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纲要上
历史纲要中国古代史,三大时期是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前2070年)、奴隶社会(前2070年——约前476年)、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史
三大时期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约前2070年)
旧石器时代
概念:以打制方法制造石器的时代
代表性古人类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生产生活
打制石器
从事渔猎采集
群居生活
元谋人、北京人学会用火
新石器时代
概念: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磨制石器
大量使用陶器
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代表性文化遗存
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
位置:黄河中游
概况:彩绘陶器,主要栽培粟等
大汶口文化
位置: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概况: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位置:长江下游
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
位置:黄河中下游
概况: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红山文化
位置:北方辽河上游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原始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分段:历经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母系氏族社会
出现: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
特征: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父系氏族社会
出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
特征
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利,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原始部落时代
三皇传说:时代较早,神话色彩浓厚
五帝: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称为华夏始祖。尧舜时期,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做“禅让制”
奴隶社会(前2070年——约前476年)
夏朝
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政治制度
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国家管理
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夏朝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进行间接统治
遗址:二里头遗址
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被商部族所灭
商朝
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商朝的都城多次迁移,后来定于殷,所以商朝也称殷朝
文化
甲骨文
青铜器
政治统治
中央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地方管理: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势力范围: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灭亡: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众伐纣,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西周
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影响: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衰亡:国人暴动
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春秋争霸(公元前770——前476年)
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和越国等先后建立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
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