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新闻史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新闻史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新闻史第十二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
中国新闻史第七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乌合之众》
数字影音后期制作
新闻中的伪科学内容分析研究
网校视频制作
新闻史第五章
新闻历史与理论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
表彰大会思维导图
新闻:叙述事实
后期剪辑
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
国人对早期近代报刊的认识与接触
林则徐的译报活动:《澳门新闻纸》
太平天国的办报构想
主张"设新闻馆"、"兴各省新闻馆"、"准卖新闻篇"(报纸)
王韬和郑观应的新闻思想
王韬的新闻思想
•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 •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达内事于外”、“通外情于内” •新闻自由 •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报纸的编辑人员的条件——“通材”,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郑观应的新闻思想
•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 •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自强的重要手段 •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 •制定报律规范报业
国人创办的第一批近代报刊
汉口的《昭文新报》
1873.8.8艾小梅创办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近代报纸
香港《循环日报》1874.2.4
创办宗旨:"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
王韬是该报的创办人和第一任主笔
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1、成功创办第一张以政论为主的报纸 2、首创报刊政论文体 3、出版第一本报刊政论文集《弢园文录外编》 4、率先提出"立言"的办报思想
广州的《述报》1884.4.18 《广报》1886.6.24
上海的《汇报》1874.6.16容闳 上海第一家中文日报 《新报》1876.11.23官商合办(国人称"官场新报",外人称"道台的嘴巴")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办报主体:创办者身份较复杂
办报性质:一般是私营性质
政治立场: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
业务方面:借鉴外报经验
报业环境:十分艰难(经济/政治)
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办报高潮随维新运动兴起而兴起
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报刊的创办
1895.8.17《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1896.1.6停刊
每隔一天出版一期 内容:上谕、外电、各报选录、译报、评论 主要对象:在京官员 发行:免费赠送
上海强学会与《强学报》
1896.1.12创刊,1896.1.25停刊
强学会的成立标志着变法维新由思想宣传转变为有组织的政治活 动; •国人办报高潮的序幕拉开
梁启超与上海《时务报》1896.8.9
维新运动的一面旗帜
"耳目喉舌"论的主要内涵
报纸的作用:"去塞求通"
维新派报纸必备四项基本内容
"广译五洲近事" "详录各省新政" "博搜交涉要案" "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时务文体
维新派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新颖的报刊论说文体
代表作是《时务报》上梁启超等人的政论文,故被称为"时务文体"
维新派报刊的其他主要报刊
澳门《知新报》
唐才常、谭嗣同与长沙《湘学新报》、《湘报》
谭嗣同的报刊思想 1. 报贵在“新”,报纸是帮助人们“日新”的工具。 2.报纸是“民史”、“民口” “吾见《湘报》之出,敢以为湘民庆,曰:诸君复何 忧乎?国有口矣。” 3.赞同“报章文体”
严复与天津《国闻报》
办报思想:"求通"
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在《国闻汇编》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国闻报》特点: •以“通外情为要务”,“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 •讲究办报策略; •消息迅速,稿源丰富。
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
特点: •报刊数量大; •办报地区广; •报刊品种多。
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和历史作用
维新派的新闻思想
•1.维新派阐述并努力实践报刊的“通下情”,特别是“通外情” 的功能。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国闻报缘起》 •2、强调并大力利用报刊开通民智的功能。 •3、重视并自觉运用报刊开通风气的功能。渍于
特点:
•开创了新的报刊政论文体 •新闻报道中夹带评论 •编辑工作有所改进 •重视新闻的采访工作 •运用新闻图片配合新闻报道
进步作用与历史贡献
•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 •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 了变法的实现 •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 •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 •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