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哲学-认识论
徐涛-202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部分。
2021年考证政治毛中特完整版复习笔记,根据徐涛老师的课程整理。
2021徐涛考研政治史纲旧民主主义革命笔记总结。
2021年考研政治徐涛思修法基笔记整理,主要为选择题考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哲学
基本问题和流派
重要问题
唯物论
辩证法
认识论
实践 横跨在物质和意识间的唯一桥梁
本质
错误
中国古代哲学:“践行”,与“知”对应,主要指道德行为
西方哲学:康德——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忽略客体) 黑格尔——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精神活动(限定在精神活动) 费尔巴哈——仅限于日常活动,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
正确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特征
直接现实性:将人脑中的东西变成现实 自觉能动性: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物质活动 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方式、水平受社会历史条件限制,实践的社会性决定它的历史性
基本结构
主体:具有主体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不是所有的人)
个体、群体、人类三种基本形态
主体能力
自然能力
精神能力
知识性因素
首要能力
非知识性因素
客体:实践活动所指对象(不是所有的物)
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 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 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
中介
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例:火车,电脑
语言符号系统
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实践关系(最根本)、认识关系、价值关系
历史地变化发展:主体客体化(做东西)、客体主体化(吃东西、坐火车)
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三种基本类型 虚拟实践
认识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感觉到物,认识先于物质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思想感觉
直观反映论(旧):感性直观为基础,消极被动的反映
能动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反映性、能动性、创造性
反映性和创造性:不可分割
只坚持反映性:直观反映论 只坚持能动创造性: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认识:借助抽象思维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间接性、抽象性
对立统一
感性认识有待深化发展 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 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经验论(经验主义)/唯理论(教条主义)
飞跃的基本条件:勇于实践、深入调查;理性思考,对感性材料去粗取精
从认识到实践(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更重要)
重要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真理需要实践检验和发展
影响因素
理性因素
理性直观、理性思维
指导、解释、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
情感、意志
激活、驱动、控制作用
两大规律
认识的反复性
感性到理性,理性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事物的暴露有过程;人的认识能力有提高
认识的无限性
形式上循环往复,实质上前进上升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产生认识的需要,为认识的形成提供可能
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真理和谬误
真理
错误的真理观
主观唯心:观念与主体感觉相符合 客观唯心:超验的永恒的理念 马赫主义:多数人承认的 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
正确的真理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客观性: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内容-》物质世界-》客观 检验标准-》实践-》客观
一元性(同一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绝对性
绝对包含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 绝对不断前进的
相对性
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对象变化则真理变化)
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
真理永远处在相对转化为绝对的过程中
教条主义/怀疑主义、诡辩论
检验标准:实践
真理的本性(主客观相符)和实践的特点(直接现实性)决定
不排除逻辑证明的作用
确定性:唯一标准;一经经验,不可推翻;能检验一切认识,现在不行,以后也可以 不确定性:一定历史阶段下具有局限性;需要继续不断接受检验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
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价值
价值
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社会历史性
评价的特点:以主客体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结果与主体直接相关 结果正确与否依赖于认识
成功的实践以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为前提
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一定有价值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必然走向自由
唯物史观
相同实践,不同认识
天赋(生理因素)
间接经验