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传专题15:媒介研究
新传专题15媒介研究的思维导图,媒介的物质性:媒介物质性代表了不同于主流传播学研究将目光聚焦于文本、精神、思想、象征、符号等内容为核心的研究思路,而是指向技术、空间、身体、基础设施等新问题。研究者认为,媒介并非文本、机构、符号,媒介也是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其是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编辑于2023-07-11 10:15:13 福建省“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我们是地球上最沉溺于幻觉的人民。我们不敢破除迷惘,因为幻觉是我们居于其中的房屋,是我们的新闻、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冒险、我们的艺术形式、我们的所有体验。" ★流行文化研究开山之作,原版9.7分,创造“伪事件”“图像革命”等关键概念,启发《娱乐至死》《景观社会》《消费社会》,经典首度引进>开创文化研究先河,从媒介发展探索社会观念转型。《洛杉矶时报》盛赞:“从法国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到美国社会评论家尼尔·波兹曼,几乎所有严肃的流行文化观察者都追随他的脚步。” ★一本书全面剖析流行文化和大众传媒:幻象,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唯一的真实 >最早剖析假新闻现象的传播学经典:炮制新闻替代采集新闻,人物和事件沦为表演,争夺注意力盖过反映真实。
这是一篇关于韩炳哲《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的思维导图,《在群中》主要探讨了数字媒体时代下人们在网络群体中的心理与行为。随着数字化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的普及,我们的生活被深深地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性(波伏娃)的思维导图,《第二性》是法国思想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创作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学著作。该书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妇女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甚至被尊为西方妇女的“圣经”,对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媒介研究
媒介的物质性
定义
媒介的物质性:媒介物质性代表了不同于主流传播学研究将目光聚焦于文本、精神、思想、象征、符号等内容为核心的研究思路,而是指向技术、空间、身体、基础设施等新问题。研究者认为,媒介并非文本、机构、符号,媒介也是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其是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代表人物:基特勒、德勒兹、拉图尔等。
体现
(1)媒介使用各种“物”作为终端、渠道、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万物皆媒。
物联网
(2)数字时代的媒介中有各种“数码物”,比如算法、程序、页面等
(3)使用者围绕媒介的行动、使用体验、使用场景等都是通过对于“物”的具 体互动实现的。
VR
(4)使用者与媒介的人机功效,媒介通过链接人的身体器官、感官、姿态等与 “物”产生互动
脑机接口
(5)物质性的媒介系统环境构成了使用者依附的环境,人成为技术的延伸。
lbs系统
媒介物质性的研究意义
(1)改变媒介研究中“重文本、轻经验”的局面,重新发现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意义
(2)弥合媒介研究中物质与符号、主观与客观等为代表的文化世界与物质世界间的断裂,发现媒介的不同面向
(3)重思身体之用,开拓具身传播路径。
(4)聚焦平台基础设施,深化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
具身性
定义
具身性是指知觉、理智等精神现象与具体的身体密切相关,它们是基于身体的、涉及身体的,人的认识以具体的身体结构与身体活动为基础。
媒介具身性
媒介在连接人与世界,关注身体与技术的赛博格融合、媒介技术在传播中的退场和隐身。唐·伊德:妇女的羽饰和盲人的手杖
具身关系
媒介通过其承载的内容使自身透明,媒介与身体双向互嵌,我们利用媒介,同时被媒介所用。
媒介的隐蔽性和不可见性
高卷入度
媒介在提供可见内容的同时隐蔽了自身,以不可见的状态他律着其他社会场域并组织起社会的时空秩序,使人无法觉察到是媒介本身组织和建构着这个世界。
传播具身性
在场与缺席、具身与离身等二元范畴,数字时代的虚拟在场、具身性在场现象,认为新媒介技术造就的传播实践赋予了身体在场以更丰厚的意涵
技术具身理论
定义
1、将人与技术的关系发展为具身关系、解释关系、他异关系和背景关系; 2、伊德发展出“知觉的中介化”即知觉是人与技术关系的前提,其中介技术先验了物件的显现、改造与解释; 3、物的解释:物的解释旨在让物“言说”,从而揭示技术物件作为行动者,在人的知觉活动中的功能、意义和作用,并让人在与技术的关系中理解和认识自身。
关系存在论
具身关系是说物质化的技术或人工物参与到人与环境的知觉关系之中,人与技术的融合体参与到对世界的知觉中来,例如眼镜成为戴眼镜的人对周围环境的日常经验的一部分,此时具身于人的眼镜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诠释关系指人以一种阅读或解释的方法对世界文本进行读取,人对融入世界中的技术进行知觉,例如人对设备仪表盘数据的感知就是一种对技术的读取和阐释。
它异关系中技术成为处于对象位置上的它者,技术独立于人和世界而主动存在,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对人来说就具有准生机(quasi-animation)属性,仿佛有它自己的生命一样。
背景关系则表明技术成为我们生活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技术在世界之中以不知不觉、不言而喻的方式发挥着作用,例如调节温度的空调和照明的电灯在正常运行时是不会被聚焦的背景式存在。
语料
“借助技术把实践具身化,这最终是一种与世界的生存关系“唐·伊德
人本主义层面
(1)让身体在与媒介技术的互构中重返传播现场,成为媒介实践的基础要素;
2)通过聚焦“人—媒介物”共生体的行动与体验,来描述和解释人的媒介实践,突显技术具身是媒介实践的核心;
(3)将技术具身作为媒介实践,来揭示人通过媒介技术展开信息沟通与社会交往的过程,进而理解媒介技术作为行动者,参与建构人的生活世界
媒介本体论
世界不是由主体创造或由主体所感知的,更不能将世界理解为客体,理解为被人类征服的对象和人们需要开发的资源。 我们强调,媒介先于世界,媒介先于主体。媒介之外,别无它物,世界和主体的意义均由媒介生成。媒介通过对元素的连接,使主体与客体、自然与世界共同生成在我们的观念中,在这一生成过程中,媒介也就完成了自我生成的过程。
具身性恰恰是一种新的本体论——媒介本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具身传播
脑机接口微创技术、VR/AR技术等多种数字技术共同建构交往的媒介场景,世界语或者译码程序构筑意义共通的传播情境
身体在传播中的作用
1、时空感知维度
2、社会交往层面
3、社会区隔,确立阶层(打卡确立圈层)
语料
凯文·凯利:“机器,正在生物化;生物,正在工程化。”
人与物的关系反思
梅洛-庞蒂认为,人并非先有纯粹的自我意识,而后经由意识体察自己身体的存在。“意识是通过身体的中介而朝向事物的存在” “身体是在世存有的载体,有一个身体对于一个有生命者来说,就是加入一个确定的环境,就是与某些筹划融为一体并且持续地参与其中。
媒介化理论
媒介化
“媒介化”是一种认识论的变革,它意味着媒介已经不仅是一种中介性的工具,而是已经“影响”甚至“控制”了社会构型的过程。 媒介化(Mediatization)意味着媒介的效力开始渗透到曾经与之相分离的领域,并且以自身的逻辑改变这一领域既有的系统规则,使之不得不适应‘媒介逻辑’的过程。
媒介化社会
定义
媒介化社会是指一个全部社会生活、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都可以在媒介上展露的社会,媒介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的全方位渗透。媒介化社会是社会媒介化的结果,是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模式的一种表述。
形成三大逻辑
一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和趋势的媒介技术演化的结果提供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技术支撑力,为社会的不断媒介化提供了可能性;
二是受众对信息永无止境的需求甚至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主体牵引力,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必要性前提;
三是现代社会信 息环境的不断“环境化”展示了巨大的媒体影响力和建构性,是媒介化社会的必然性后果。 媒介化社会理论强调了媒介在社会制度和人的行为两个层面的建构作用,具有浓厚的建构主义色彩。
三大表现
日常生活的媒介化——媒介化行为与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
社会结构的媒介化——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规则”与“资源”都会受到媒介逻辑的影响
社会文化的媒介化——媒介实践处于文化实践的中心地位,媒介型塑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视频化生存(彭兰)
生活在视频世界的意义不仅仅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更是获得一种新生存方式。 视频化生存,即是指视频时代人们“现身”的机会大大增加,虚拟的ID变成了活生生的人,存在感来得快速直接,人们有更多机会被他人看见、关注,进入他人的生活,甚至对他人产生影响。视频化生存,不仅意味着人们以视频这样一种符号方式存在与互动,也意味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媒介化。
可供性
定义
可供性由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提出,“用于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表明的是“行动取决于环境提供的可能性”。
技术可供性
定义
技术可供性”更强调技术环境中行为主体运用和塑造技术的能力,其意义在于抛弃了传统中主客体二元论的对立框架,更强调二者的互动关系。比如人们对抖音、微博等网络媒体的使用就是一种人与技术不断互动、相互调节的过程。
分类
生产可供性:
可编辑
可复制
可延展性
可关联
社交可供性
可致意,即提供打招呼或问候的表意功能;
可传情,即提供情感表达和传播的多样化手段;
可协调,即对各类社交关系的融通协调功能;
可连接,即对各种社交关系对象的连接能力的强弱
移动可供性
可携带,指的是在通勤途中、家庭、工作场所等均可便携使用;
可获取,指用户使用和传播的多重性﹑高频率和直接性;
可定位,指的是基于位置特性进行相关信息的监控和协调;
可兼容,指的是提供图文视听元素的多屏共享和同步传输
社交媒体的可供性
自我展示
内容分享
环境互动
在场示意
关系组建
浏览他人
可沟通性
可合作性
想象可供性
想象可供性关注“用户对其所用的传播媒介、数据具有一定的期望,这些期望塑造了他们接近和使用这些媒介技术和采取相应行动的方式”,以此来考察“权力和社会关系的构建、中介与物化”凸显对可供性的感知、环境以及人们的期望”
心理场
勒温将场域理论成功地引入了社会科学界,他主要关注的是心理场的问题。勒温提出,场即生活空间(life space) ,也就是“个人”加上(心理的和非心理的)“环境”。在特定时间,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 是一个个体的主观因素、客观环境及被主观化了的客观环境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
媒介正义
媒介正义是“基于媒介基础结构的符号资源配置是否公正,媒介运行的方式是否合理”所产生的一个问题,是一个“介乎个人声音和机构行为之间的机构(含媒介)的公平或不公平”问题,媒介正义的规范含义就是要“建设合法性媒介制度并使之为全社会‘发声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对新媒体的适用性
资本对于公共领域的侵蚀,呈现公共空间的私人化和私人空间的公共化
微博对娱乐化、非理性话语的放任,网络暴力与群体极化对多元意见的驱逐
政府和主流媒体对公共议题的规定,使得公民鲜有参与构建的机会
福柯:技术与规训
“技术权力与规训”
权力技术决定个体的行为, 并使他们屈从于某种特定的目的或支配权,也就是使主体客体化,从而使个体过上有益的、温顺的实践生活。(例如:keep对体型的规训、摄像技术对容貌的规训、可穿戴设备对身体的规训)
全景敞视监狱
拉图尔:独景窥视
独景窥视站在全景敞视的反面,通过独景窥视,只要联结存在,严格的、极端的关于(联结的)整体的观点才是可能的。 福柯借由全景化凝视展现出权力借助空间的生产来实现自身,拉图尔要将“全景”转变为“独景”,将立体化的“敞视”理解为纯粹平面化的“窥视”
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
①应视情境为信息系统。
②独特的行为需要独特的情境。
③新媒介的运用导致许多旧媒介的合并或分离,并导致新情境的形成,并要求人们采取新的行为来适应具体情境。
保罗·莱文森
媒介进化论
莱文森作为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强调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种媒介技术不适应人类或者失去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那就表明它自身已经不适应人类的需要,因为“媒介的发展是‘适合人的选择而生存’”。 在技术发展的历程中看到了“人”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从而提出了技术的“人性化趋势”以及“补救性媒介”理论
人性化趋势
“补救性媒介”理论是建立在“人性化趋势”基础之上,主要用以说明“人”在媒介演化中的理性选择。补偿性媒介在补偿机制作用下越来越符合人的需求,最终媒介呈现人性化的发展趋势,莱文森的媒介理论中:技术是受人主导的。
补偿性媒介
整个媒介进化的过程都被莱文森看成是补救的过程,即新媒体是对老媒体缺点的补救,新媒介通常并不会消灭旧媒介,它们只是将旧媒介推到它们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 如电视是对广播的补救,互联网则综合了对报纸、书刊、广播、电视、通讯等等媒介的改进,被莱文森称为“所有补救性媒介的补救媒介
波兹曼:媒介即隐喻
媒介并非运载信息的单纯工具,而是一种隐喻,它用一种隐蔽而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其中媒体形式至关重要,特定的媒介形式会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最终会塑造整个文化的特征。
传递观和仪式观
媒介传递观
媒介作为第三方将可见的、可感知的符号信息提供给我们,自己却以中介者的形象回撤(self-retraction)到自身的物质性之后,并且不参与到内容的生产中来。 视“信息的移动在本质上是与货物或人的位移相同的过程” ——铁路就是为了传教而兴建的,因此,“运输一词的精神含义是在地球上建立并拓展上帝的领地”。另一方面,“传播一词的精神含义同样如此”,是19世纪北美基督徒相聚一堂获取精神上的共享、共识的一个场所、一场仪式。
媒介仪式观
作者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只指讯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凯瑞把仪式观中传播一词的原型隐喻为“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传播的起源和最高境界,并不是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
传播的“仪式观”不是把传播看作“位移”,而是“仪式”,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因为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与共性(commonness)、共有(communion)、共享(community)等词,“在古代有着同一性和共同的词根”。
二者的关系
“传递观”源自地理和运输方面的隐喻,“仪式观”则指北美新教徒举行的“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 1.社会思想基础不同。传递观的思想基础来自于功能主义, 而仪式观的思想基础则来自于符号互动主义。 2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更侧重于信息的传递和态度改变过程;后者更强调传播与社会秩序的关系,更注重对传播本质的把握 3 提出的历史背景不同。前者是欧洲移民开拓美洲新大陆、拓荒的历史相关;后者强调祈祷、典礼的重要性,维持一个有意义的文化世界。 4 两者的关系不同。从传播的传递管到传播的仪式观,是一种递进关系。
库尔德利:媒介仪式
“媒介仪式” :媒介仪式是围绕关键的、与媒介相关的类别和边界组织起来的形式化的行为。它是传媒消费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媒生产者对传媒消费者的基本期待(例如:每日读报的行为、黄金档的电视收视)
英尼斯:媒介偏倚论
认为任何传播媒介都有偏向性,媒体的偏向将影响知识、权力、政治形态等, 他将媒介分为两类:
“偏向时间的媒介”——是质地较重、耐久性强、不容易流通的媒介,如粘土、石头和羊皮纸等,便于对时间跨度的控制。有助于树立权威
“偏向空间的媒介”——是质地较轻、容易运送、经不起时间损耗的媒介,如纸张等,便于对空间的控制。有助于帝国的扩张,增强权力中心的控制,便于知识共享
威廉·斯蒂芬森:传播的游戏观
威廉·斯蒂芬森于1967年在其代表作《大众传播的游戏理论》中提出“传播的游戏观”。他认为,“受众接触媒介就是一种游戏,人们翻阅报纸,打开电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版面或者频道,选择自己满意的时间和空间去阅读或者观赏,这些都可以是游戏行为。” 传播是一种体现受众高度自主性和主观性的“游戏”,传播的要义在于“传播快乐”,斯蒂芬森的“游戏理论”正式开启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