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第四章—饰面装修(Finishing)
上册—第四章—饰面装修。做的比较详细
编辑于2020-08-06 19:08:27第四章—饰面装修
4.2—墙面装修
概述
是建筑装修中的重要内容
作用
提高建筑艺术效果,美化环境
保护墙体,改善墙体热工性能
装修位置不同分类
外墙面装修
内墙面装修
按饰面材料和做法不同分类
外墙面装修
抹灰类
贴面类
涂料类
内墙面装修
抹灰类
贴面类
涂料类
裱糊类
4.2.1—抹灰类墙面装修
概述
是我国传统的饰面做法,将砂浆涂抹在房屋结构表面上的装修工程
材料来源广,施工简便,造价低,通过工艺的改变可以获得多种装饰效果,在建筑墙体装饰中应用广泛
抹灰的组成
概述
为保证抹灰质量做到表面平整,粘结牢固,色彩均匀,不开裂,在抹灰前应将基层表面的灰尘、污渍等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
抹灰层不能太厚,施工时须分层操作
分三层
底灰(层)
又叫刮糙
作用
主要起与基层粘接和初步找平作用
该层的材料与施工操作对整个抹灰质量有较大影响,其用料视基层情况而定,厚度一般为5-7mm
当墙体基层为砖石时,可采用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打底
当基层为骨架板条基层时,应采用石灰砂浆做底灰,并在砂浆中掺入适量麻刀(纸筋)或其他纤维,施工时将底灰挤入板条缝隙,以加强拉结,避免开裂脱落
中灰(层)
作用
进一步找平
材料基本与底层相同
根据施工质量要求可一次抹成,或分层操作,所用材料与底层材料相同,中灰厚度为5-9mm
面灰(层)
作用
装饰美观
要求平整,均匀,无裂痕
厚度一般为2-8mm
面层不包括在面层上的刷浆,喷浆或涂料
抹灰的两种标准
划分依据
按质量要求和主要工序
普通抹灰
一般由底层和面层组成
高级抹灰
在面层与底层之间加多层中间层
概要
高级抹灰适用于大型公建,纪念性建筑物,高级住宅,宾馆以及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普通抹灰一般用于普通住宅,办公楼,学校等
常用抹灰种类,作法和应用
砂浆种类选择依据
根据基层材料的特性和工程部位的不同对砂浆技术性能要求不同
常用抹灰
水泥砂浆抹灰
用于潮湿或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位
混合砂浆抹灰
多用于室内底层或中层或面层抹灰
石灰砂浆抹灰
纸筋石灰浆抹灰
麻刀石灰浆抹灰
概要
多用于室内中层和面层抹灰,对混凝土基面多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对于木板条基层及面层,多用纤维材料增加其抗拉强度以防止开裂
装饰抹灰
按面层材料的不同可分为
石碴类(水刷石,水磨石,干粘石,斩假石)
装饰抹灰中使用较多的一类
水泥,石灰类(拉条灰,拉毛灰,洒毛灰,假面砖,仿石)
聚合物水泥砂浆类(喷涂,滚涂,弹涂)
4.2.2—涂料类墙面装修
概述
在木基层表面,或建筑构配件的抹灰面层上喷刷涂料涂层的
涂料饰面可以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层完整而坚韧的保护涂膜,具有保护,装饰功能,并且能改善建筑构配件的使用功能
特点
质轻,色彩丰富,施工简便,省工省料,工期短,效率高,自重轻,维修方便,广泛应用
分类
按成膜物质分类
有机涂料
有机无机复合涂料
按涂料所用稀释剂分类
溶剂型涂料
水溶性涂料
按涂料的功能分类
防火涂料
防水涂料
保温涂料
防腐涂料
防静电涂料
按建筑使用部位分类
外墙涂料
内墙涂料
地面涂料
顶棚涂料
屋面防水涂料
有机涂料
水溶性涂料
以水溶性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水为稀释剂,加入适量的颜料,填料及辅助材料等,经研磨而成
可直接溶于水中,有一定装饰性和保护性,一般用于室内
特点
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施工方便,但耐水、耐气候性较差,容易起皮,开裂,脱落
乳液型涂料(乳胶漆)
以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成膜物质,加入适量颜料,填料和辅助材料,研磨而成
特点
耐水性耐候性较好,并有亚光,高光等不同光泽渡类型
大量应用于室内室外墙面装修工程中
溶剂型涂料
以高分子合成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有机溶剂为稀释剂,加入适量颜料,填料及辅料,研磨而成的一种挥发性涂料
特点
较好的硬度,光泽和耐水、耐候性
但施工时有机溶剂易挥发,产生气味,污染环境,价格较高
主要应用于外墙饰面,或室内走道,门厅
水溶性无机涂料
已无机材料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
主要原材料都可以直接取自自然界,资源丰富
常用
无机硅酸盐水玻璃类涂料,聚合物水泥类涂料
特点
保色性好,耐碱,耐老化,但耐水性差,涂膜质地松弛,易起粉
复合涂料
有无机有机涂料结合而成,使两种涂料相互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装饰效果
硅藻泥内墙涂料
以硅藻土为主要原材料,添加多种助剂的粉末装饰涂料
特点
色彩柔和,净化空气,调节湿度,防火阻燃,吸音降噪,保温隔热,可以替代乳胶漆和墙纸的新型环保涂料
色彩单一,质感较硬,防水性差,价格较贵,对施工工艺较高要求。
氟树脂外墙涂料
以氟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涂料,又称氟碳漆
4.2.3—陶瓷贴面类墙面装修
面砖饰面
按处理方式
釉面砖
表面光滑,色彩丰富,图案多样
防水,耐火,耐腐蚀,易清洗
耐磨,防滑性较差
无釉面砖
表面不施釉,花色比不上釉面砖,但有更好的耐磨性和防滑性
在墙面铺贴面砖是保护和美化墙面的有效方式
多数以陶土和瓷土为原料,压制成型后经焙烧而成,用于墙面和地面,称为墙地砖
构造做法
安装前
先将表面清洗干净,然后将面砖放入水中浸泡,贴前取出晾干或擦干
安装时
1:3水泥砂浆打底和划毛,后用1:0.3:3水泥石灰砂浆或掺108胶的1:2.5水泥砂浆满铺于面砖背面,厚度不<10毫米
然后将面砖贴于墙上,敲实,使其与底灰粘牢,一般面砖背面有凹凸纹路,更有利于面砖粘贴牢固
外墙面砖
面砖之间留出一定缝隙,利于湿气排除
内墙面
为便于擦洗和防水,要求安装紧密,不留缝隙
陶瓷马赛克饰面(陶瓷锦砖)
若干小型瓷片镶拼而成
锦砖经高温烧结而成,表面致密光滑,坚硬耐磨,耐酸耐碱,防火防水,不易变色
瓷片小块尺寸小(每片边长不大于50mm),多重色彩和不同形状,拼各种花色图案
常用于厨房、餐厅、卫生间、游泳池等墙面和地面装修
4.2.4—石材贴面类墙面装修
概述
天然石材
天然岩石加工而成
人造石材
天然石材碎料或粉料作为精细基料,加入无机或有机胶凝剂作为粘结剂,加工而成
厚度
厚型
40mm以下
薄型
40mm以上
石材类型
天然石材
优点
天然石材饰面板具有各种颜色、花纹、斑点等天然材料的自然美感,质地密实坚硬,耐久性、耐磨性均比较好,装饰工程适用广泛
缺点
自重大,增加建筑荷载
用于室内外环境中的墙面、地面、楼梯踏步、各种石材线脚、罗马柱、茶几、石质栏杆、电梯门贴脸等
材料品种,来源局限性,造价高
高级饰面材料
种类
花岗岩
硬石材,质地坚硬密实,耐摩擦,耐酸碱,耐高温耐腐蚀
多用于室外墙面和地面装修
硬度大,加工困难,并且质脆,耐火性差,在火灾时容易发生爆裂
表面经过不同的加工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装饰效果
大理石
中硬石材,质地细密,吸水率小,抗压性强,花纹多样,色泽丰富
抗风化差,不耐酸,空气和雨水中所含的酸性物质对大理石有腐蚀
不宜用于外墙和其他露天部位装饰
砂岩
内部孔隙多,吸水率高,防声,防火,防潮
朴实大方,粗犷自然,石材花纹变化奇特,良好的抗压,耐磨,防滑性
广泛应用在墙面,地面,异形线脚,景观雕塑
人造石材
定义
采用无机、有机胶凝材料作为胶粘剂,以天然砂,碎石,石粉或工业渣渣等为粗细填充料,成型,固化,表面处理而成
优点
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加工方便
分类
水磨石
人造大理石
人造花岗石
微晶石
色泽和纹理不及天然食材自然柔和。但花纹和色彩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人为控制,可选择范围广,造价低
石材饰面的安装
安装前
根据设计要求核对石材品种,规格,颜色进行统一编号,天然石材需预先加工安装孔,较厚的板材应在其背面两条2—3 MM深的砂浆槽
阳角交接处应做好45°倒角处理,最后根据石材种类和厚度,选择适宜的安装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
栓挂法 常用:墙柱表面栓挂钢筋网,将板材用铜丝绑扎,栓结在钢筋网上,并在板材与墙体的夹缝内灌以水泥砂浆加固,
对于较厚的石材板,还可用连接件挂接法,板材通过连接件锚固在墙体上
在高度不>3米的墙面上安装石材可以采用粘贴法,使用聚酯砂浆和环氧树脂胶将石材粘贴在墙面上
粘贴法适用于薄型石材,尤其方便各种石材饰线,饰条的安装,粘结板材固定的方式连接
4.2.5—清水砖墙饰面装修
砌筑后不抹灰,不贴面,以表现砌体本身质感的墙体
要求砖块尺寸规则,砌砖平整,灰浆饱满,砖缝规范美观
勾缝处理
为防止灰缝不饱满而引起的空气渗透和雨水渗入,需对砖缝进行勾缝处理
一般用1:1水泥砂浆勾缝
也可在砌墙时用砌筑砂浆勾缝,称为原浆勾缝
勾缝形式
平缝
平凹缝
斜缝
弧形缝
色彩
主要是砖体材料本色
常用红砖和青砖
4.2.6—特殊部位的墙面装修
护墙墙裙
在内墙抹灰中,对于易受到碰撞的部位如门厅,走道的墙面和有防潮防水要求如厨房,浴厕的墙面,为保护墙身而做
护角
内墙阳角,门洞转角等处
墙裙和护角高度为两米左右,根据要求,护角也可用其他材料,如木材制作
踢脚线
内墙面和楼地面交接处,为了地面与墙面的结合部美观,保护墙身以及防止擦洗地面时弄脏墙面而做,材料可同楼地面
常见做法
与墙面粉刷相平
凸出
凹进
高120到150 MM
为了增加室内美观,在内墙面和顶棚交接处可做成各种装饰线
4.4—顶棚装修
概述
室内空间上部的结构层或装修层称为顶棚
主要装修部位之一
4.4.1—顶棚类型
直接式顶棚
直接在楼板底面或梁底进行抹灰,粉刷,粘贴等装饰而形成的顶棚
一般用于装修要求不高的房间,要求和做法与内墙装修相同,但对防脱落的材料构造要求更高
吊顶
在较大空间和装饰要求较高的房间中,因建筑声学,保温隔热,清洁卫生,管道敷设,室内美观的特殊要求,常用顶棚,把屋架、梁板等结构构件及设备遮盖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表面
顶棚采用悬吊方式支承于屋顶结构层或楼盖层的梁板之下
吊顶的构造设计应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4.4.2—顶棚构造
直接式顶棚
直接喷刷涂料顶棚
要求不高或楼板底面平整,可在板底嵌缝后喷刷石灰浆或涂料二道
直接抹灰顶棚
对板底不够平整或要求较高的房间,可采用板底抹灰,抹灰一般在灰板条钢板网上抹掺有纸筋、麻刀、石棉或人造纤维的灰浆
抹灰顶棚容易出现龟裂,甚至成块破损脱落,适用于小面积吊顶
直接贴面顶棚
对某些装修标准较高或有保温吸声要求的房间,可在板底直接粘贴装饰吸声板,石膏板,塑胶板
吊顶
按位置的不同
屋架下吊顶
混凝土楼板下吊顶
按基层材料分类
木骨架吊顶
金属骨架吊顶
结构组成
吊顶基层
面层
吊顶基层
基层主要用来固定面板
基层承受吊顶的荷载,并通过吊筋传给屋顶和楼板承重结构
组成
吊筋
龙骨
主龙骨
承重结构
通过吊筋或吊件固定在屋顶和楼板结构上
次龙骨
吊顶的基层
固定方法同主龙骨
概要
主龙骨断面比次龙骨大,间距通常为一米左右。
悬吊主龙骨的吊筋为8-10钢筋,间距也是一米左右
次龙骨间距视面层材料而定,间距不宜太大,一般为300到500 MM左右,刚度大的面层不易翘曲变形,可扩大至600mm
可用木材,轻钢,铝合金等材料制作,断面大小视其材料品种,是否上人和面层构造做法等因素而定
面层
分类
抹灰面层
湿作业施工,费工费时
板材面层
即可加快施工速度,又容易保证施工质量
类型
植物型板材
胶合板
纤维板
木工板
矿物型板材
石膏板
矿棉板
金属板材
铝合金板
金属微孔吸声板
4.3—楼地面装修
概述
主要指楼盖层和地平层的面层
一般包括面层和面层下面的找平层和结合层
楼地面的名称是以面层的材料和做法来命名的,如面层为水磨石,称为水磨石地面。
按材料和做法分类
整体地面
塑料地面
块料地面
木地面
4.3.1—整体地面
传统做法地面,应用广泛,现浇
基层和垫层的做法相同,仅面层所用材料和施工方法有所区别
水泥砂浆地面
在混凝土垫层和结构层上抹水泥砂浆的一种传统整体地面
单层
只抹一层20—25 MM厚1:2.5水泥砂浆
双层
增加一层10—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表面只抹5—10 MM厚1:2水泥砂浆
增加了一道工序,但不容易开裂
低档次地面装修
用于对地面要求不高的房间或需要进行二次装饰的商品房的地面
工作简单,造价低,不耐磨,表面易起灰,不易清洁
水泥石屑地面
面层以石屑替代砂的一种地面
根据石屑种类的不同分类
豆石地面
瓜米石地面
相对于水泥砂浆地面,表面光洁,不起尘,易清洁
水磨石地面
一般分两层施工
在刚性垫层或结构层上用10-20 MM厚的1:3砂浆找平,面铺10—15 MM厚1:1.5-2的水泥石屑浆,待面层达到一定承载力后,加水,用磨石机磨光,打蜡
所用水泥为普通水泥,所用石子为等硬度的方解石,大理石,白云石屑
嵌条分块
为适应地面变形可能引起的面层开裂以及为施工和维修方便,做好找平层后用嵌条把地面分成若干小块,尺寸为1000 MM左右。
分块形状可以设计成各种图案
嵌条用料为玻璃,塑料或金属条,高度同磨石,面层厚度用1:1水泥砂浆固定
嵌固砂浆不宜过高,否则会造成面层在嵌条两侧仅有水泥而无石子,影响美观
美术水磨石地面
将普通水泥换成白水泥,掺入不同颜料和彩色石屑,做成各种彩色地面。造价高
优点
良好耐磨性,耐久性,防水,防火性,质地美观,表面光洁,不起尘易清洁
4.3.2—块料地面
把地面材料加工成块状,然后借助胶结材料贴或铺砌在结构层上
胶结材料
胶结作用
找平作用
或先做找平,再做胶结层
常用胶结材料
水泥砂浆
沥青玛蹄脂
也有用细砂或细炉渣做结合层
种类
透水砖
水泥制品块
大理石
缸砖
陶瓷锦砖
陶瓷地砖
透水砖地面
概述
以无机材料为主要原料,经过烧结或免烧结成型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较大水渗透性能的铺地砖
根据材质不同分类
石英砂透水砖
纤维混凝土透水砖
陶瓷颗粒透水砖
特点
具有良好透水透气性能,可使雨水快速渗入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湿度,改善城市地面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生存条件
可吸收水分与热量调节地表的温度,对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一定作用。
可减轻城市排水和防洪压力,由于表面呈微小凹凸,可以吸收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可以降低路面雨后积水以后打滑的可能性
海绵城市材料
色彩丰富,自然朴实,经济实惠,规格多样化,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材料之一,已被广泛应用在公园,广场,停车场,运动场,人行道及轻型车道等室外地面铺装
水泥制品块地面
常见种类
水泥砂浆砖
水磨石块
预制混凝土块
与基层粘结方式
当预制块尺寸较大且较厚时
常在板下干铺一层20—40 MM厚细砂或细炉渣,待校正后,板缝用砂浆嵌填
施工简单,造价低,便于维修更换,但不易平整。
当预制块小而薄时
采用12—20 MM厚1:3水泥砂浆做结合层,铺好后再用1:1水泥砂浆嵌缝
坚实平整,但施工较复杂,造价也较高
陶瓷类地面饰面
常见类型
缸砖
以陶土为主要原料烧制成,多为方形或多边形,密实耐磨
可用于室外或公共建筑物的地方,颜色多为暗红色,吸水率比瓷土烧制的地砖大
陶瓷马赛克
优质瓷土烧制而成的小尺寸瓷砖,按一定图案反贴在牛皮纸上而成
抗腐蚀,耐磨,耐火,吸水率小,抗压强度高,易清洗,永不褪色
质地坚硬,色泽多样,规格小,不容易踩碎,主要用于防滑,卫生要求比较高的卫生间,浴室等房间的地面
陶瓷地砖
概要
原材料成型尺寸,施工方式,吸水率各有不同,共同的特征是烧结制品
都是用陶土或瓷土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
陶瓷地砖类型
釉面地砖
无光釉面砖
无釉防滑地砖
抛光砖
通体砖
玻化砖
特点
陶瓷地砖色彩丰富,色调均匀,砖面平整,耐磨,施工方便,块大缝少,装饰效果好,特别是防滑地砖和抛光地砖又能防滑,多用于办公,商店,旅馆和住宅中
一般后6—10 MM,规格尺寸多样,可从100 MM×100 MM到1000 MM×1000 MM MM,有的玻化砖甚至能做到1200 MM,用于地面装修中时,拼缝较少,光滑平整,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4.3.3—塑料地面
概述
以合成树脂为原料,掺入各种填料和助剂,加工制作而成
块状或卷材
一定厚度的快块材或卷材形式的油地毡,橡胶地毯,也可以是现场铺涂涂料地面和涂布无缝地面
特点
装饰效果好,品种花样,图案,色彩,质地,形状,选择多样,施工简单,轻质耐磨,清洗更换方便
良好的隔声隔热,防潮性能,还具有一定弹性,脚感舒适,价格便宜
易老化,日久失去光泽,受压后产生凹陷,不耐高热,容易留划痕
聚氯乙烯塑料地面(PVC地面)
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加工过程而成的新型轻体地面装饰材料
特点
轻质环保,防水耐磨,导热保暖,弹性吸音,施工便捷
广泛用于住宅,学校医院,办公楼,工厂,超市,商场等各种场所
橡胶地面
以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地面装饰材料
包含
橡胶地砖,橡胶地板,橡胶脚垫,橡胶卷材,橡胶地毯。
特点
具有良好弹性,在抗冲击,绝缘,防滑,隔潮耐磨等方面,有优良的特性
橡胶地板在户内和户外都能长期使用,广泛应用在工业建筑,住宅,幼儿园,老年人活动中心,运动场地,游泳馆,人行步道,轮椅斜坡以及潮湿地面防滑部位等
强度高,耐磨性好,尤其是用人流较多,交通繁忙和负荷较重的场合
4.3.4—涂料地面
按照施工方式分类
涂料地面
以涂刷方法施工,涂层较薄
涂布无缝地面
以合成树脂代替水泥,现场涂布施工,涂层较厚,硬化以后形成整体无接缝地面
特点
无接缝,整体性好,易于清洁,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4.3.5—地面变形缝
包括
温度伸缩缝
沉降缝
防震缝
设置的位置和大小应与墙面,屋面变形缝一致,大面积的地面还应适当增加伸缩缝
构造要求
要求从基层到饰面层脱开,使其产生位移或变形时,能自由位于,不被破坏
4.1—概述
4.1.1—饰面装修作用
保护
饰面装修可形成一层保护层,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基层对外界影响也对建筑表面造成侵蚀的抵抗能力,还可以保护建筑构件不直接受到外力的磨损,碰撞和破坏,从而提高建筑构件的耐久性,延长使用年限
改善环境条件,满足房屋使用功能要求
建筑物表面装修可以改善室内外清洁卫生条件,且能增强建筑物采光,保温,隔热,隔声性能
美观
建筑师根据室内外环境的特点,正确,合理的运用建筑线型以及不同饰面材料的质地和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通过巧妙组合还可创造出优美和谐统一而丰富的空间环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要求
4.1.2—饰面装修的设计要求
根据使用功能,确定装修的质量标准
不同等级和功能的建筑应采用不同的装修质量标准。如高级公寓与普通住宅的区别
同类建筑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如面临城市主要干道与在街访内部的区别
同一栋建筑的不同部位,正、背立面,重要房间与次要房间的区别
有特殊要求的,如声学要求较高的录音室、广播室,除选择声学性能良好的饰面材料外,还应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案
正确合理的选用材料
装修材料是装饰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装修费用中所占比重较大
装修工程所用材料量大面广,品种繁多,价格相差很大
如何选择和合理利用材料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效果,造价,做法
考虑因素
装饰材料的材料特性,外观效果
材料的经济性
需要根据装修部位的标准和要求,综合考虑,合理选择经济实用的材料,优先选择健康环保材料,做到最佳使用和装饰效果
充分考虑施工技术条件
应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影响装修做法的各种因素
工期长短
施工季节
具体施工队伍的工具设备
工人技术水平
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
4.1.3—饰面装修的基层
概述
饰面装修是在结构主体完成之后进行的
凡附着或支托饰面层的结构构件或骨架均视为饰面装修的基层
基层
内外墙体
楼地板
吊顶龙骨
基层处理原则
基层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饰面层附着于基层
为了保证饰面不至于开裂,起壳,脱落,要求基层具有足够承载力
基层表面必须平整
饰面层平整均匀是达到美观的必要条件。基层表面的平整均匀又是使饰面层达到平整均匀的重要前提
对饰面主要部位的基层,如内外墙体,楼地板,吊顶骨架,在砌筑、安装时必须平整
基层表面凹凸过大,必然使找平层厚度增加且不易找平
厚度不一不仅浪费材料,还可能因材料的胀缩不一而引起饰面层开裂,起壳甚至脱落,同时影响美观,使用,乃置安全问题
确保饰面层附着牢固
饰面层附着于基层表面应牢固可靠
应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饰面材料采用不同材料的基层和相应的构造连接措施,如粘、钉、抹、涂、贴、挂等使其饰面层附着牢固
基层类型
实体基层
指用砖、石等材料组砌或用混凝土现浇或预制的墙体以及预制或现浇的各种钢筋混凝土楼板等
这种基层强度高刚度好,表面可以做任何一种饰面
如
罩刷各种涂料
抹涂各种抹灰
铺贴各类面砖
粘贴各种卷材
为保证实体基层的饰面层平整均匀,附着牢固,施工时还应对各种材料的基层做处理
砖、石基层
表面粗糙,缝隙较多,粘接力强。做饰面前必须清理基层,除去浮灰,必要时用水冲净
在墙体砌筑时做到表面平整,就为饰面层的牢固粘接及厚度均匀创造了条件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基层
是由混凝土浇筑成型,为脱模方便,其表面均涂有脱模剂,加上钢模板的广泛使用,构件表面较为光滑平整
为使饰面层附着牢固,施工时必须除掉隔离剂,还需将表面打毛用水冲去浮尘
轻质填充墙基层
由于各类轻质填充墙基层与钢筋混凝土基层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在做抹灰面层时,容易造成面层开裂、脱落,影响美观使用
因此在基层处理时不同基体材料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金属网与各基体搭接宽度不应<100mm
轻质填充墙在外墙面抹灰饰面时,基层处理应挂满钢丝网
骨架基层
类型
骨架隔墙的基层
架空木地板的基层
各种形式吊顶的基层
材料不同分类
木骨架基层
金属骨架基层
龙骨
构成骨架基层的骨架
木龙骨
多为方木
金属龙骨
多为型钢或薄壁型钢、铝合金型材
龙骨中距
视表面材料而定
一般不>600mm
骨架表面,通常不做大理石等较重材料的饰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