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类风湿关节炎(RA)
类风湿关节炎(RA)医学考研/执业医师笔记整理
编辑于2020-04-09 16:12:39类风湿关节炎(RA)
定义
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
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
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血管翳由新生微血管、增生肥大的滑膜细胞、炎细胞及机化的纤维素构成,具有类似肿瘤组织的特性,是引起关节病变、软骨破坏的主要原因及病理基础
病因和发病机制
环境因素
遗传易感性
免疫紊乱
主要作用:CD4+T细胞
临床表现
关节表现
晨僵
95%,超过1h意义较大
关节痛与压痛
最早症状:最常出现的部位——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相邻的三个关节)
特征:对成性、持续性、时重时轻
关节肿
关节腔内积液、、关节周围组织炎症、滑膜慢性炎症后的肥厚
关节畸形
晚期表现
天鹅颈样或者纽扣花样
关节外表现
类风湿结节
特异性皮肤表现
大小不一、对称性、无痛、质硬
类风湿血管炎
肺
最常见:肺间质性病变
心脏
心包炎最常见
胃肠道
与服用抗风湿药物相关
血液系统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神经系统
Felty综合征
脾大
中性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减少
贫血
Caplan综合征
尘肺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易出现大量肺结节
辅助检查
抗角蛋白抗体谱
抗CCP抗体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IgM-RF
类风湿因子RF
可分为IgM(主要检测)、IgG、IgA型
不是特异性抗体
X线
一疏——Ⅰ期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阴影,关节端骨质疏松
二窄——Ⅱ期关节间隙变窄
三虫——Ⅲ期关节面出现虫蚀样改变
四直——Ⅳ期关节半脱位和关节破坏后的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血象:活动期血小板增高
ESR反应活动性和严重程度,CRP反应活动性
诊断
1987年标准——7项满足4项
2010年标准——评分
鉴别诊断
骨关节炎
50岁以上
累及膝关节、脊柱、远端指间关节
远端指间关节结节:Heberden结节/近端指间关节结节:Bouchard结节
血沉正常
RF阴性
X线——非对称关节间隙狭窄、边缘骨质增生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
青壮年男性,家族史
HLA-B27阳性,RF阴性
银屑病关节炎
银屑病发病多年后发病
SLE
部分以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可有RF阳性,ESR和CRP增高
非侵蚀性
治疗
一般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镇痛抗炎作用,不能控制病情
包括:塞来昔布、美洛昔康、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萘普生、布洛芬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甲氨蝶呤
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短疗程、联合DMARDs应用
生物制剂靶向治疗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