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族民间音乐•思维导图
适用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专业学生、音乐培训机构、备战考研学生。本思维导图详细整理了民族民间音乐的知识要点,内容包括:民歌、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间器乐、外国民族音乐。
编辑于2021-04-21 15:36:52民族民间音乐
第一章 民歌
民歌特征
口头性、即兴性、变异性、集体性
汉民歌的分类
号子
分类
搬运号子
黑龙江《哈腰挂》
挑担号子
河南山西陕西北部《走绛州》
工程号子
湖南《打硪歌》
农事号子
湖北《催咚催》
作坊号子
山西《打蓝调》
船渔号子
河北《渔民号子》四川《川江船夫号子》
号子艺术特征
直接简朴表现方法
节奏律动强
重复性
一领众和
山歌
分类
放牧山歌
田秧山歌
一般山歌
信天游、陕甘宁 山曲,陕西北部,山西北部 花儿,青,甘,宁 四川, 云南, 湖南, 湖北, 江浙
小调
分类
吟唱调
分类
儿歌
摇篮曲
叫卖调
谣曲
分类
诉苦歌
陕北《揽工调》 河北《小白菜》四川《苦麻菜儿苦茵茵》
情歌
陕北《三十里铺》
嬉游歌
《数蛤蟆》
生活歌曲
看秧歌 打酸枣 绣灯笼 回娘家 春游
时调
十大时调
孟姜女调
送情郎 盼情人 月儿弯弯照九州
鲜花调(茉莉花调)
无锡景调
《无锡景》
杨柳青调
江苏民歌《杨柳青》
剪靛花调
放风筝 回娘家 绣荷包 摘棉花 青楼叹 逃难小调
银纽丝调
《聊斋俚曲》
ps:各地方民歌
河北《小放牛》《孟姜女哭长城》 湖北《龙船调》 山西《桃花红杏花白》《走绛州》 湖南《一根竹竿容易弯》 江苏《无锡景》 陕西《黄河船夫曲》 陕北《绣荷包》 山东《包楞调》 东北《月牙儿五更》 云南《猜调》
第二章 民间歌舞音乐
少数民族歌曲
藏族
歌舞形式
果谐(又名锅庄)
堆谐
拉萨踢踏舞
囊玛
《宗巴朗松》
弦子(又名嘎姆谐)《献上最洁白的哈达》
民歌
山歌
酒歌
子主题
歌曲
北京的金山上 格桑拉 北方水草茂盛的家乡
蒙古族
歌舞形式
安代舞
民歌
风格分类
长调
《辽阔的草原》《牧歌》
短调
《黑缎子坎肩》《嘎达梅林》爬山调(短调民歌)
乐器
马头琴
齐•宝力高《万马奔腾》
朝鲜族
歌舞形式
农乐舞
长鼓舞
民歌
农谣
抒情谣
风俗谣
歌曲
阿里郎 呃浪打令 丰收歌 道拉基 苦媳妇
维吾尔族
歌舞形式
十二木卡姆
维吾尔“音乐之母”
赛乃姆
手鼓舞
民歌
《青春舞曲》《阿拉木汗》《送我一朵玫瑰花》 《掀起你的盖头来》《达坂城的姑娘》
乐器
热瓦普、达普、弹布尔、都塔尔、卡龙
哈萨克族
民歌
《我的花儿》《玛依拉》《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燕子》《黑云雀》《红花》《美丽的姑娘》
乐器
冬不拉
壮族
歌舞形式
扁担舞
歌曲
《刘三姐》
侗族
大歌
《布谷催春》
彝族
阿细跳月
彝族四大声腔
海山四五
苗族
芦笙舞
景颇族
刀舞
纳西族
纳西古乐(白沙细乐)
傣族
孔雀舞,象脚鼓舞
瑶族
铜鼓舞,长鼓舞
汉族歌舞
采茶、花灯、花鼓、秧歌(分为高跷秧歌,地秧歌,二人转)、二人转、二人台
近现代歌舞
代表作品
《丝路花雨》
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大河之舞》
爱尔兰的传统踢踏舞剧
第三章 说唱音乐(分类)
分类
鼓词
重要曲种
京韵大鼓(京音大鼓)
代表人物
刘宝全(鼓界大王)
骆玉笙(金嗓歌王)
歌曲《马鞍山》(刘宝全) 《丑末寅初》又名《三春景》(刘宝全) 《黛玉焚稿》(白云鹏) 《前门情思大碗茶》
弹词
重要曲种
苏州弹词
代表人物: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老三调)
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
琴书
重要曲种
山东琴书
代表作品:《梁祝下山》
道情
重要曲种
河南坠子
代表作品:《偷石榴》《王庆卖艺》
牌子曲
重要曲种
福建南音(南曲)
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
代表作品:《四时景》《梅花操》《走马》《百鸟归巢》(简称“四梅走归”)
三部分:曲,指,谱
四川清音(唱月琴,唱琵琶)
代表作品:《昭君出塞》
联曲体,单曲体,板腔体三种
单弦牌子曲
代表作品:《杜十娘》
二人转
说唱音乐唱腔结构分类
板式变化体
曲牌联缀体
单曲体
A1A2AA3A
主插体
A B C D ....
第四章 戏曲音乐
声腔系统
明代南戏四大声腔
海盐腔、余姚腔、戈阳腔、昆山腔
清代四大声腔
梆子腔、昆山腔、高腔、皮黄腔
唱腔结构
曲牌体(曲高昆)
高腔
昆腔
板腔体(板梆皮)
梆子腔
皮黄腔
重要曲种
昆曲
称号
百戏之祖、百戏之母、百戏之师;戏曲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发展
明代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改革,创出委婉、细腻的“水磨腔”
代表人物
汤显祖
《牡丹亭》(唱段“游园惊梦”) 《紫钗记》 《邯郸记》 《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
洪晟
《长生殿》
孔尚任
《桃花扇》
梁辰鱼
《浣沙记》
第一次成功地将水磨调运用到作品中
京剧
四大徽班
三庆、四喜、和春、春台
唱腔
西皮腔
二黄腔
伴奏乐器
文场
京胡、京二胡、月琴
武场
打击乐器
京剧行当
生、旦、净、丑(花脸)
京剧技术形式
唱、念、做、打
代表人物
四大名旦
梅兰芳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
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
其他
谭鑫培(小叫天)
作品:空城计 四郎探母
周信芳“麒麟童”
作品:宋教仁 四进士
其他歌曲
《沙家浜》(唱段“智斗”) 《空城计》(唱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三家店》(唱段“儿行千里母担忧”) 《智取威虎山》(唱段“打虎上山”) 《卧龙吊孝》
豫剧
代表人物
陈素贞(豫剧大王)
常香玉(豫剧皇后)
代表作品
《穆桂英挂帅》 《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 《白蛇传》 《红娘》(拷红)(红花白木)
越剧
代表人物
袁雪芬(越剧泰斗)
代表曲目
《红楼梦》(金玉良缘,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梁)
黄梅戏
代表人物
严凤英
代表曲目
《天仙配》(夫妻双双把家还) 《女驸马》(为救李郎离家园) 《牛郎织女》 《打猪草》(天女打牛)
分为:花腔,彩腔,主调
评剧(唐山落子)
代表人物
白玉霜(评剧皇后) 新凤霞
代表曲目
《刘巧儿》《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秦香莲》(刘洋情花)
花鼓戏
代表作品
《刘海砍礁》
沪剧
《芦荡火种》
汉剧
《二度梅》
粤剧
《关汉卿》 《搜书院》
秦腔
《三滴血》 《游龟山》 《蝴蝶杯》
第五章 民间器乐
独奏
吹奏
竹笛
梆笛(北方)
代表作品
《牧民新歌》
《喜相逢》 《扬鞭催马运粮忙》
曲笛(南方)
代表作品
《鹧鸪飞》
《姑苏行》
唢呐
代表作品
《百鸟朝凤》
管子(荜篥)
代表作品
《江河水》
笙
代表作品
《凤凰展翅》(第一首独奏乐器)
拉弦
二胡
代表人物
刘天华
代表作品
《良宵》《月夜》《苦闷之歌》《独弦操》《病中吟》《烛影摇红》《光明行》《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
华彦钧(瞎子阿炳)
代表作品
《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
京胡
京剧主要伴奏乐器,发音结实,有很强的穿透力
板胡
比二胡小,音色明亮,多用于独奏
弹拨
常见弹拨类乐器
琵琶、古琴、古筝、扬琴、阮、柳琴
琵琶
弹拨乐器之王
代表作品
《夕阳萧鼓》(又名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海青拿天鹅》《霸王卸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歌舞引》《虚籁》
古琴(又称七弦琴、瑶琴、玉琴、丝桐)
代表作品
《梅花三弄》《阳关三叠》《潇湘水云》《渔樵问答》《平沙落雁》《离骚》《流水》《广陵散》《酒狂》
古筝
代表作品
《渔舟唱晚》
打击乐器
云锣、锣、鼓、木鱼等
合奏
丝竹乐
江南丝竹
分为:丝竹板,清客串
欢乐歌 云庆 行街 三六 慢三六 慢六 四合如意
广东音乐
《赛龙夺锦》《步步高》《喜洋洋》《平湖秋月》《旱天雷》(根据严老烈中三汲浪改编)
潮州弦乐
福建南音
又称为南曲,由曲,指,谱构成
鼓吹乐
南方
浙东锣鼓
北方
西安鼓乐、河北吹歌、绛州鼓乐
弦索乐
清锣鼓
民族管弦乐合奏
《春江花月夜》(改编自琵琶曲《夕阳萧鼓》) 《北京喜讯到边寨》西南少数民族
第六章 外国民族音乐
亚洲
朝鲜
民歌
《桔梗谣》《道拉基》《阿里郎》
乐器
伽倻琴(朝鲜筝)
雅乐 民俗乐
印度
拉格、塔拉是印度音乐的灵魂
乐器
西塔尔
印度最流行的拨弦乐器
萨郎吉
印度“小提琴”
音乐体裁
图姆利 格扎尔 德鲁帕特 舞蹈:卡塔克舞 婆罗多舞
印度尼西亚
民歌
《星星索》《梭罗河》
大型乐器
佳美兰(甘美兰)
由固定音高的金属乐器组成
甘美兰 克隆钟 安格隆
日本
民歌
《樱花》、《红蜻蜓》
乐器
日本筝、尺八、三味线
雅乐 民谣 能乐 歌舞伎
非洲
加纳民歌《非洲赞歌》
中非民歌《非洲的灵感》《寻找朋友》
布隆迪《鼓舞》
塞内加尔《男孩之舞》
欧洲
俄罗斯
《伏尔加船夫曲》
意大利
《桑塔露琪亚》《我的太阳》《美丽的村庄》
苏格兰
《友谊地久天长》,风笛曲《优雅》
爱尔兰踢踏舞
葡萄牙答多
西班牙弗拉门戈
阿尔卑斯“约德尔”
北美洲
美国
《雪绒花》《哦,苏珊娜》
加拿大
《红河谷》
大洋洲
澳大利亚
《剪羊毛》
拉丁美洲
古巴
哈巴涅拉
巴西
桑巴
秘鲁
圆舞曲,排箫
墨西哥
舞蹈“松”
阿根廷
探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