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下物理第十一章思维导图 卢健锟(修改版)
八下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思维导图 卢健锟(修改版),超详细的物理思维导图(可以当教辅用的那种)干货满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功和机械能
功率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
公式
P=W/t
变形
W=Pt
t=W/P
P=W/t=Fs/t=Fv
F表示力 单位:牛顿(N)
v表示速度 单位:米/秒(m/s)
字母含义
P表示功率 单位:瓦特(W)
W表示功 单位:焦耳(J)
t表示时间 单位:秒(s)
机械能
定义: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机械能的重量不变
机械能守恒时,不一定要发生能量转化
若机械能守恒时发生动能和势能的能量转化,一定是势能增大动能减少或动能增大势能减少
能量转化
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物体加速下落: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单摆模型
1.小球在A、C点时速度为0(但不静止,不处于平衡状态)
2.小球在B点速度最大
3.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或从C点运动到B点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4.小球从B点运动到A点或C点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5.若没有外力干扰,小球会一直运动下去
6.小球做简谐运动
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的机械能转化
卫星在远地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卫星在近地点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
弹簧振子模型
1.在点O弹簧恰好松弛
2.小球在A、B点时,动能为0,弹性势能最大
3.当小球由A→O运动时,小球做加速运动,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小球在B点时,动能(速度)最大,弹性势能最小
5.当小球由O→B时,小球做减速运动,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蹦极模型
阶段一(t1-t2)(O-B)
绳子未绷直,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匀速增加,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阶段二(t2-t3)(B-C)
绳子绷直但重力大于弹力,合力向下,速度增加,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增加
阶段三(t3)(C)
物体重力等于弹力,在加速和减速的临界点上,速度最快
阶段四(t3-t5)(C-D)
物体重力小于弹力,减速,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合力向上,弹性势能增大
阶段五(t5)(D)
v=0,弹性势能最大,重力势能、动能最小
1.小球在a-b时a>0,合力向下,动能和重力势能减小,弹性势能增加
2.小球在b点时,a=0 ,合力=0速度最大
3.小球在b-c时,a<0,物体做减速运动,合力向上
4.小球的机械能不守恒,由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才守恒
抛物线模型
1.小球在a-b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2.小球在b点时,速度和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
v≠0
3.小球在b-c时,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
4.小球在c点时,速度最大,重力势能为0,动能最大
5.全过程机械能守恒
自由落体模型
小球初速度为0,自由下落(不考虑空气阻力)
1.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
2.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定义:各种能量之间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过程
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2.能量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能量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
4.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E总=E有+E消耗
合力的能量不等于能量之和
能量是标量,有大小,无方向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合力为0,机械能不发生转化
当物体处于平衡态时,动能或势能变化,则机械能不守恒
势能
重力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Ep=mgh
m=Ep/gh
h=Ep/mg
Ep表示重力势能 单位:焦耳(J)
m表示质量 单位:千克(kg)
h表示高度 单位:米(m)
实验: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方法
1.控制变量法
2.转换法
研究对象
下落的物体(砝码/小球/物块)
实验结论
1.在高度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它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2.在质量一定时,高度越大,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3.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和它的运动路径没有关系
弹性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Ep=kx²/2
k=2Ep/x²
x=√2Ep/k
Ep表示弹性势能 单位:焦耳(J)
k表示劲度系数 单位:牛/米(N/m)
x表示形变量 单位:米(m)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Ek=mv²/2
v=√2Ek/m
m=2Ek/v²
Ek表示动能 单位:焦耳(J)
v表示速度 单位:米每秒(m/s)
实验:物体的动能跟那些因素有关
实验方法
1.转换法
2.控制变量法
小球
1.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功
定义: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之积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W=Fs
s=W/F
F=W/s
W表示功 单位:焦耳(J)
F表示力 单位:牛顿(N)
s表示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单位米(m)
做功情况
做功条件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2.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定距离
距离指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初位置到末位置的长度,与路径和运动方向无关
3.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不垂直
不做功的情况
1.有力无距离
F=0
s≠0
2.有距离无力
F≠0
s=0
3.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垂直
功的正负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正功
动力对物体做功(对物体运动有“贡献”)
当F和s的夹角a 0º≤a<90º时,力对物体做正功
负功
阻力对物体做功(对物体运动有阻碍)
当F和s的夹角a 90º<a ≤180º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是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W合=各个力做功的的代数和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力=0,合力做功=0
八下物理第十一章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