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心-能力
普通心理学能力一章框架,结合2000题解析进行了填充。
编辑于2020-07-20 16:03:26能力
概述
含义
能力是一种心里特征,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里条件。
知识、技能、才能、天才的区别
知识
知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知识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类所掌握,个人所掌握的知识就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一般来说,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促进能力的发展,这只是一种促进作用。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不具备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缺乏抽象概括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理性知识;同时,能力的大小也会影响掌握知识的深浅和技能的高低。
陈述性知识:“是什么”,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程序性知识:“如何做”,如骑马的知识,组装计算机的知识。
技能
是在活动中由于练习而而巩固了的,并在活动中应用的基本动作方式,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行为方式。
操作技能
心智技能
才能
依靠多种能力的结合,人们才能完成某些复杂的活动。这些能力互相联系,保证了某些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到一起的能力叫才能。
天才
如果一个人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最完备的发展和结合,能创造性的完成某一领域或多种领域的活动任务,通常成为天才。天才是能力的特殊结合,它能使人顺利地、独立地、创造性的完成某些复杂活动。
种类
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
一般能力
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一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而抽象概括力是一种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特殊能力
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特殊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
模仿能力和创新能力
模仿能力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即模仿能力。
创造能力
利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产生出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叫创造能力。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流体智力
流体智力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它更多的取决于个人的禀赋。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存在密切关系,在个体发展的早期,流体智力有明显的发展,20岁以后,达到顶峰,30岁以后,随年龄增长,开始衰退。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其个体差异受文化影响较少。
晶体能力
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一直在发展,只是在25岁以后,发展的速度渐趋平缓。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操作能力
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
认知能力
是指人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提取的能力,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智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该能力是在不同活动类型中都会表现出来的能力。
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的能力
智力的发展
一般发展趋势
从三四岁~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
18~25岁之间达到顶峰。
25~40稳定创造时期。
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够达到的智力水平高低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人的能力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早慧,晚熟等
能力结构的差异
能力可以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有人长于记忆,有人长于思维等。
能力的性别差异
根据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多表现在特殊能力上。
智力相关
智龄
一个人的智力实际达到的年龄水平
比率智商
个体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间的比率关系。
智商
平均分为100,90~110代表了智力的一般水平。
离差智商
指个体的智商在其同龄人中的相对位置,这个相对位置是较为稳定的,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智力不足
轻度
智商70~50,生活能自理,但很难理解复杂知识,很难理解学习抽象科目。
中度
智商50~25,生活半自理,动作基本可以或部分有困难,只能说简单的字。
重度
智商在25以下,生活不能自理。
能力的测量
一般能力测量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斯坦福比纳量表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言语
操作
特殊能力测验和创造力测验
理论
因素理论(12多群)
瑟斯顿-群因素理论
词语理解
词语流畅
数字运算
空间关系
联想记忆
知觉速度
一般推理
斯皮尔曼-二因素理论
一般能力或一般因素(G因素)
一般能力简称G因素,它是人的基本能力,是决定人的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G因素参与人的各种活动,因此,人们在完成不同的智力作业时,成绩才会出现某种正相关。
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S因素)
特殊能力简称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由于S因素只参加特定的活动,人们的作业成绩才没有完全的相关。由许多特殊因素与某些普遍因素结合在一起,就组成人的智力。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言语智力
逻辑-数学智力
空间智力
音乐智力
运动智力
社交智力
自我认识智力
自然智力
桑代克-独立因素理论
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彼此无关,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的独立发展。
结构理论(3维4层)
吉尔福特-三维结构
内容
包括视觉、听觉、符号、语义和行为五类,他们是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
操作
指智力活动的过程,有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它们由智力活动的对象或材料引起的;
产物
运用智力操作得到的结果,这些结果可以按照单位计算、类别可以表现为关系、转换、系统以及应用;
阜南-层次结构
智力的最高一层:一般因素(G因素)
第二层:大因素群
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
操作和机械方面的因素
小因素群:包括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
特殊因素:即各种特殊能力(S因素)
信息加工理论(3pc)
罗伯特·斯腾伯格-三元智力理论
智力成分亚理论
元成分
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成分,起着核心的作用。
操作成分
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
是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
智力情景亚理论
获得与情景拟合的心理过程
智力经验亚理论
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
戴斯、科尔比-PASS模型(“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包含了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
注意系统
又称注意-唤醒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
称为信息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
计划系统
处于最高层次
智力的CHC模型
第三层能力:最高层。最广泛、最一般的能力水平。
第二层能力:“广泛能力”,人们熟知的一些能力,如晶体智力,液体智力,阅读 写作能力等;
第一层能力:最底层,包含约70个可测量的“狭窄能力”,从属于第二层;
智力发展影响因素
遗传
学校教育
产前教育
早期经验
环境
实践活动
个人主观能动性
个体
情绪智力
梅耶和萨洛维的理论
情商(EQ)-情绪智力指数;巴昂第一个使用EQ的概念,格尔曼《情绪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