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下历史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
背景
1. 帝国主义掠夺、国民政府的搜刮、战争破坏
2. 虽然工业生产超过历史的最高水平
3. 但是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4. 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目的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五年计划的任务 1953年实施
1. 发展重工业,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
2. 相应的发展各种“业”(轻、交、农、商)
3. 人才
成就
一大桥 1957
武汉长江大桥
二铁路
宝成、鹰厦铁路
三公路
川藏、青藏、新疆公路
四工厂
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解放牌汽车
沈阳第一机床厂
长春飞机制造厂
喷气式歼击机
结果
大幅度超额完成
影响
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954.9
时间地点
成果
1.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性质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内容
规定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 选举了主席、副主席、委员长、国务院总理
1. 形成制度
2. 根本制度,民主政治建设
三大改造 1956年结束
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改造原因
1. 分散经营
2. 影响发展,满足不了要求
3. 农民
4. 共产党的理想
5. 指标
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形式
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
通过典型示范和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方法
1956年,绝大多数的农民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民私有制——集体所有制)
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1954-1956
原因
1. 资本主义工商业(即私营工商企业)
2. 私营工商业有消极方面
3. 占有优势
4. 农业合作化的影响
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方式
共同经营,公方领导
1956年出现高潮
赎买政策
1. 国家对资本家实行赎买政策
2. 和平过度,创举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是赎买政策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改变
意义
1. 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 历史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 进入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缺点
急粗快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在探索中曲折前行 1956-1966
中共八大的召开 1956-1958
大会内容
1. 分析矛盾
2. 农业国变工业国
大会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
中共八大第二次会议提出的
1. 总路线(鼓力多)『原因』
2. 大跃进
3.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的愿望,急于求成,失误
经济困难的原因
1. 人民的愿望
2. 急于求成
3. 忽视规律,自然灾害
4. 缺乏经验
调整国民经济 1961-1965
1. 提出八字方针
2. 新面貌
七千人大会 1962 北京
1. 总结了经验教训
2. 积极作用
“文化大革命” 1966-1976.10
组织
陈青生春 中央文革小组,实际指挥部
林彪反革命集团
动乱
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践踏、混乱
冤案
抗争
结束
九一三事变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标志)
危害
最严重的挫折
巨大的损失
反思
建设成就
1.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2. 工业布局
3. 交通方面
4. 水利建设
5. 国防尖端技术
作用
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物质基础
英雄模范人物
1. 王进喜
2. 焦裕禄
3. 雷锋
科技成就
1. 第一颗氢弹
2.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 杂交水稻
工业—交通—水利—尖端技术
毛泽东1976年9月与世长辞
为什么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建设成就
1. 苏联的帮助
2. 党的正确指导
3. 全国人民热烈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