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古代史之辽宋夏金元
高中学习--中国古代史之辽宋夏金元的详细资料,便于背诵,如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五代十国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后改国号为辽。
人教版英语选择性必修四第三单元课文,With the latest technology in hand, the need to trade and the desire to enhance relationships will drive China to reach out across the sea far into the future.
中国古代史之辽宋夏金元(2),有关文化等 知识,元为南财北运而开发大运河,裁弯取直,减少航程,经济重心南移造成了文化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造成了南北分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史之辽宋夏金元
辽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五代十国时占领燕云十六州 后改国号为辽
南北面官制度
北面官负责游牧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
南北面官 因俗而治 藩汉分治 四时捺钵
1125年为金所灭
两宋
北宋
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定都东京是为宋太祖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设诸路转运司总理地方财政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进军,定期更换驻地
分散中央各机构权力,互相牵制
最高行政长官: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
军政:枢密院
财政:三司
副相:参知政事,分割相权
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调兵不统兵,后者统兵不调兵
台谏合一
崇文抑武的方针:抑制武将势力膨胀,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实行募兵政策 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
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两宋制度
政治制度
中央(如前)
地方:路州县三级制
选官制度:科举———取仕不问家室,公平竞争,糊名誊录,南北分卷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严格
监察制度
中央设御史台,台谏合一(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
地方设四监司
法律制度:多以唐律为蓝本
社会经济制度:赋税:两税法(效仿唐代)附加税繁多
农业:引进占城稻,开始种植棉花
手工业:制瓷业发展,出现五大名窑,瓷器大量出口海外
印刷业:宋朝的新兴产业
最早的纸币:交子(作为辅币)
南宋
1127年由赵构建立,是为宋高宗
岳飞抗金,后被朝廷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合一,南宋向金称臣,向金缴纳岁贡
1276年被元所灭
西夏
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 建立西夏
向北宋称臣,但实际独立
1127被蒙古汗国所灭
金
1115年完颜阿骨打称帝,1127年灭北宋
金世宗在位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由猛安谋克制
1234年被蒙古汗国所灭
元
1206年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被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西征:给被征服地区社会经济带来破坏,但在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的交流,引发较大规模的民族迁移
1260年忽必烈继位,1271定国号大元,元朝建立
1276灭南宋,1279完成全国统一
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 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 统一王朝
制度
中央官制:中书省一省制
选官制度:科举制(时断时续,录取人数少)将儒家经书作为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为主
监察制度:机构严密
户籍制度:诸色户计,世代相袭,不能变动
在地方建立行省制度
行省辖区辽阔,权力集中,提高行政效率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我国省制的开端 形成了 省路府州县多级行政制度 巩固多民族国家统一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军政事务
西藏地区:宣政院——中央政权开始对西藏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台湾设澎湖巡检司
民族关系:四等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