 《楚辞》和《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史的源头
代表作品
屈原《离骚》《天问》《九歌》
宋玉《风赋》
屈原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开辟“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
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离骚》
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首政治抒情长诗。司马迁认为“离骚”是遭受忧患的意思
主旨
忠君与爱国
美政理想
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意象
香草美人
《国风》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为风骚
先秦散文
史传散文
《尚书》
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最早名为《书》,尚书就是上古的书
《春秋》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
春秋笔法 微言大义
《左传》
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内转》
中国最早的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叙事性作品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国语》
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也被称为《春秋外传》
以记言为主
《战国策》
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诸子散文
儒家
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
地位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称之为“至圣”
思想核心
仁和礼
孟子
地位
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之为“亚圣”
思想核心
仁政,主张“政在得民”,民本思想,反对苛政;主张性善论
荀子
地位
继承并发展早期儒学的“礼乐”,并吸纳了法家的法治思想
思想核心
主张礼法并重;主张性恶论
《论语》《孟子》的说理性
《论语》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
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以“论”立名的说理性散文著作
思想
重在说理,表述儒家的政治哲学思想,记录孔子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记言多用口语,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的语言风格
《孟子》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著作的语录体散文
特征
“说理性”,文章雄辩、充满论战性质
将譬喻和说理以各种形式相结合
成语
明察秋毫、水深火热、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曝十寒
墨家
墨家与儒家并成为显学,墨子提出“兼爱 非攻”,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道家
老子
太上老君
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法家
《韩非子》是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村55篇,建立了以法为本,法术势融为一体
善于利用历史故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
秦汉文学
秦代文学
《吕氏春秋》
吕不韦
《刻舟求剑》《引婴投江》
《谏逐客书》
李斯
是一篇优秀的古代公文
汉代文学
汉代散文
《过秦论》
贾谊
指出秦的过失
《论贵粟疏》
晁错
重视粮食的重要性
《淮南子》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史记》
司马迁
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史记》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十表八书
地位
24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目的
究人之天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论衡》
王充
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天平,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汉书》
班固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赋
《吊屈原赋》
贾谊
是以骚体写成的抒怀之作
是汉人最早的调屈之作,开汉代辞赋家追思屈原的先例
《七发》
枚乘
有浓厚的黄老道家色彩
主旨
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
地位
是汉大赋的发端之作
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的正式形成
《子虚赋》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门赋》
鲁迅评价
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的作品进一步确定了汉大赋的传统和体制,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汉赋四大家
西汉
司马相如
扬雄
《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
东汉
班固
《两都赋》
张衡
《二京赋》
《归田赋》
突破旧的传统,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诗歌
汉乐府
汉乐府简介
机构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兴起的一种新诗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汉乐府常识
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汉乐府名篇
陌上桑 孔雀东南飞 十五从军征 东门行
汉乐府地位
梁汉乐府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
古诗19首
古诗十九首简介
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编入《文选》而成
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标志,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被钟嵘称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名篇
《青青河畔草》《涉江采芙蓉》《迢迢牵牛星》《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内容
大致反映了汉末下层士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一类是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情,一类是描写追求功名富贵的强烈愿望与仕途失意的苦闷哀愁
魏晋南北朝文学
诗歌
建安文学
三曹
曹操
其诗古直悲凉
《观沧海》这是我国现存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龟虽寿》《短歌行》
曹丕
擅长五言诗,其诗便娟婉约
《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燕歌行》是我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
曹植
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
代表作《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
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王粲成就最高被誉为七子之冠冕,代表作有《七哀诗》《登楼赋》
蔡琰
代表作
《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悲愤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正始之音
竹林七贤
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阮籍
《咏怀诗》把82首五言诗连在一起,组成一部庞大的组诗,开后代左思《咏史八首》组诗陶渊明《饮酒二十首》组诗的先河
嵇康
字 叔夜
作品风格清峻 峻切
代表作
《幽愤诗》《与山巨源绝交书》
两晋诗坛
左思
《咏史诗》八首,《三都赋》——洛阳纸贵
陶渊明
简介
字元亮,私谥“靖节”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代表作
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酒和菊是其象征
南北朝诗歌
谢灵运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其诗主要特点是鲜丽清新
谢灵运与谢眺并称为“二谢”
谢眺
永明体 新体诗
开唐代律绝之先河
庾信
字子山,世称“庾开府”
代表作
《哀江南赋》
南北朝民歌的风格
南朝
南朝民歌分为吴歌和西曲两类
诗歌格调鲜丽明快,如《西洲曲》
北朝
反映北国风光,爱情婚姻及乱离之苦的尚武精神
格调苍劲豪迈,如《木兰诗》《敕勒川》
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散文
范晔《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
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陈寿《三国志》
纪传体断代史书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以三国志为蓝本创作的
郦道元《水经注》
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之作。《三峡》
小说
刘义庆《世说新语》
志人小说
记载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笔记小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干宝《搜神记》
志怪小说
记录了神话传说和奇闻异事,笔记体志怪小说
文学批评
曹丕《典论论文》,钟嵘《诗品》
刘勰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具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专著
隋唐五代文学
唐代诗歌
初唐
初唐四杰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文学主张刚健骨气
王勃
字子安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主要成就:骈文《滕王阁序》
陈子昂
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代表作品
《感遇》三十八首 《登幽州台歌》
风骨 兴寄
张若虚
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学士
《春江花月夜》长篇歌行体 孤篇压倒全唐
盛唐
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诗派)
王维
字摩诘,诗佛
艺术特色
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
幽邃空灵的艺术境界中,包含着浓厚的禅意禅趣
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结合
孟浩然
字浩然,号孟山人,世称孟襄阳
多写山水田园的隐居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边塞诗派(高岑诗派)
主要特点
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高适
字达夫,与岑参并称为“高岑”,与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边塞诗特点
雄浑悲壮 基调慷慨昂扬
岑参
“岑嘉州”
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深切的感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
“诗家夫子王江宁”“七绝圣手”“诗家天子”
王之涣
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擅长五言诗,是浪漫主义诗
《登颧雀楼》《凉州词》
崔颢
“唐人七律压卷之作”《黄鹤楼》
王翰
《凉州词》
李颀
《古从军行》
李白
简介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 “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艺术个性
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想象变幻莫测
清新明丽的意向
杜甫
简介
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老杜”“诗圣”
现实主义诗人
三吏三别
艺术风格
沉郁顿挫 消散自然
中唐
韩孟诗派
韩愈
孟郊
诗囚
李贺
诗鬼
“刘柳”
刘禹锡
诗豪
柳宗元
“元白”
新乐府运动
元稹
白居易
诗魔 诗王
晚唐
杜牧
李商隐
贾岛
诗奴
温庭筠
花间词派之鼻祖
南唐诗歌
李煜
唐代散文
古文
骈文
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
提倡古文反对骈文 文以明道
唐传奇
元稹《莺莺传》 白行简《李娃传》蒋防《霍小玉传》
宋代文学
北宋诗文
柳永
柳三变
婉约词派 慢词
范仲淹
字希文 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欧阳修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词“自是一家” 以诗为词
黄庭坚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
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有“一祖三宗”之称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创造方法:点铁成金 夺胎换骨
秦观
字少游,号邗沟居士
以婉约词闻名于世
周邦彦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南宋诗文
李清照
号易安居士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婉约词派代表
提出词别是一家
陆游
字务观,号放翁,爱国诗人,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剑南诗稿》《剑南文集》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 尤袤 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诗人
诚斋体
范成大
字至能,晚号石湖居士
田园诗成就最高
辛弃疾
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诗人,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发扬了苏轼词的豪放清雄,又继承了传统词的婉约含蓄,所以形成了他的刚柔相济的词
姜夔
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婉约派词人
文天祥
字宋瑞,号浮休道人,爱国诗人
宋代史传
《资治通鉴》
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
鉴于往事,以资于道
宋代话本
送画本一般为短篇故事,以爱情和公案题材为主
《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
元代文学
杂剧
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
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白朴《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
元杂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曲圣”
《窦娥冤》(血溅白练 六月飞雪 大旱三年),《拜月亭》
郑光祖
《倩女离魂》
白朴
《梧桐雨》《墙头马上》
马致远
《汉宫秋》
王实甫
文采派杰出代表
《西厢记》被誉为“诗剧”,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
其他杂剧作品
纪君祥《赵氏孤儿》,高明《琵琶记》(南戏开山之祖)
散曲
张养浩简介
称齐东野人,被视为元散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代散曲的成就
明清文学
明清小说
《三国演义》
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水浒传》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
《西游记》
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金瓶梅》
第一奇书,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
《红楼梦》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聊斋志异》
文言短篇小说集
《儒林外史》
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
“三言二拍”
冯梦龙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凌蒙初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戏曲
汤显祖
临川四梦
牡丹亭 紫钗记 南柯记 邯郸记
洪昇
《长生殿》
孔尚任
《桃花扇》
明清诗文
唐宋派
主张“文道合一”
公安派
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受到李贽童心说影响,提出性灵说
竟陵派
钟惺 谭元春
桐城派
散文流派
方苞 刘大櫆 姚鼐
龚自珍
三百年来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