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医学生基础知识-内科学-消化系统-上4
【内科学】第三篇-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属内科常见病,包括消化道、消化腺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疾病。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居首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胃癌和肝癌的病死率位于消化系统前两位,近年来大肠癌、胰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均为我国目前常见的慢性肝病。 本节讲述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和各类治疗方案。
编辑于2023-09-03 20:01:26 福建省【内科学】第五篇-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及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出生后骨髓造血持续终生,小儿全身骨髓均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造血组织主要分布在扁平骨、椎骨和管状骨的干骺端。 本节讲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包括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等内容
【内科学】第五篇-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及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出生后骨髓造血持续终生,小儿全身骨髓均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造血组织主要分布在扁平骨、椎骨和管状骨的干骺端。 本节讲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包括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等内容
【内科学】第五篇-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及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出生后骨髓造血持续终生,小儿全身骨髓均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造血组织主要分布在扁平骨、椎骨和管状骨的干骺端。 本节讲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包括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内科学】第五篇-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及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出生后骨髓造血持续终生,小儿全身骨髓均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造血组织主要分布在扁平骨、椎骨和管状骨的干骺端。 本节讲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包括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等内容
【内科学】第五篇-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及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出生后骨髓造血持续终生,小儿全身骨髓均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造血组织主要分布在扁平骨、椎骨和管状骨的干骺端。 本节讲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包括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等内容
【内科学】第五篇-血液系统疾病 血液系统主要包括血液、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及广泛分布的淋巴组织。出生后骨髓造血持续终生,小儿全身骨髓均具有造血功能,成人的骨髓造血组织主要分布在扁平骨、椎骨和管状骨的干骺端。 本节讲述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包括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等内容
医学生基础知识【内科学】消化系统
知识整理来源: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
铋剂 (必选)
枸橼酸铋钾 440mg/d
抗生素2 (选择一种)
克拉霉素 1000mg/d 左氧氟沙星 500mg/d 呋喃唑酮 200mg/d 甲硝唑 800mg/d
抗生素1 (选择一种)
阿莫西林 1000mg/d 四环素 1500mg/d
PPI (选择一种)
埃索美拉唑 40mg/d 奥美拉唑 40mg/d 雷贝拉唑 20mg/d 兰索拉唑 60mg/d 泮托拉唑 80mg/d
鉴别诊断
胃癌-胃镜特点
溃疡一般较大,形状不规则。
底部不平,苔污秽。
溃疡边缘呈结节状隆起。
周围皱襞中断。
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胃泌素瘤
是胰腺非β细胞瘤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
肿瘤也可位于胃窦部、十二指肠、大网膜、横结肠系膜及腹腔其他部位。
肿瘤小(<1cm),生长缓慢,半数为恶性。
患者表现为难治性、顽固性、多发性溃疡。溃疡位于十二指肠球部及以下部位,甚至于空肠近端等非典型部位,并多有腹泻及消瘦。
同时存在高胃酸分泌及高空腹血清胃泌素。 CT检查有助于诊断。
子主
病情评估
病情 严重度
溃疡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幽门梗阻、穿孔和癌变者,病情急危重,需要及时治疗
预后
消化性溃疡由于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远较过去为佳,死亡率显著下降。
死亡主要见于高龄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并发症,特别是消化道大出血。
子主
治疗
一般治疗
生活、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戒烟酒,NSAID药物尽可能慎用或停用。
子主
药物治疗
抑制胃酸分泌
H2受体拮抗剂 (H2RA)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质子泵抑制剂 (PPI)
奥美拉唑 泮托拉唑 雷贝拉唑 兰索拉唑 埃索美拉唑等
子主
除Hp四联疗法方案
四联疗法目前被广泛应用,因其Hp根除率较高,被推荐为标准治疗方案。
根除Hp不仅可以降低溃疡的复发率,而且可以缩短溃疡愈合的自然病程。
根除Hp治疗结束4周后应常规复查Hp,以判断是否根除,在检查前至少停用PPI或铋剂2周,以免出现假阴性结果。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子主
保护胃黏膜药物
硫糖铝
覆盖溃疡面形成保护膜
不良反应有便秘、口干、皮疹、眩晕、嗜睡等。
枸橼酸铋钾
在溃疡面形成一种铋肽复合物保护膜
服药期间会出现黑舌、黑粪,少数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情况。疗程不宜太长。
前列腺素E
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黏膜血流等作用
主用于NSAID溃疡的预防,不良反应常见腹泻。会引起子宫收缩,孕妇忌用。
子主
NSAID 溃疡的治疗
如病情允许应立即停用NSAID,或改用对黏膜损伤少的NSAID,如特异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
并选用H2RA或PPI治疗。因Hp和NSAID是引起溃疡的两个独立因素,因此应检测Hp如果阳性应实施根除治疗。
溃疡愈合后,如不能停用NSAID,无论Hp阳性还是阴性都要继续PPI长疗程维持治疗,预防溃疡复发。
对于发生NSAID溃疡并发症的高危患者,如既往有溃疡病史、高龄,同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或糖皮质激素者,应常规予以抗溃疡药物预防,目前认为PPI预防效果较好。
子主
并发症 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见第二十九章
急性穿孔
及早行外科手术治疗
幽门梗阻
禁食和持续胃肠减压以解除胃潴留
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碱中毒
每晚用生理盐水洗胃并抽出胃内容物以减轻炎症及水肿。
营养状况较差者,应及时给予全胃肠外营养
应用H2RA或PPI抑制胃酸分泌
应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促胃动力药物,禁用抗胆碱能药物
经1~2周内科积极治疗无效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癌变
详见第二十四章
手术介入治疗
大量出血经内科治疗无效
急性穿孔
瘢痕性幽门梗阻
胃溃疡癌变
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溃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