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诊断学 第四篇实验诊断 第六章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编辑于2020-08-10 19:16:46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胆红素代谢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STB)测定
参考值,成人 3.4-17.1μmol/L
临床意义
判断有无黄疸、黄疸程度及演变过程
隐形黄疸(亚临床黄疸),17.1-34.2μmol/L
轻度黄疸,34.2-171μmol/L
中度黄疸,171-342μmol/L
高度黄疸,>342μmol/L
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
溶血性黄疸(肝前性)通常<85.5μmol/L
肝细胞黄疸(肝性)为17.1-171μmol/L
不完全梗阻性黄疸(阻塞性)为171-265μmol/L
完全梗阻性黄疸(肝后性)为通常>342μmol/L
根据STB、UCB、CB增高程度判断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STB↑和UCB↑
梗阻性黄疸STB↑和CB↑
肝细胞性黄疸STB↑UCB↑CB↑
血清结合胆红素(CB)与非结核胆红素(UCB)测定
参考值
CB为0-6.8μmol/L UCB为1.7-10.2μmol/L
临床意义
鉴别黄疸类型
CB/UCB<0.2为溶血性黄疸
CB/UCB为0.2-0.5为肝细胞性黄疸
CB/UCB>0.5为梗阻性黄疸
尿胆红素检查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胆汁排泄受阻
肝细胞损害,病毒西瓜感言,药物或中毒性肝炎,急性酒精性肝炎
黄疸鉴别诊断
肝细胞性和阻塞性黄疸尿中胆红素阳性
溶血性黄疸尿中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检查
参考值:阴性或弱阳性
临床意义
尿胆原增多
肝细胞受损,如病毒性肝炎
循环中红细胞破坏增加,如,溶血性贫血
内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淤血
其他,如肠梗阻、顽固性便秘
尿胆原减少或缺如,如新生儿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正常人及常见黄疸的胆色素代谢检查结果
血清胆红素 尿中胆色素 UCB CB CB/UCB 尿胆红素 尿胆原 正常人 1.7-10.2μmol/L 0-6.8μmol/L 0.2-0.4 (-) 0.84-4.2μmol/L 溶血性黄疸 ↑↑↑ ↑ <0.2 (-) ↑↑↑ 肝细胞性黄疸 ↑↑ ↑↑ 0.2-0.5 (+) ↑ 梗阻性黄疸 ↑ ↑↑↑ >0.5 (+++) ↓或缺如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血清氨基转移酶(转氨酶)测定
参考值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ALT测定肝功能损伤灵敏度较高 DeRitis比值(AST/ALT)<1
临床意义
急性病毒性肝炎,ALT>300U/L,AST>200U/L,DeRitis比值<1
慢性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DeRitis比值<1
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炎、脂肪肝、肝癌等非病毒性肝炎,转氨酶轻度上升,DeRitis比值>1,其中肝癌DeRitis比值≥3
肝硬化,DeRitis比值≥2
肝内、外胆汁淤积:转氨酶活性正常或轻度上升
急性心梗6-8h,AST↑
碱性磷酸酶ALP测定
生理情况,骨生长、妊娠、成长、成熟和脂肪餐后
病理情况
肝胆系统疾病
鉴别诊断黄疸 梗阻性黄疸 ALP和血清胆红素明显↑,转氨酶轻度↑ 肝细胞性黄疸 血清胆红素中等↑,转氨酶活性很高,ALP正常或稍高 肝内局限性胆道阻塞 血清胆红素大多正常,ALT无明显增高,ALP明显增高
血清ALP升高 骨骼疾病
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
胆道梗阻性疾病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
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STP)60-80g/L 清蛋白(A)40-55g/L 球蛋白(G)20-30g/L A/G为(1.5-2.5):1
临床意义
血液浓缩而导致相对增高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降低
亚急性重症肝炎、慢性中度以上持续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肝细胞损害
营养不良
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肾病综合征 蛋白质丢失过多
如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消耗增加
血请水分增加
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
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酒精性肝病等 慢性肝脏疾病
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 M球蛋白血症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结核、疟疾、黑热病、麻风病 慢性炎症与慢性感染
血清球蛋白浓度降低
主要是合成减少
生理性减少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感染(HIV/HBV)、营养不良 免疫功能抑制
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症
A/G倒置
严重肝功能损伤
M蛋白血症
肾病综合征
血清前清蛋白测定
1岁:100mg/L;1-3岁:168-281mg/L;成人:280-360mg/L,参考值
临床意义
营养不良、慢性感染、晚期恶性肿瘤
肝胆系统疾病:肝硬化、肝癌及梗阻性黄疸。比清蛋白更能早起反应肝功能损害,对早期肝炎、急性重症肝炎有特殊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