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25课走向整体的世界(1)
高考历史--第25课走向整体的世界(1)的思维导图,不想花时间听课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精华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高考历史--第23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2)的思维导图,不想花时间听课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精华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高考历史--第23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1.1)的思维导图,不想花时间听课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精华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高考历史--第23课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2)的思维导图,不想花时间听课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看精华啦!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25课:走向整体的世界(1)
新航路开辟(15-17c)
动因
历史原因:从13世纪开始,伊比利亚半岛的居民就尝试从大西洋的马德拉群岛,加纳利群岛等岛屿获得资源,他们不断取得成功,迈向海洋的步伐随之加快
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记》的描述引起“黄金热”
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引发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人文主义精神以及传播基督教的热情
条件
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以及个人努力
客观条件:航海经验的积累;地圆说的流行;地理知识日益丰富;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
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西欧最早探寻新航路的国家的原因
地理位置有利,都在大西洋沿岸,便于进行海上探险
掌握了先进的航海和造船技术
它们都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洋航行必需的装备和费用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热情特别强烈,弘扬基督教的信念是推动他们积极寻求新航路的一种精神动力
对比
郑和下西洋
目的:宣扬国威,获得珍宝特产,加强了海外诸国的联系
性质:封建制度下的朝贡贸易
方式:和平与互利
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交流,但无益于国计民生,没有带动民间的商业贸易发展
新航路开辟
目的:传播宗教,获得领土和财富
性质:资本主义的海外殖民掠夺
方式:侵占和掠夺
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引发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影响
世界
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在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中迈出重要的一步
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促进了世界各地文明交流与融合
美洲和非洲
当地文明遭到毁灭性打击,资源和矿藏被掠夺
为当地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
造成殖民地长期落后,人口锐减,世界贫富差距加大
亚洲
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但也是亚洲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部分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人物
迪亚士
1487
葡萄牙
欧洲→非洲(东海岸)
哥伦布
1492
西班牙
欧洲→大西洋→美洲
达·伽马
1497~1498
欧洲→非洲(好望角)→印度
麦哲伦
1519~152
欧洲→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欧洲
其他
卡伯特父子(英)
1497
发现纽芬兰岛
德雷克(英)
1578
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塔斯曼(荷)
1642-1643
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卡蒂埃(法)
16c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巴伦支(荷)
北冰洋地区
哈得逊(英)
17c初
北冰洋→亚洲
俄罗斯人
北太平洋→北冰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