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的思维导图,分享了第七章茅盾的生平和革命现实主义里程碑作品--《子夜》,第八章巴金的生平和创作概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现代文学
第八章巴金
生平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生于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潮。
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
1928年30年代创作“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40年代创作《憩园》《寒夜》;80年代《随想录》
创作概况
“革命系列”从《灭亡》《新生》开始,到《爱情三部曲》,另一个是“家庭系列”,从《家》《春》《秋》到《憩园》《寒夜》
创作风格:善于长篇小说,写了大量的三部曲;前后风格完全不同,30年代作品充满激情:40年代趋向写实,趋于冷静;最擅长写家庭,一是封建大家庭,二是小家庭。
《家》
取材于封建大家庭,以爱情故事为结构情节的主干,揭示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呼唤青年的觉醒。
人物特点及人物形象
艺术成就:急进风格;新旧冲突;叛逆主题;结构宏大;情感激烈
后期小说:人生生相中的悲剧
《春》《秋》《家》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人生三部曲”
《憩园》“我”重归故土,寄居憩园的所见所闻。小说是一首悲凉的挽歌,追回旧梦的慨叹。
《寒夜》1946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小说创作风格与水平的长篇力作。作品表现了青春的消失,理想的破灭,人性的扭曲,人生的悲哀
《家》和《寒夜》在现实主义风格上的不同
由“热”到“冷”
作品主题和题材发生变化
刻划重点由外部事物转向内心世界
心理刻画上以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展示憩内心矛盾为主
第七章茅盾
第一节茅盾的生平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开明的封建地主家庭
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主张,革命主义文学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他的政治思想和文学思想的基本方面。
文学创作阶段
1927-1937文学创造取得重要成就十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路》《三人行》《林家铺子》《子夜》
1937-1949是文艺性,政治性紧密结合时期,创作有一个丰收期《腐蚀》《清明前后》《风景谈》
文学新范式的开掘
长篇小说史诗性特征:以反应时代的全貌和发展作品
以典型环境来塑造典型人物的社会剖析小说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题材主题的重大性和时代性: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传记性特征。
创建了现代都市文学:《子夜》全面描写都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各阶层人物。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第二节革命现实主义里程碑作品--《子夜》
1933年,原名《夕阳》主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可能走出资本主义道路,更加殖民化。
五线并进结构以及人物特点
艺术特点
结构慎密,宏伟,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感,网状结构。
典型环境中典型复杂性格的塑造,调动各种艺术手法。
真实性:将生活的复杂性和生活的真实性有机的结合。
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善于使用潜台词,具有客观性和朴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