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被光抓走的人》十种不同的爱情观
据说该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董润年的一个脑洞:“如果有一道神秘的光把一部分人抓走,社会的平静与法则被打破,我们该怎么办?” 在导演的脑洞中,光代表什么?为什么人会被光抓走?谁会被光抓走?留下来的人要怎么办?这一系列疑问未来都需要在片中得到解答。本思维导图分析了《被光抓走的人》这部电影,并且对纯爱进行了讨论。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一篇文章的结构与具体写什么?分题目、摘要、引言、其他,如 摘要是读所有文献的重中之重。一个典型的摘要,基本上是四个层次。
如何找到合适文献的思维导图,读文献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这个过程的最终结果,应当是通过对文献有效的整理得出结论和行动建议(见下文“读文献,如何做到适可而止?”部分的详述),如果没有这些,文献就是白读了。
论文写作经验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写论文之前需要搞明白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前人所作的工作有什么区别(创新点),总结本文真正的工作【落实到写作上,就是要求先写文献综述,充分认识自己的研究内容,与现有研究有一个区分,搞清楚自己的主要贡献】。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电影院包场服务流程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我不是药神》电影影评导图
漫威观影顺序
电影名词
漫威
中国电影发展史
看这!2018年豆瓣电影排名
纪录片推荐
《小鬼当家2》读书笔记
《被光抓走的人》里十种不同的爱情观
小芬
是小三,很缠胡建平,她一直想证明胡建平是爱她的,但是除了那道光真爱能被证明么?或者说真爱被外界证明之后还是真爱么?我倒觉得不是,爱是从心底发出来的,它不需要被证明,一旦它需要被证明那就不是真爱了。
她没消失,那也就不是真爱
依赖
李楠
表象上不在乎,但又处处在乎,她一次次带小三去找她老公,而且一再强调是她提出的离婚。
我可以先抛弃你,但是你不能先抛弃我
我觉得是有太强的自尊心,她应该是个女强人。
独立
结尾有段她的独白:“我可以选择跟你一刀两断,也可以选择继续和你在一起,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选的”。她很看重自己的独立意志。
刘佳一父母
医院里刘佳一和她男友谈话时提到
她爸爸外边好几个小三,他妈妈天天不回家
都觉得他们的爱情名存实亡,但他们还是被光带走了
实质爱情
这个真的代表实质的爱情吗?网上有人说他们叫“利益共同体”更合适,但如果这样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被光带走。但是还有一句话:“你连出轨都不能原谅,还说什么爱他呢?”
刘佳一
她男友为他跳楼了
愿意为对方去死就是真爱
表象爱情
筷子
他喜欢秦山,他是同性恋,禁忌之爱
他没有消失,秦山消失了说明秦山不爱他,但是影片最后他还是为了秦山捅了那个人一刀。为了自己爱的人,甘愿下半辈子呆在监狱里,但你别忘了这是禁忌之爱,这一人物与大众(你能为你爱的人付出这些么?)形成了对比,现实中可歌可泣的爱情,却发生在了看似不配有的同性恋身上。
我爱你与你无关
研究员
他和他老婆没消失
他觉得他老婆不爱他,所以把她老婆杀了
我爱你你也必须爱我,你不爱我就把你杀了
武文学女儿
她因为失恋痛哭
或许她是真爱,也或许他只是因为喜欢那个男孩的某一个特点,对他只是有好感
但是影片中在光照消失的学生情侣很多,难道只有青春时的懵懂才能遇见真爱?长大后遇到真爱的就很渺茫吗?也许真是这样,也许是我们没有遇到。
我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形容
小韩老师
他觉得他爱武文学
他在宾馆说:“我们太自信了,觉得他人即是地狱,其实我们自己才是地狱。”
他人即是地狱是萨特的名言意思是自我意志会因他人的注视而改变。社会契约论中也有相关的表述:“如果人民只是一味单纯地去服从(因为他人改变自我意志),民族便会因这种行径而瓦解。”武文学准备出宾馆时有句话也很重要,韩老师说:“如果武文学真的跟他睡了,她可能就不爱武文学了”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矛盾,武文学是一个有家室的人,如果武文学不爱自己,那么我就很爱她,但是如果他爱自己,那他就是抛妻弃子的伪君子,我就不爱他了。在纯爱的条件下,这就是一个无法打开的结。可能韩老师爱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完美的武文学,是离开现实的爱情,一旦加入生活的柴米油盐,她就不爱他了。或者说或者是她暗恋武文学的岁月。还是在宾馆的那段谈话:她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她遵从内心爱上了有家室的中年大叔,所以在宾馆谈话之前他一直认为自己是有独立意志的,她这种意志是不受他人改变的,即“自我意志会因他人的注视而改变”就是萨特那句名言“他人即地狱”所以她一直认为“他人即地狱,但是她并不在地狱”,但是在谈话之后他又说了一句“我们自己才是地狱”很值得深思。
理想
武文学
关心的是自己的面子:做假车票,在同学会上说他跟他老婆那些事儿
最后是因为忏悔了自己的虚伪与懦弱才原谅他老婆的,并不是因为爱。宾馆那段话很有意思。
传统:他们两口子,更像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夫妻关系,也许是亲情,也许是依靠,也许是陪伴。
黄觉
跟他老婆是夫妻
各玩各的
新式,自由,合作的婚姻:他们之间没有爱情,更多的把对方当成自己烦恼时的倾诉对象,毕竟人是人是忍受不了长时间的孤独的。
主题
关于电影中提出的问题,结尾并没有给我们答案,或者说给我们了一个开放式的答案。影片看似把人性爱情社会关系翻了个底朝天,实际上只是刚摸到门前,人性太复杂了。我和同学在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时,往往最终结果也是导向了“人的复杂性”以及“他人真正内心的不可知性”。但影片结尾似乎又给了我们一盏灯,王珞丹站在江边有段独白:“我可以选择跟你一刀两断,也可以选择继续和你在一起,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我自己选的”。
其实重要的是那道光么?我想更多的是借助这道光去探讨人的复杂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在你知道你们不是真爱的情况下,你如何继续生活下去。爱是什么?你能允许你爱的人不爱你么?如果爱充斥了欲望,充斥着各种坏的思想那还叫爱么?影片中有几段是采访不同的人相不相信真爱,还有一段是你觉得什么是真爱。你相信真爱么?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沉重的秘密,哲学上有一种“他心问题”你永远不知道别人意识里想的是什么,即使她告诉你了你也不会确切的知道,因为你不知道他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对于别人也是如此。但是如果这个猜疑链一直循环下去,那就不会有人际关系这一概念了,社会也将骤然崩塌。我们社会存在的基础是“契约”,爱情也一样,爱的基础是信任。电影最后那个武文学与他老婆的几个镜头很有意思,她女儿因为失恋伤心欲绝,而厨房里刚经历了感情巨大裂隙的武文学和他妻子则平静的和好。随后一个长镜头武文学在做饭,他妻子在切菜,一句“困于昼夜厨房与爱”想必有些许应景,纯爱与柴米油盐似乎有着天然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