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八年级上册政治提纲
八年级上册政治内容学习笔记分享!包括坚持宪法至上和履行权利与义务两大板块。逻辑清晰,内容详尽,可以结合书本边背边学,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编辑于2019-04-07 01:58:34八上政治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法之上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核心价值追求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
我国宪法如何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得以实现?
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自由,平等的生存和发展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
立法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行政机关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查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努力将人权理想变为现实
治国安邦总章程
组织国家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机关与人大的关系
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宪法如何组织国家机构?(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明确国家机构的产生
授予其职权,明确其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
明确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
规范权力运行
为什么要依法规范权力运行?
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产生腐败,贻害无穷
必须加强对权利的制约与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权利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的构成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共四章143条
宪法的内容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为什么要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基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怎么做?)
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
最高的法律效力
本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益
宪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区别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立法的基础和依据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联系
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整个法律体系的核心
宪法的规定是原则性的,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强宪法监督
监督权力行使(他律)
为什么权力的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如何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增强宪法意识(自律)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宪法?(增强宪法意识的要求)
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宪法?
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
学会用宪法精神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坚决维护宪法权威,自觉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何意义?
实行宪法宣誓制度,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增强宪法意识,认同宪法,更好地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形成尊重宪法,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和自由(基本政治权利)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条件
我国公民
年满18周岁
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地位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政治自由
内涵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意义
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监督权
内容
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要求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
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人身自由(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公民的人身和行动有不受任何非法搜查,拘禁,逮捕,剥夺,限制的权利
依法许可程序
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禁止用任何方式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涵
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
住宅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依法许可程序
要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并遵循正当程序,持搜查证,逮捕证等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依法许可程序
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
社会经济权
财产权
意义
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
宪法规定相关内容
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内涵
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劳动权
宪法规定相关内容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的意义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
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劳动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物质帮助权
宪法规定相关内容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物质帮助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等
文化教育权
受教育权
宪法规定相关内容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教育作用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国家举措
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两免一补政策
文化权利
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
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等其他权利
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
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依法行使权利
行使权利有界限
公民行使权利的要求(如何行使权利?)
任何权利都有范围,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其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维护权利守程序
公民怎样维护自身权利?
每个公民都应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利
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维护权利的方式
协商——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调解——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
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诉讼——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维权
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
原因
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
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应尽职责
具体表现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要求,做法
遵守宪法就是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尊严,保障宪法实施
自觉做到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同时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维护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原因
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做法
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
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原因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法
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
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依法服兵役
原因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我国兵役制度
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做法
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依法纳税
特点
强制性,无偿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原因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违法行为及其承担的后果
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其他义务
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依法履行义务
权利义务相统一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力,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须履行
含义,特点
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重要性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何履行法定义务?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违反义务须担责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违反法律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违反不同法律,承担不同责任
违反民事法律,应当成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