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息化发展思维导图
信息化发展
信息与信息化
信息
定义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信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 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能量及其属性的标示的集合,是确定性的增加。
信息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表现为负嫡
信息的特征与质量
特征
客观性
普遍性
无限性
动态性
相对性
依附性
变换性
传递性
层次性
系统性
转化性
质量属性
精确性
完整性
可靠性
及时性
经济性
可验证性
安全性
信息系统
定义
结合管理理论和方法,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 提高生产效率, 为生产或信息化过程以及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撑的系统。
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
系统分析(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系统实施(编码、测试)
系统运行和维护
信息化
内涵
信息网络体系
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信息产业基础
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社会运行环境
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效用积累过程
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
要素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资源
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化趋势
组织信息化趋势
产品信息化
产品中各类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质比重日益降低, 其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息产品的特征迈进
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 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
产业信息化
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 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 建立各种类型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和网络, 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 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社会生活信息化
指包括市场、科技、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 信息技术, 建立各种互联网平台和网络, 大力拓展入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内容,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
国民经济信息化
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 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 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连成一个整体
国家信息化趋势
《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
第一步到2020年, 核心关键技术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信息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 信息化成为驱动现代化建设的先导力量;
第二步到2025年, 建成国际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 根本改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千人的局面, 实现技术先进、产业发达、应用领先、网络安全坚不可摧的战略目标, 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网信企业;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信息化全面支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网络强国地位日益巩固,在引领全球信息化发展方面有更大作为。
《“ 十四五” 国家信息化规划》
建设泛在智联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建立高效利用的数据要素资源体系, 构建释放数字生产力的创新发展体系, 培育先进安全的数字产业体系,构建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体系, 构筑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社会治理体系, 打造协同高效的数字政府服务体系, 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 拓展互利共赢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体系和建立健全规范有序的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等重大任务。
现代化基础设施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
技术新
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
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融合基础设施
应用新
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入工智能等技术, 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 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
平台新
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发展重点
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 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 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
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 持续提高用户普及率, 推广升级千兆光纤网络;
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
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
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 打造支待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 强化算力统筹智能调度, 建设若干国家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 建设E级和lOE级超级计算中心;
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
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 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加强泛在感知、终端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发挥市场主导作用, 打通多元化投资渠道, 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