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心理学发展之认知发展。浙江大学的课程。
编辑于2020-03-26 00:33:05认知发展
感知觉
能认识小婴儿头脑中的看法———三种婴幼儿认知研究的方法
视觉偏好法——范茨
同时对婴儿实施一对刺激,婴儿会对两个刺激的差异产生反应,且对某一刺激有偏好。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给小朋友持续不断的实施某一刺激,直到他感到厌倦,又给他提供新的刺激,那此时他的注意力又上去了,这就是去习惯化。
违背预期法,在逻辑上和自己的预期相悖,就会给予更长时间的注视
小婴儿对物理世界的研究
婴儿对于遮挡物有一定的认识,实验小老鼠过门板。
小婴儿认识包含的概念。
深度知觉:吉普森沃克的视觉悬崖实验
六个月的婴儿已经具备一定的深度知觉,照料者的情绪能够影响婴儿的社会知觉,他们是婴儿的社会参照。
跨通道知觉
奶嘴实验吮吸粗糙奶嘴的婴儿更愿意看粗糙奶嘴的图片,吮吸光滑奶嘴的婴儿更愿意看光滑奶嘴的图片。及婴儿能建立触觉信息和视觉信息之间的通道。
实验二,盲人摸象
实验三,婴儿听音
注意力不集中
多动症的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
好动及冲动
在12岁以前发病
对学业和社交有很明显的影响
注意力的四个维度
注意稳定性
维持注意稳定的能力,可用施尔特方格衡量
注意广度
在同一时间能注意到的客体数量
注意转移
个体将注意力从一个客体转移到另一个客体的能力
桃心和花朵游戏
注意控制
动物园游戏,找动物,但不抓猴子
执行功能
执行功能是指个体对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意识监督和控制的心理过程。
如果一个孩子明知道上课要专心听讲,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们就说他的执行功能比较差。
解决注意力不集中的措施
搞清孩子在注意力的哪个维度出了问题,对症下药。
记忆广度
为什么我记不起三岁以前的事?
婴儿的记忆容量有限,生命早期记忆容量小,他们只能记忆经常出现的人事物。
早期不太会使用记忆策略,以无意识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容易遗忘。
婴儿期记忆依赖事物形象长大后,长大后依赖于语言,两个阶段的记忆方式不统一。
回忆方式和记忆方式不匹配。记忆时用到的是身体记忆,但回忆时却要用到语言回忆。
人类对一个动作的记忆时间的发展
6m 24h
9m 1-35天
10-11m 3个月
13-16m 4-6个月
20m 1年
给儿童照顾者的建议
注意亲子沟通,经常和宝宝分享过去的事
用更多的方法辅助宝贝记忆
如果宝宝遗忘了,家长要帮宝宝一起回忆。
记忆术/策略
复述,六岁以后逐渐掌握
组织,对记忆内容进行分组等。小学34年级以后掌握
精细加工,给记忆内容赋予意义,小学高年级以后甚至青少年时期才能掌握。
在合适的阶段,即使用策略初期对儿童进行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使用策略,提高记忆效果。
记忆实验
实验介绍
George A. Miller《神奇的数字7》
个人短时记忆:7+_2个组块,组会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单词,也可以是一组数字……
记忆广度
记忆广度是指按固定顺序逐一呈现刺激时,能立刻正确再现的刺激系列的长度。
记忆广度的差异,可以造成个人认知能力,认知发展智力等方面的差异。
记忆广度和老龄化,认知缺陷也密切相关。记忆广度在19到29岁时最好。
实验过程
顺背和倒背数字———数字记忆广度
孙悟空在九宫格里的位置———空间记忆广度
实验总结
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广度也在增长,在十岁时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Why?
神经生理发展
掌握复数策略和语言的发展
控制注意的能力和意志抗干扰的能力得到提升
数字顺背空间顺背要容易,空间倒背比顺背容易。
顺背vs倒背语言表征vs视觉空间表征执行控制vs视觉空间资源 右下额叶vs左侧额叶皮层
认知发展——为什么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
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到2岁
主要途径手的抓握和嘴的吮吸
感知运动阶段的两大成就,客体永存性和因果关系
前运算阶段2到7岁
三山实验(只知我看到什么,不知别人看到什么,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转换视角)
未掌握守恒。
这一阶段的思维特点,早期信号功能(表象符号,延迟模仿)泛灵论和自我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具体运算阶段7到11岁
思维模式受到具体事物的干扰。
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已经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群体结构形成(会根据物体的复杂特性分类)
形式运算阶段11到12岁
利用文字语言,在脑中重建事物的过程来解决问题。
小婴儿会有思维吗?
实验过程
子主题
实验结果
婴儿对于客体永恒性已经有了解
婴儿对于客体永恒性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婴儿对成功和失败行为的认知。对行为意图的认知。
守恒实验
实验介绍
前运算阶段,儿童无法获得守恒。 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外形、形状、方向、位置如何变化,它的数量属性(质量,长度,体积面积,重量)保持不变。
守恒的获得是进行推理活动的前提,是智力和思维的基础。———皮亚杰
实验过程
液体守恒,质量守恒,长度守恒
实验结果
需要20%的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守恒实验,且主要来自大班。
判断守恒的四类依据
浪漫型5%。比如我喜欢喝水
知觉型81%。例如她高了,她长长的,他们把数量属性等于知觉属性。
具体型9%。补偿性、可逆性、恒等性是儿童获得守恒所需要的。
抽象型5%。理解数量属性是物体的一个本质属性,无论外观发生什么变化,某个数量属性都会保持不变。
语言发展
一个人是如何学会说话的?
一个月的婴儿就能够听出不同范畴的声音。
从听到说
面对面听人说话。
同步,饱含丰富的感情。
儿童语言发展的能力12到18个月,儿童会说一个词。到两岁,他们会说完整的句子。
孩子语言发展迟缓的原因
语言相关脑区受损。威尔尼克区负责语言理解,布洛卡区负责说话。听力是否有问题?
听力是否有问题?
智力原因。认知和运动能力偏弱。
运动能力发展的原因。运动可以帮助宝贝探索外部世界,增加交流机会。
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没有给予孩子丰富的语言刺激。没有高质量的言语交流,家长多用口头语来替代实物词汇。对孩子的非语言信号反应太过直接。家长打击孩子说话的信心。
双语教育
学习外语是否有科学依据?
实验一:按键的变化来表示小于的邮箱双语,孩子的表现优于单语学习的孩子。
实验二:吃糖实验。双语学习的孩子自控力更好,更愿意去等待。
什么时候适合开始学习外语?
七岁以前。研究表明,七岁以前移民美国的孩子之后的英语成绩和当地小孩差不多。
为什么七岁前和七岁后的差异会这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识别音节的能力在减弱。在学习母语时,大脑会有左半球优势,如果七岁之前开始学习第二门语言,也会有类似母语的优势。
双语学习的优势
学习双语的孩子,思维会更敏捷,自控力也会更强。
学习双语有利于预防认知能力的退化。
学习双语还可以帮助中风患者的认知恢复。
双语学习的劣势
双语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单语学习者要弱。
双语学习者的词汇量不丰富,经常会有话到嘴边说不出来的情况发生。
智力发展
智力测量
历史
高尔顿,对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就能判断一个人聪不聪明?主要的指标有:人的视觉敏锐度,反应的快慢,头颅的大小。
比奈•西蒙智力测量表德国心理学家斯顿用智力商数表示,智力分数。即IQ.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IQ=100,平均智商。IQ>100,高于平均智商。IQ<100,低于平均智商。
韦克斯勒将比率智商改为离差智商离差智商=100+15*(个体在测验中的实际分数—平均数)/标准差差离智商是指智商在人口中的分布,以100为平均数,15为标准差呈正态分布。
智龄的变化
在到达某一年龄后,通常是18岁,智力年龄不再随实际年龄增加。这样就形成一个悖论,在儿童期IQ高,成年以后IQ反而下降。
韦氏儿童智力测量表,适合6到16岁儿童。
卡特尔和霍恩:流体和晶体智力理论
流体智力,个体解决新颖抽象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非语言形式。
晶体智力,人们在教育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语言形式。
流体|晶体智力发展趋势
CHC能力模型
最新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的一些指数:言语理解指数,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加工速度指数,总智商
智力测量的实际用途
可以预测人的成绩、收入、职业、健康和寿命。
智力测量可用于临床诊断,区分正常儿童和存在发展性障碍的儿童。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用智商给孩子贴标签。
如何提高智商?
充足的营养
基本的学习环境,教育。弗林效应(1940年开始,每国公民的智商每隔十年会增加三分。)
不断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听音乐———莫扎特效应
赋予孩子更高的期望,皮革马利翁效应。
记忆训练
认知能力性别差异
表现
语言能力的性别差异
在参与调查的70个国家中,女性均表现出语言能力的优势。
在20到65的年龄段中,女性的语言优势始终高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语言能力下降要快于女性。
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男性在各种空间任务中的表现均优于女性,但是空间任务不同,性别差异的大小也不同。
不同任务包括空间知觉、心理旋转(优势明显)、视空间操作。
生命发展的全程,男性的旋转空间优势始终保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的空间能力下降,要快于女性。
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取决于测试内容和学生年龄)
在大部分国家男孩的数学能力要优于女孩。
但将数学能力做一个拆分,不同的数学能力有不同的表现。在小学阶段,女孩的计算能力优于男孩,男孩的解决问题能力优于女孩。当数学概念中包含了更多空间成分时,如几何和拓扑,则男孩的优势更为明显。
在讨论性别差异时,要特别区分测试内容和年龄段,不能轻易下结论。
产生儿童认知能力性别差异的原因
进化心理学家认为男性和女性的空间能力差异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结构模式将男女两性引入不同的轨道,例如男女不平等。
经济越发达的国家,人们的数学能力越好,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越大。氏族制,在母系社会空间旋转能力的影响不明显。
同伴,有兄弟的女孩,数学能力要优于无兄弟的女孩。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角色活动,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固定看法和信念。例如女红男蓝,女孩喜欢洋娃娃,男孩喜欢汽车。
性别刻板印象可以通过哪些方法纠正或减少呢?
外界影响
心理暗示
儿童的性别认知
儿童性别认知的三个方面
性别认同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性别的正确标定。科恩伯格指出,儿童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和物理守恒概念的发展是一致的,只有获得守恒的概念后才能获得性别的恒常性。
性别稳定性儿童意识到人在一生中性别保持不变,科恩伯格指出,儿童在四岁左右理解性别的稳定性。
性别一致性是指儿童认识到人的性别,不会因为外表如发型,衣着等的改变而改变。儿童要到大班才能形成稳定的性别一致性,这印证了科恩伯格的性别恒常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