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现代汉语 第一章 语音
现代汉语增订六版黄廖版 个人呕心沥血总结白菜价出售
编辑于2020-08-12 10:15:32第一章 语音
第一节 语音概说
语言的性质
语音——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有具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哭声、笑声、咳嗽声不是语音)
三大属性:
物理属性
音高
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字音之声调,句子之语调的不同,主要是音高的高低升降形成的格式造成的
音强
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小有关
语音中的重音,轻音是由于音强不同造成
音长
声音的长短,取决于震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
声音的特色,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根本特点
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形状不同
生理属性
呼吸器官——产生气流
喉头和声带——产生震动
咽腔、鼻腔和口腔——扩大、发出声音
社会属性 (本质属性)
同一个意义、不同的语言会用不同的发音来表示
同一个发音,可以用来表示不同的意义
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音系统
语音和意义的联系不是必然的,是建立在在社会约定俗成基础上的
语言单位
音素⭐⭐⭐(北外15M)
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的 例如,爸(bà)从音色角度分,可划分出“b”和“a”两个不同的音素
辅音
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元音(16暨大M)
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或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
区别辅音和元音(M)
①受阻与否(根本区别)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的时候,受到某个部位阻碍
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
②紧张度情况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部位紧张
发元音时,发音器官部位保持均衡紧张
③气流强弱
辅音强,元音弱
④是否响亮
发辅音声带不一定震动,声音不一定响亮 发元音声带震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音节
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肌肉紧张度说:松弛—紧张—松弛
一般来说,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儿化音节除外
声母、韵母19北外J⭐⭐⭐、声调
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有辅音构成
例:“好”,辅音h就是他的辅音声母
韵母,位于音节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
例:“海”(hǎi),ai 韵母
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形式
音位
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
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记音符号
第二节辅音与声母
汉语普通话有22个辅音,其中21个可以做声母
辅音的发音
辅音的发音部位
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叫做发音部位(唇、牙、舌头)
双唇音(b、p、m)上唇和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唇齿音(f) 上齿接近下唇阻塞气流而形成
舌尖前音(z、c、s) 舌尖贴着下齿背阻塞气流
舌尖中音(d、t、n、l) 舌尖抵住上齿龈阻碍气流而形成
舌尖后音(zh、ch、sh、r) 舌头卷起,抵住或接近硬腭阻塞气流而形成
舌面前音(j、q、x)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塞气流而形成
舌面后音(g、k、h) 舌面后部抵住或接近硬腭阻塞气流而形成
辅音的发音方法
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看阻碍方式
看声带是否震动
浊音:发音时,声带震动,又叫带音
轻音:声带不震动,又叫不带音
浊音共有m、n、ng、l、r五个,其余声母都是轻音
看气流的强弱
送气音: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强的叫送气音 p、t、k、q、ch、c
不送气音:口腔呼出的气流比较弱的叫不送气音 b、d、g、j、zh、s
声母的发音
普通话声母22个=21个辅音声母➕1个零声母
声母发音描写 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第三节 元音与声母
普通话元音23个——10个单元音➕13个复元音
三个方面决定元音的发音:舌面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
单元音:舌面元音7个 舌尖元音2个 卷舌元音1个
舌面元音
舌尖元音
卷舌元音
复元音13个
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
韵母的发音
普通话韵母39个——10个单元音韵母,13个复元音韵母,16个带鼻音韵母
普通话韵母总表
韵母的结构
第四节 声调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音
调类: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建立的类
普通话的声调
阴平 55
阳平 35
上声 214
去声 51
相对音高
在不同的方言里,调值相同的音,不一定属于相同的调类。 调类相同,调值不一定相同(判断)
古今变调
平、上、去、入
变化①平分阴阳 清声母平声——阴平 浊声母平声——阳平
变化②浊上变去 全浊上声——去声 清和次浊上声——上声
变化③入派三声——指入声消失,归入平、上、去三声 全浊上声——阳平 次浊入声——去声 清入——阴、阳、上去
第五节 音节
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段
音节的结构
普通话音节结构特点
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ng算一个)
元音音素在音节中占有优势,至少一个,最多三个,可分别充当韵头、韵腹和韵尾
音节中可以没有辅音,如果有辅音,辅音音素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做声母)或末尾(作韵尾),没有两个辅音连续排列的情况
汉语音节都有声调和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但有零声母)、韵头和韵尾。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五部分组成(辅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
声韵拼合规律
双唇dt排撮口 双唇合口限于u 舌根,前、后拼开合 舌面相反拼齐撮 唯有n、l拼的全,零声音节拼四呼 唇齿合口同u拼,齐齿撮口没关系
音节拼写规则
隔音字母y、w的用法
i行和u行的韵母,与零声母相拼时,改i为y,改u为w,如i行和u行的韵母只有一个元音,在元音前加y和w ua→wa(蛙)
ü行的韵母与零声母相拼时在ü前加y ü→yu(迂)
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在其他音节后时,用“ ’ ”隔开 例:ku’ai(酷爱)——kuài(快)
省写
ü上两点的省略
ü行的韵母跟声母与j、q、x拼合时,ü上两点省略 例:j—ǚ→jǔ(举)q—üè→què(却) x—ǜ→xù(序)j—üè→juè(倔)
与n、l相拼时,必须写上两点,因为n、l既可以跟ü相拼,又可以和u相拼,否则会发生混淆 例:nǚ(女)——nǔ(努) lǘ(驴)——ú(炉)
iou uei uen的省略
《方案》规定iou uei uen三个韵母在书写中必须简写为 iu ui un 例:d—iōu→diū(丢) zh—ūei→zhūi(追) c—uēn→cūn(村)
声调标法
声调符号要标在一个音节的主要元音上(韵腹上) 例:miào(妙) yìn(印) fāng(方)
在i、u同时出现时,声调符号标在后一个上。因为iu、ui是iou和uei的缩写形式 例:chuí liǔ(垂柳) qiú duì(球队)
标号在i上时,上面的小点可省去 例:yí(姨) xìn(信)
轻声音节不标调 例:zhūozi(桌子) wǎnshang(晚上)
词的连写和大写
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句子或诗行的开头字母大写 例:团结 奋斗 Tuánjié fèndòu
专有名词和专用词组,句子中的每个开头字母大写。人名和姓分写,开头字母大写 例:Rénmín Rìbào Lǐ Bái Sūn Zhōngshān Běijīng 人民 日报 李 白 孙中山 北京
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开头的字母大写。大写时省略声调符号 例:JIEFANG SIXIANG Jiefang Sixiang 解放 思想
第六节 音变
共时,非历时,当下发生的变化
变调
在语流中,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个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
上声的变调
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在词语的末尾时候,原调不变。 但在下列情况下,变成阳平或半上声
两个上声相连
214➕214=35➕214 例:手指、广场、水果
①214➕轻声=35➕轻声 例:捧起、想起、等等、讲讲、哪里
②214➕轻声=21➕轻声 例:姐姐、奶奶、嫂子、毯子、耳朵
三个上声相连
先确定语义停顿,再确定发音
①(214➕214)➕214=35➕35➕214 例:水彩笔、古典舞、演讲稿
②214➕(214➕214)=21➕35➕214 例:李小姐、小老虎、很勇敢
多个上声相连
先确定语义停顿,再确定发音
我买/五把/小雨伞
上声➕非上声=21➕55/35/51/轻声 例:首都、语言、土地、里头
“一、不”的变调
单念、词句末尾、序数中,声调不变,读原调: 阴平“一”念55,去声“不”念51 例:一、二、三 唯一、研一、不、偏不
在去声前,“一、不”一律变35(阳平) 例:一样、一定、不怕、不去、不露声色
在非去声前,“一、不”一律念51(去声) 例:一般、一起、一两、不说、不吃、不想
“一、不”夹在重叠动词和词语之间变轻声: 例:看一看、试一试、来不来、找不找、开不开
“不”在可能补语中读轻声 做不好 来不了
轻声
音长、音高、音强都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音长变短
助词“的、地、得、了、着、过”和语气词“吧、嘛、呢、啊”等
部分重叠词的后一音节
妈妈、弟弟、看看、玩玩
双音动词重叠式ABAB的第二、四音节读轻声
研究研究 考虑考虑 打扫打扫
后缀“子、头、们”等
鸽子 盒子 石头 馒头 你们 我们
表示方位的词或语素读轻声
马路上 村子里 左边 外面 脸上
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起来、去、来、下去”
送去、进来、出去、过去、说出来、跑过去
习惯说法
伙计 云彩 关系、力量、客气
轻声的作用
区别词义
老子、上头、鸭头、丫头、蚊子、文字
区别词性
大意
儿化
指的是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个特殊音变现象
儿化韵的作用
区别词义
眼儿(眼)信儿(信)头儿(头)
区别词性
盖(动) 盖儿(名词) 画(动) 画儿(名词)
带有“小”、“可爱”、“亲切”的感情色彩
小孩儿 小狗儿
表示“讨厌”的感情色彩
小偷儿 瘪三儿
“啊”的音变
第七节 音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也是按照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辅音音位
元音音位
调位
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
自由变体: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
归纳音位的重要标准
辨义功能(对立原则)
两个音素在相同的语言环境里出现,互相替代后就产生意义的差别,这两个音素就是对立的。 对立的音素应该被划分为不同的音位
dā tā
区别特征 送气与否是汉语里重要区别特征
互补选择
两个音素不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里,而他们的分布条件又是相互补充的,这两个音素就形成了互补分布关系。形成互补关系的音素可以归纳成一个音位
音感差异(语音近似原则)
属于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在语音上还应该是近似的,至少本地人听起来比较近似,否则即使是互补关系也不能归并成一个音位
普通话音位
元音音位
辅音音位
第八节 朗读和声调
第九节 语音规范化
思路:①上位➕定义 ②举例 ③个数
思路:上位概念——本身定义——与汉语的关系
标调口诀: a母出现莫放过,没有a母找e、o iu、ui两韵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