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慈经》与慈心的修行(济群法师-三修)-思维导图
《慈经》与慈心的修行(济群法师-三修)-思维导图,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慈与乐其实就是我们希望得以众生快乐,希望能够为众生带去快乐。
这是一篇关于新版《慧灯之光》1-8册目录索引的思维导图,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快速了解书籍的主要章节和主题。
这是一篇关于藏语三大方言(卫藏、安多、康巴)方言及对应地区的思维导图,欢迎对此感兴趣的朋友们参考浏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慈经的修行
第一点:需要认识慈心
慈是予乐,悲是拔苦。慈与乐其实就是我们希望得以众生快乐,希望能够为众生带去快乐
前提就是我们需要去建立对众生的一份,首先要有感觉的,甚至会认为我们跟众生是有关系的
概要
第二点:认识修习慈心的意义
帮助我们去培养和菩萨所成就的大慈大悲的品质
生命温暖,会变得慈祥
克服我们内心的冷漠、对立、嘲讽。我们也能够对这个众生建立起一种亲和的感觉
在佛经里边也告诉我们,慈心是能够产生福报的源泉
生起建立一份利他的心的一个源源不断的动力
《道次第》的七支因果里边,是以知母念恩报恩,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生起,慈心悲心,然后有了慈悲之心
前提是要改变对众生的这种无感、冷漠无感,甚至觉得没有关系
就是从轮回的角度能够深刻地意识到在无尽的轮回中六到了一切众神都曾经单过我们的父母
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的安定
人类是需要慈心
第三点:了解慈经的含义
修行慈心的对象(三个层面)
对什么人修慈心:每一个众生都是我能修慈心的对象
第一个层面:1、对象首先从我们自己出发
愿我无敌意,无危险,无精神的痛苦,无身体的痛苦让我保持快乐
一个假我无意的假我们这个无意的身心,这个虽然是如梦如幻,但是它是我们修行的功绩,修行的助道之前,所以我们需要去关爱它,要去祝福他,祝愿他
这个锻炼,禅修身体扫描,其实也是代表着对身体的一份关爱,对自己的一份关爱,我们需要赋予它正面正气正向的力量,排除我们身体的各种以及各种负面的情绪
第二个层面:2、然后到身边
我的父母亲、我的导师、亲戚朋友,以及我们所在的这个寺庙男众女众出家众在家众
第三个层面:3、然后在延伸到一切众生
全国的乃至全世界的还从人类打六道众生
我们排除内心里边我们对很多人的这种冷漠、嫉妒、嘲恨、愤怒,在修慈心的过程中
最终真的就能成就大慈大悲
两个部分
对一切众生建立一种友好之心
无敌意,消除内心的敌意
心的去祝福,去祝愿一切
第四点:慈心的实践者
前提:我们真切的认识到实践慈心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同时我们也愿意发自内心的,愿意对一切众生生起慈心。
如果我们发菩提心了当然就更好
我们领会到经文的内容,我们领会到修慈心的意义。那么我们需要把每一句话都变成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愿望
不断地重复之后,最终真正的变成我们的想法,真正的变成我们发自内心的想法
那我们的这个《慈经》,那么会在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步的生起
经常听慈经,来提醒自己
第五点:修词心时做一些观修
观想成:普照大地的阳光 万物能够生机勃勃
第六点:做禅修慈心和座下要结合起来
我们在坐下,我们要练要去这个要去实践。我们看到每个人是不是我们都会生起加你一份友友好有爱愿意他们开心愿意他们快乐,我们是否能够真正的建立起这样的一种慈心呢?那么这个我们需要在坐下去落实座驾去检验。
随文入观
每一句话都是从我们内心里边发出来的
当我在念这个每一句话的时候,我就观想着我的内心就散发出强大的词心。这种慈心就像阳光普造大地
其实我们也不一定要每一次都要把这个内容一次都要修完。比如我们听完先总的听一遍,然后接下来我们在不同的阶段可以去强化某一部分的内容。
道场
对道场的人进行修。那如果修得比较好了,我们再进一步的,我们可以扩大心量
结合普贤行愿品的一些观修
跟菩提心结合
我们把《慈经》作为菩提心修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