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心-情绪
根据高分必备2000题答案解析进行了填充。
编辑于2020-07-19 15:57:35情绪
概念
定义
情绪的组成成分
主观体验
自我感受
外部表现
如表情
生理唤醒
即生理反应;如自主神经系统:①交感神经系统负责情绪唤起,是情绪激动;②副交感神经系统使情绪平静
情绪与感情的区别
情绪
主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 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概念既适用于人类,又适用于动物。
情感
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区别
为区别于认识过程,人们把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叫做感情,为了区分感情发生过程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体验,将感情分为了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一般的,情绪多跟个体的生理需要、机体本身的活动、感知觉相联系;而情感则更多的跟社会性需要,社会认知和理性观念相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两种难以分割而又有所区别的主观体验。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是:情绪代表的是感情的反应过程,带来更多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而情感则代表感情的内容,即感受的体验和感受,显得更加深沉,它经常以内隐形式或微妙的方式流露出来。情绪一旦产生,人们往往因一时难以冷静或者难以控制,以至于失态或造成非己所愿的后果。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功能
适应功能
指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动机功能
指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组织功能
指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的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组织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
信号功能
指情绪、情感是人们传达信息、沟通思想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功能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来表现的;
维度和两极性
维度与两极性
维度
指情绪所固有的的某些特征
两极性
动力性:增力,减力
激动性:激动,平静
强度:强,弱
紧张性:紧张,轻松
罗素的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
愉快度
愉快
不愉快
强度
中等强度
高强度
组成四个类型:愉快-高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强度是惊恐;
维度理论
三维理论
冯特,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每一种具体的情绪都分布在这三个维度的两极之间的位置;
四维理论
伊扎德,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
分类
情绪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生物进化角度)
基本情绪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是天生的,不学而能的; 基本情绪之间独立性非常高,相关性很小;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而来的。
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
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情绪状态
心境
心境具有持久和弥散性,时间跨度可以很大,所以并不是对某一事情的特定体验;
激情
激情时一种爆发式、强烈的情感,既可以是喜悦,又可以是消极的极端悲伤; 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应激
应激可以提高人的自我防御能力,但过度会导致生理功能的紊乱,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情绪与脑
脑中枢机制
网状结构
担负着使人保持觉醒和意识状态的作用;也有着激活情绪的作用, 它所产生的唤醒,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对知觉和产生消极感情有重要作用,在厌恶学习中也很重要;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皮下神经活动和整个有机体一切活动的最高调解者, 也是人类情绪体验的最高调控者。
下丘脑
下丘脑的腹内侧核是产生怒的整合模式的关键所在;另外下丘脑还是“愉快”和“痛苦”中枢; 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存在快乐中枢,又叫奖励中枢。
外周神经系统
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分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它们主要控制内脏系统有规律的不随意的运动。
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
情绪与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
情感与唤醒模式
表情
面部表情
在情绪表达中起主要作用。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婴儿生来就具有表情,人类有几种表情是全世界共有的,表情的精细化和一些特殊的表明在不同的文化下会有所差异。
姿态表情
身体表情
手势表情
语调表情
非言语交往 “体语”
感觉反馈
情绪理论
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
詹姆斯认为情绪是由内脏器官和骨骼肌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悲伤是由哭泣引起的,而愤怒是由打斗而致。兰格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该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中产生的作用。
坎农-巴德学说
坎农认为情绪产生的中心不在外周系统,而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强调情绪的来源是大脑皮层对刺激情境的评估。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二因素情绪理论,认为情绪来源于两个必要因素生理唤醒和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者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讲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外周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使情绪激动
副交感神经系统
使情绪平静
躯体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