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部编版六年级-小学语文 5~8单元梳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知识梳理部分~ 随意观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现场展示课(肖玮绘制)
学议导练展 教学模式
知识梳理
5单元
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作者从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等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让我们明白了: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盼
写作特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心理 语言 动作描写相结合来给刻画人物形象
语言浅显精炼,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6单元
古诗三首
浪淘沙
作者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出生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793年,刘禹锡进842年卒,追赠户部尚书。代表作有《陋室铭》《竹枝词》《天论》等。
思想情感
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以及“对风景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友人湖阴先生家的生活 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 湖阴先生的一片深情,赞颂了友人人品的高洁。
只有一个地球
表达了作者对地球珍惜的情感,因为地 球只有一个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他是唯一的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中心思想
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它 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合水 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的表达 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青山不老
本本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辛的生活条件,源一无返顾的。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故事,赞扬了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去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标题意义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他的生命的意义在这绿洲中得到延伸,他的精神与青山共存,永垂不朽。
7单元
文言文二则
伯牙鼓琴
课文主旨
讲述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赞美了伯牙与锺子期之间的深情厚谊,表现了知音难觅的主题。
书戴嵩画牛
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了一个牧童指出杜处士珍藏的戴嵩《斗牛图》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艺术创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细心观察,艺术家应该向富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虚心学习。
月光曲
本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故事,表现了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以及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妙乐曲的创作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源于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京剧趣谈
本文描述了京剧中的马鞭、演员亮相等,展示了京剧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8单元
少年闰土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本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少年形象,反映了儿时的“我”与闰土真挚的友谊及“我”对他的怀念之情。
好的故事
这篇文章通过对梦境中“好的故事”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在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中,对充满“好的故事”的生活的强烈期盼,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理想的热烈憧憬。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关于鲁迅的几件事
(1)趣谈《水浒传(2)笑谈“碰壁”(3)喜放烟花(4)救助车夫(5)关心女佣。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现代诗人,中国诗歌学会原会长。 曾任《诗刊》主编,著有《烙印》《宝贝儿》《有的人》等作品
这首诗是1949年11月1日为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它通过两种人的鲜明对比,热情地歌颂了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无情地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统治者,启示我们要树立革命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