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教育法制过程
第四章 教育法制过程的思维导图,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
第五章 教育法律责任的思维导图,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强制性的责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教育法制过程
教育立法过程
1.教育立法概述
含义:教育立法即教育法的制定,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规范性教育法律文件的活动。
教育立法是实现依法治教的前提和基础。
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民主性原则
实事求是原则
必须反映法律的基本特征
教育法规内容统一、协调的原则
(1)坚持子法从属母法原则
(2)不同层级之间的教育法规文件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一致
(3)同一层级的各种教育法规文件之间的关系要协调一致
(4)同一法律文件内的各项规定要一致,不能相互矛盾
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2.教育立法体制与立法立法主体权限
教育立法体制:一元二级多层次(中央、地方)
教育立法主体权限
(1)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国家立法权
(2)国务院——行政法规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性法规
(4)国务院各部——部门规章
(5)民族自治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教育立法的程序:提出——审议——表决和通过——公布
提出:国家权力机关举行的会议
审议:法律制定机关
表决和通过
普通法律:全人大代表过半数通过
宪法:全人大代表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公布:必须以书面形式公布
法律:国家主席公布(刊登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人民日报》上)
行政法规:国务院总理签署发布令(刊登在国务院公报和《人民日报》上)
教育法规实施
含义:教育法律规范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实行。
教育性原则:以说服教育为主,行政、司法强制为辅
效力性原则:形式效力 、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对人的效力
民主性原则:(1)公开透明(2)申诉制度(3)辩护制度(4)回避制度
平等性原则:权力享有平等;义务履行平等;机会平等无特权;平等保护;违法平等被追究
方式
教育法规的遵守
含义:自觉遵守——自律性实施
守法原则和守法主体
原则:我国所有组织和个人都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
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
守法的内容和方式
内容
方式:(1)禁令的遵守(2)义务的履行(3)权利的享用
教育法规的适用
他律性实施
概念及特点
概念:简称教育司法,一般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教育法律、法规处理案件的诉讼活动。
特点:(1)适用主体是检查机关和审判机关(2)被动性(3)国家强制性(4)程序法定性(5)态度中立性(6)裁决权威性
基础与要求
基础:教育法律、法规
要求:(1)公正准确【灵魂和生命】(2)合法合理(3)及时高效
基本原则:尊重事实,依法办案的原则;司法平等原则;司法独立原则
效力与解释
效力
形式效力
时间效力
空间效力
对人的效力:自然人和法人、国际组织和国家
解释
正式解释:又称法定解释、有权解释
立法解释-全国人大常委会
司法解释-司法机关
行政解释-国家行政机关
地方解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
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
学理解释(法理解释)
任意解释:一般公民、当事人和辩护人根据自己对法律的解释所做的说明
教育行政执法
含义与特征
含义:国家行政机关和公职人员
特征
国家意志性活动
法律性活动
强制性活动
单方权威性活动
主动性
执法主体多元性
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是国家各级教育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授权的单位。
地位
合法性原则:法定职权范围内;符合法定程序;内容与手段;拥有某种职权,必须使用才合法
越权无效原则
权责统一原则
应急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客观、适度、符合理性
公开公正原则
内容与方式
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的含义:特定的国家机关依法追究违法者所应负的法律责任而实施的强制性措施。
违法的含义与种类:含义:违法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种类:一般违法和犯罪。
©方式:¨行政制裁——(1)行政处分: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还可以要求行政赔偿 (2)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撤销违法举办的学校、取消颁发学历、学位和其他学业证书的资格、撤销教师资格、停考、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 分四类:申诫罚、财产罚、行为罚、人身罚 (3)对国家机关的行政制裁 ¨民事制裁: ¨刑事制裁: (1)犯罪 (2)刑罚——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中心环节
教育立法科学化的标准:(1)是否符合教育规律(2)是否具有可行性(3)是否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