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明清
高中历史,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史
编辑于2020-08-10 16:02:23明清
政治
阶段特征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专制主义达到顶峰,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
明成祖设内阁,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清朝
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可参与处理机要政务,但只能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中央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
行省一分为三,权力分散,避免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
三司分化事权,互不统属,导致行政效率低
清朝
发展督抚制
督抚成省级最高长官,提高了行政效率,形成新的制衡关系
总督管武,巡抚管文,督抚决策,三司执行
明朝
加强君主专制
废丞相
原因: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导致相权过重,皇权不稳
措施: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影响
秦朝以来的丞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相权与皇权于一身;皇帝政务繁多,力不从心,内阁制应运而生
内阁制
权力演变过程
奠基: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
建立:明成祖时期内阁参与决策(无决策权),标志内阁制的建立
发展:明宣宗时期,内阁获得票拟权(建议权)
全盛:明神宗时期,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权压群臣,六部几乎变成内阁下属机构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不同
权力来源
宰相的权力由制度赋予,人员任免经皇帝与大臣商议
内阁权力源于皇帝的个人信任
职权
宰相拥有决策权和行政权
内阁没有决策权和行政权,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票拟权仅是建议权
性质
宰相是国家法定的中央机构
内阁始终不是中央法定的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影响
宰相可以限制皇权
内阁的权力来自于皇帝的权威,内阁权力越大,皇权专制越强;但内阁参与决策,对皇帝有一定的制约
加强中央集权
废行省设三司
背景:明太祖认为行省制下地方长官权力过重,威胁中央集权
特点:听令于中央;三司分化事权,互不统属,行政效率低
解决:设督抚在三司之上,节制三司,提高效率
清朝
加强君主专制
军机处
背景
清初仿照明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限制;康熙设南书房加强皇权;雍正为解决西北军务设军机处
职能:跪受笔录,承旨传达
特点
地处内廷,保密性强(密)
上传下达速度快(速)
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始终是临时机构(简)
影响
简化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标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督抚制
设18行省,发展督抚制,成为省级最高长官
特点: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中央集权;总督管武,巡抚管文,督抚决策,三司执行
改土归流
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中央委派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促进边疆开发,融合民族关系
文化
承古
传统思想文化仍占统治地位,呈现出强烈的专制色彩;传统科技依然领先,出现总结性科学巨著,但近代科学技术未能产生
史实
理学发展到新阶段——王阳明心学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强化
科技:《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说明传统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并仍居世界前列
绘画:强调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京剧:形成于道光年间,发展于同治、光绪年间,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萌新
出现了反专制的民主思想;出现批判封建制度的戏剧和小说;市民文学勃兴,古代文化向大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
史实
出现了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族启蒙思想家:李贽,黄宗羲等批判封建理学,否定君主专制,并主张个性自由,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文艺:市民文学发展——明清小说的繁荣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的结果
文化交流上的西学东渐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传教士来华,明清之际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高峰,中国知识分子主动学习西方科技
儒家思想
背景
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弱,社会矛盾尖锐
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严重,理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技传入
新兴工商业阶层力量壮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内容
李贽的离经叛道
生平著作:《焚书》《藏书》
思想主张
反对对孔子的盲目崇拜;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反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
强调人应独立思考,强调人的正当私欲,提倡男女平等,抨击传统观念
影响: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的战斗精神,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明末清初)生平著作:《明夷待访录》
思想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但不反对君主制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评价: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明末清初)生平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思想主张
提倡经世致用,认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众治”主张,体现分权思想
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影响: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明末清初)生平著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船山遗书》等
思想主张
唯物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离不开物质
认识论:实践是认知的来源
辩证法: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相对静止的矛盾统一体
影响: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经济
阶段特征
农耕经济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经济总量仍居世界前列。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发展,与西方相比,已经开始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农业
新航路开辟,美洲玉米和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棉花广泛种植,并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形成专业的生产区域;租佃关系发展普遍
手工业
明代中期,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手工工厂和雇佣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商业
江南工商业市镇经济发展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促进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形成全国性的统一市场
地区性的商业中心形成,地域分工明显
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占据优势地位(出超)
重农抑商政策得以延续,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成为主流
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
背景
新航路开辟,世界联系增强;人口增加,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推动
影响
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缓解了粮食问题,促进了人口增长和流动
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明清江南 市镇的兴盛
发展概括
江南地区市镇的发展,始自宋元的村市、草市,到了明清,全国各地市镇普遍兴起,从临时的、定期的集市发展为较大规模的工商业市镇
原因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达;资本主义的萌芽
江南地区手工业发达,促进了市政的普遍发展
特点
数量多且分布密集,辐射范围广
以商业活动为主要功能
与周边的农村联系密切,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
影响
经济结构变化
棉纺织业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农业经济结构
由传统的粮食生产转变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副产品商品化和专业化程度加强
农业经营方式变化
农民不再把农业当主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社会结构变化
市镇作坊林立,需要大量技术雇工,劳动力市场形成,市镇中工商业人口比重增大,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农村城市化
形成以市镇为中心的农村城市,即介于县城与农村之间的小城市形成
价值观念和社会风尚
拜金逐利,享乐意识和商业意识、自主意识强化,等级意识淡化;追求奢靡物质的享受,弃儒经商
明朝中期白银货币化
背景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宝钞贬值,通货膨胀;传统贱金属不能满足长途贩运的需要
发达的传统手工业是中国外贸处于顺差地位,大量白银流入
新航路开辟后中外贸易的发展
政府的赋税政策(实行赋税征收白银)
过程
从民间自下而上崛起,到官方接受并自上而下推行
白银成为社会流通领域的主币;流通范围扩大,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影响
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促进海外贸易和世界市场体系形成,加强世界与中国在市场上的联系
疯狂的白银掠夺导致政治腐败和白银贫困化
白银短缺,银贵钱贱,引发阶级矛盾,政治不稳
白银货币化推动商品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又推动白银货币化(互为因果)
对外贸易
在正当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原因是传统手工业发达
正当贸易指合法的、政府允许的民间交易
朝贡贸易
指海外诸国与明清政府进行的以朝贡为名、的有限制的贸易,以礼物赠答进行交流的贸易方式
特点
厚往薄来;有限制(官府控制和垄断,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目的是宣扬国威,而非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不平等贸易
影响
①财政负担大;②官方垄断,导致民间走私频繁,影响社会安定;③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传播中国文化
海禁和闭关锁国 政府垄断的朝贡贸易
明朝海禁
阶段
开始——放松——加强
背景
开始:防范流亡海敌勾结倭寇
放松:新航路开辟,全球贸易潮流不可阻挡;走私贸易兴旺,冲击海禁;商品经济繁荣;地方官员积极努力
加强:调整对付日本倭寇的策略
影响
保护了沿岸百姓的安全;影响中央政府财政收入
清朝
阶段
恢复海禁——取消海禁——闭关锁国(乾隆)
背景
恢复:对付东南沿海抗清斗争(郑成功以台湾为基地反清复明)
取消:局势稳定(收复台湾)
闭关锁国:西方势力戒备和自身虚骄自大的心态
影响
妨碍市场开拓,与世隔绝;抑制资本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