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脏检查
诊断学 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五章 胸部检查 第六节心脏检查 【考研加油!】
编辑于2020-08-26 23:13:58心脏检查
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
二尖瓣区
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区
肺动脉瓣区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区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
胸骨左缘第三肋间
三尖瓣区
胸骨左缘第四、五肋间
听诊顺序(从心尖区开始,逆时针方向)
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
听诊内容
心率
正常人:60-100次/分;老年人稍慢,儿童稍快
心动过速:>100次/分
心动过缓:<60次/分
心律
期前收缩
心房颤动
听诊特点: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率少于心律(脉搏短绌)
常见原因:二尖瓣狭窄、高血压、冠心病、甲亢等
心音
心音的产生机制和听诊特点
第一心音S1
产生机制
第一成分
第二成分:二尖瓣关闭
第三成分:三尖瓣关闭
可以听到,听诊为一个声音
第四成分
听诊特点:音调低、响度强、历时长(0.1s)、与心尖搏动同时,心尖部最强
第二心音S2
产生机制
第一成分
第二成分
主动脉瓣部分(A2):主动脉瓣关闭
肺动脉瓣部分(P2):肺动脉瓣关闭
可以听到,听诊为一个声音
第三成分
第四成分
听诊特点:音调高、强度弱、历时短(0.08s)、不与心尖搏动同步,心底部最强
心音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心音强度改变
S1强度改变
S1↑:常见于二尖瓣狭窄
S1↓:常见于二尖瓣关闭不全
S1强弱不等:见于房颤、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心室同时收缩时称为“大炮音”)
S2强度改变
S2↑:
①体循环阻力增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②:肺循环阻力增高:肺心病、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
S2↓:低血压、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
心音性质改变
心肌严重病变:单音率
心率增快:钟摆律/胎心率,大面积心肌梗死或重症心肌炎
心音分裂
S1分裂(不因呼吸而有异):见于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动脉高压
S2分裂(常见)
生理性分裂
通常分裂(最常见,受呼吸影响),见于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
见于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
固定分裂(不受呼吸影响),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反常分裂(又称逆分裂,吸气变窄呼气变宽),见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额外心音
舒张期额外心音
奔马律(严重心肌损害体征)
舒张早期奔马律(最常见)
与生理性S3区别:①后者见于健康人,esp儿童和青少年;②心率不快时易发现;③S3与S2间距小于S1和S2间距,而奔马律伴有心率增快,S1到S2同S2到S3
见于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
舒张晚期奔马律
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狭窄等
重叠型奔马律
见于心肌病和心力衰竭
开瓣音,见于二尖瓣狭窄而瓣膜柔软时
心包叩击音,见于缩窄性心包炎
肿瘤扑落音
收缩期额外心音
收缩早期喷射音(喀喇音)
肺动脉收缩期喷射音,见于肺动脉高压等
主动脉收缩期喷射音,见于高血压等
收缩中晚期喀喇音,见于二尖瓣脱垂
医源性额外因
人工瓣膜音
人工起搏音
心脏杂音
产生机制
血流加速,如剧烈运动、严重贫血、高热、甲亢
瓣膜口狭窄,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肺动脉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等
瓣膜关闭不全,如主动脉关闭不全
异常血流通道,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
心腔异常结构,如乳头肌、腱索断裂
大血管瘤样扩张,如血管瘤
特性与听诊要点
最响部位
心尖部最响:二尖瓣病变
主动脉瓣与肺动脉瓣区最响:提示该位置病变
胸骨左缘第3、4肋间隙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室间隔缺损
传导方向
二尖瓣关闭不全:左腋下传导
主动脉瓣狭窄:颈部传导
二尖瓣狭窄的隆隆样杂音:局限于心尖部
心动周期中的时期
收缩期杂音
可能为器质性或者功能性
舒张期杂音
连续性杂音
器质性杂音
双期杂音
性质
二尖瓣狭窄: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尖区粗糙的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
功能性杂音:心尖区柔和的吹风样杂音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强度分级
1
很轻
很弱,易忽视
无震颤
2
轻度
微弱,可听到
无震颤
3
中度
明显的杂音
无震颤
4
中度
明显的杂音
有震颤
5
响亮
响亮的杂音
明显的震颤
6
响亮
响亮的杂音,听诊器离开胸壁也能听到
明显的震颤
形态
递增型
二尖瓣狭窄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递减型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递增递减型
主动脉瓣狭窄的收缩期杂音
连续型
动脉导管未闭
一贯型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临床意义
功能性
生理性杂音
全身疾病造成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产生的杂音,如甲亢
相对性杂音(相对狭窄或关闭不全)
器质性
收缩期杂音
二尖瓣区
功能性: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贫血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增大导致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器质性:见于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区
功能性: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硬化(升主动脉扩张)
器质性:见于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区
功能性:肺淤血、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导致肺动脉瓣相对狭窄)
器质性:肺动脉瓣狭窄
三尖瓣区
功能性: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右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相对关闭不全)
其他部位
器质性: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隙响亮粗糙的收缩期杂音伴震颤,提示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杂音
二尖瓣区
功能性:见于中、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ustin Flint杂音)
器质性: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主动脉瓣区
器质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肺动脉瓣区
功能性杂音:见于二尖瓣狭窄伴肺动脉高压(Graham Steell杂音)
三尖瓣区
少见
连续型杂音
见于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心包摩擦音
感染性心包炎
非感染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心脏损伤后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叩诊
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
Degree
Example
She entirely agrees with him.
Time
Example
He came yesterday.
Place
Example
Please sit here.
Manner
Example
He speaks slowly.
叩诊顺序——先左后右
Used to modify a phrase, clause or sentence.
Used to modify a verb, an adjective or another adverb;
正常心浊音界
相对浊音界
绝对浊音界
心浊音界各部位的组成
肺动脉瓣段:心脏左界第二肋间
左心耳:心脏左界第三肋间
左心室:心脏左界第四五肋间
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心脏右界第二肋间
右心房:心脏右界第三肋间以下
心浊音界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心脏以外因素
心脏本身病变
左心室增大
心浊音界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右心室增大
显著增大时,心界向两侧扩大
见于肺心病或房间隔缺损
左右心室增大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称普大型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
左心房增大合并肺动脉瓣扩大
左房增大,肺动脉段扩大,心腰消失,心界似梨形
见于二尖瓣狭窄等
主动脉扩张
见于升主动脉瘤
心包积液
两侧增大,相对、绝对浊音界几乎重合
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心尖区抬举性搏动
左心室肥厚的体征
胸骨左下缘收缩期抬举性搏动
右心室肥厚的体征
震颤
Uded to define a noun as specific or unspecific.
心包摩擦感
急性心包炎
视诊
胸廓畸形
心前区隆起
见于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狭窄伴右心室肥大
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心尖搏动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cm
心尖搏动移位
心脏因素
左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位
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血压等
右心室增大,向左侧移位
见于二尖瓣狭窄等
左右心室增大,向左下移位伴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见于扩张型心肌病等
心脏以外因素
纵膈移位
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膜增厚或肺不张
心尖搏动向健侧移位见于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等
横隔移位
见于大量腹腔积液抬高横隔使心脏横位
见于肺气肿,横膈下移使心脏垂位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生理
病理
心尖搏动增强
见于心肌收缩力增加,如:高热、贫血、甲亢、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代偿期
心尖搏动减弱
见于心肌收缩力下降,如: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梗死
见于心脏与前胸壁距离增加,如: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
心脏以外因素:肺气肿、左侧大量胸腔积液、气胸
负性心尖搏动
见于黏连性心包炎或重度右室肥厚
心前区搏动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