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3.二次函数
初中数学综合复习: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点
编辑于2020-07-18 16:41:07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3章《勾股定理》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8年级上册数学(苏科)第2章,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梳理,使用其他版本教材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可以作为学习笔记和复习资料,帮助大家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苏科版8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点梳理,展示了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性质、以及判定条件等多个方面的知识点。这种组织方式使得学习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核心内容,便于记忆和复习。还介绍了多种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和“边边边”等,并详细说明了它们的由来、内容、应用格式以及推论。这些信息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使用其他版本的同学也可以正常使用。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概念
一般地,形如y=ax²+bx+c(a,b,c是常数,且a≠0)的函数叫作二次函数
a,b,c分别是函数解析式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注意
等号的右边是一个整式——不是分式
最高次项的次数是二次的,并且保证二次项系数永远不为0
二次函数解析式
一般式
y=ax²+bx+c(a,b,c为常数,a≠0)
顶点式
y=a(x-h)²+k(a,h,k为常数,a≠0)
(h,k)是抛物线的顶点
两点式

,是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a≠0
二次函数表达式
待定系数法
一般式
已知抛物线上任意三点坐标
顶点式
已知抛物线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大(小)值
交点式(两点式)
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坐标时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关系
对于二次函数y=ax²+bx+c(a≠0) ,当y取定值d时,函数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ax²+bx+c=d.
二次函数y=ax²+bx+c(a≠0)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当x=时,函数值为0,因此,x=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解
利用函数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近似值
步骤
作出函数的图象,并由图象确定方程的解的个数
由图象与y=h的交点位置确定交点横坐标的范围
观察图象求得方程的根(由于作图或观察存在误差,由图象求得的根一般是近似的)
方法
直接做出函数y=ax²+bx+c的图象,则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²+bx+c=0的根.
先将方程变为ax²+bx=-c,再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抛物线y=ax²+bx和直线y=-c,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²+bx+c=0的根
先将方程变为ax²=-bx-c,再分别做出抛物线y=ax²和直线y=-bx-c ,则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ax²+bx+c=0的根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
基本思路
理解问题
分析问题中的变量和常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数学方法求解
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注意
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转化为函数问题
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仅保证函数解析式有意义,还要保证符合实际意义
图像与性质
图像与性质
y=ax²(a≠0)
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是一条左右对称的、平滑的曲线
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理解抛物线y=ax²与y=-ax²的关系
抛物线y=ax²与y=-ax²关于x轴成轴对称,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
y=ax²+c(a≠0)
y=a(x-h)²
y=a(x-h)²+k(a≠0)
y=ax²+bx+c(a,b,c是常数,a≠0)
a,b,c的作用
a
a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a的绝对值决定抛物线的开口大小
|a|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小
b
b=0
对称轴为y轴
ab>0
对称轴在y轴左侧
ab<0
对称轴在y轴右侧
c
c=0
图像过原点
c>0
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
c<0
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
b²-4ac
b²-4ac=0
与x轴有唯一交点(顶点)
b²-4ac>0
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b²-4ac<0
与x轴无交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变换
平移
上加下减(括号外)
左加右减(括号内)
解析式化为顶点式
对称
关于x轴对称
y=ax²+bx+c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²-bx-c
y=a(x-h)²+k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²-k
关于y轴对称
y=ax²+bx+c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²-bx+c
y=a(x-h)²+k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²+k
旋转
绕原点旋转180°(即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y=ax²+bx+c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²+bx-c
y=a(x-h)²+k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²-k
绕顶点旋转180°(即关于顶点中心对称)
y=ax²+bx+c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²-bx+c-
y=a(x-h)²+k关于顶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y=-a(x-h)²+k
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
公式法
y=ax²+bx+c=
顶点坐标:
对称轴是直线
配方法
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a(x-h)²+k的形式
顶点坐标(h,k)
对称轴是直线x=h
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
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所以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