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隋唐
中国古代史建立、发展、更迭、大事记的概述
编辑于2020-03-18 10:29:27隋朝
统一
时间
581年
杨坚灭北周建隋,定都长安
修筑西京大兴城(即后来长安城)和东京洛阳城
589年
隋文帝灭陈统一全国
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大趋势。
统治者
第一代:隋文帝 杨坚
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发展经济
实行均田制,整顿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修订开皇律
人口数量、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
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确立三省六部制,简化地方官制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废除门第选拔,注重人才学识,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注重才能
第二代:隋炀帝 杨广
开通了隋朝大运河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605年
规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
连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进士科的创举
促进了阶层的流动
扩大官吏的选拔范围
推动教育的发展
灭亡
时间:
618年
原因:
暴虐无道,骄奢淫逸
滥用民力,修运河、建东都
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
唐朝
建立
时间:
618
统治者:唐高祖
李渊
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617年,又拜太原留守。隋末天下大乱时,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618年,接受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统一全国。626年,玄武门之变后,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儿子李世民。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
贞观之治
628年,改年号为贞观
时间:
626
统治者:唐太宗
李世民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在位期间,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设立安西四镇,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统治:
纳谏
勤于政事,虚心纳谏.魏征
用人
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宰相房玄龄善谋略、杜若晦善决断
政治革新
完善三省六部制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和决策程序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
严格考查各级官员的政绩
经济
减轻人民的负担,鼓励发展农业
军事
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经23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对外武功显赫,奠下了大唐盛世的基础
形成: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较快
国力逐步增强
一代女皇
称帝:
时间
690年
与唐高宗共掌朝政,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
改国号为周
统治: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
发展科举,创立殿试
不拘一格选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发展农业,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影响: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
人口持续增长
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为"开元盛世"奠定基础
退位去世:
705年武则天病逝,享年八十二岁
开元盛世
时间:
712年
统治者:
唐玄宗 李隆基
背景:
710年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
统治:
知人善用,重用贤能,出现贤相姚崇和宋璟
姚崇:进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选用贤才,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威。 宋璟:治理国家井井有条,任人唯才,不徇私情。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前期政绩: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
衰落
奢靡之期:
沉溺享乐,独宠贵妃,任用奸佞
政治腐败黑暗,边疆战事不断
安史之乱
原因:
朝政腐败
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失去平衡,外重内轻局面的形成
经过:
755,安禄山、史思明起义反唐
763,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唐平定叛乱
影响:
唐由盛而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
原因:
唐后期统治腐朽,赋役繁重,连年灾荒,人民生活困苦
给唐朝统治以沉重的打击
唐朝灭亡:
起义军将领朱温投降朝廷,与藩镇联合镇压起义军,控制朝廷,兼并割据势力
灭亡更迭
唐朝灭亡
907,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五代十国局面的形成:
五代
北方黄河流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政权
十国
南方: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
北方:北汉
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皇帝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盛唐气象
经济的繁荣
农业方面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农耕技术的提高,粮食产量提高,蔬菜有了很多新品种
饮茶之风全国盛行,陆羽《茶经》
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方面
丝织业
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
陶瓷业
越窑青瓷
秘色瓷
邢窑白瓷“类雪似银”
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骑驼乐舞俑》
商业方面
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长安城
市坊分开
市:繁荣的商业区
坊:居民区
街道规划整齐
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民族交往与交融
表现
唐朝击败东、西突厥
杂居、通婚
称唐玄宗为“天可汗”
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吐蕃
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意义
密切了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回纥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开放的社会风气
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对外交往
因素
国家安定统一
经济文化繁荣
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民族政策
对外交通发达
特点
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长期居住
多地有频繁的外贸活动
实例
遣唐使
遣唐使的派遣
当时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遣唐使的影响
制度:学习唐朝制度,进行大化革新
教育:设立大学,完善学制
建筑:日本的都城平城京仿照唐长安城、唐招提寺
文化:参照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生活:饮食、服侍、茶道等
风俗:端午节、七巧祭、中元节、重阳节登高等
鉴真东渡
在日本传授佛经、医药、书法、建筑、绘画等中国文化
唐与新罗(朝鲜)的关系
研究中国政治、历史、哲学、天文、立法、医学等
玄奘西游
后来他写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兼容并包,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射箭、文学、音律
多彩的文学艺术
诗歌
诗仙:李白
昂扬的进取精神,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浓郁的浪漫情怀
诗圣:杜甫
淳朴厚重,反应历史真实,抒发悲愤
白居易
直面社会现实,揭示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疾苦,通俗易懂,广为传颂
书法
颜真卿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颜氏家庙碑》
柳公权
欧阳询
绘画
类型广泛,题材多样,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宗教
阎立本
人物画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步辇图》
吴道子
“画圣”笔落雄劲,风格奔放
《送子天王图》
音乐
梨园
舞蹈
石窟
敦煌莫高窟
《雨中耕作图》
雕刻
影响
以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把势力扩张到中原王朝前所未至的地区
以宽广的胸怀吸收东西方各种文化成就
以唐朝为中心至此时形成东亚文明的特征,影响深远,以至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